能源轉型若失敗 藻礁將變成「燒焦」

郭慶霖 2021年05月21日 00:02:00
作者表示,若台灣此次能源轉型沒有成功,台灣會跟日本一樣,什麼藻礁,通通都變燒焦。(本報資料照片)

作者表示,若台灣此次能源轉型沒有成功,台灣會跟日本一樣,什麼藻礁,通通都變燒焦。(本報資料照片)

核四公投?難道是要進行古蹟修復?核四早已喪失了電廠的資格,一張過期的執照,一堆原廠已倒閉的廢鐵,更不用說要「啟封」,當然也不可能「商轉」,核四「啟封商轉」公投,難道是要進行「古蹟修復」?

 

核四啟封是「古蹟修護」

 

即使是古蹟修復都需要具備相當的條件,在馬政府時代,當時決定核四先封存,之後要讓人民一起決定是否「啟封商轉」。然而,封存前,核四蓋了15年還未完成,核四1號機試運轉,187份的安全測試報告,其中有32份測試尚未通過原能會的審查,封存後,歷經資產維護管理、建廠執照失效。

   

許多事實早已說明核四不可行,不知是過度樂觀,亦或是真的愚蠢的核電狂熱份子的所謂理工科學家們,與拉幫結派的核電經援政治結構。賢哲有言:「科學是建立於可觀察、可實驗、可度量的證據上,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今天,卻有著理工科學背景之人,違背了求真、求實、求證的科學精神,為一己之驕奢、邪慾與淫志,什麼話都講得出口。真的不明白,這些擁核的所謂的核工學家、物理人士是如何養成的?家教就不用說了!學校的養成教育,到底有沒有傳授「科學與道德」、「物理與倫理」?

   

說實話,核四公投即使通過,也只是成為某些經援政治團體的搖錢樹,只有繼續燒錢而已,即使當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必須面對測試驗收,屆時,核四廠可能要改成這些不死心的核電幫眾的專門收置監獄。

   

針對八月份的四項公投,除了一個根本無法實際執行的核四公投,藻礁公投才是目前台灣要走向能源轉型、非核家園最大的關鍵,這點必須回到台灣整體能源發展的脈絡來探討:

 

電力是現代化生活的基石,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無論是一般傳統產業或是新興高科技產業,無不以電力為動力。數十年來提供民生及經濟發展所需,輸配電網深入台灣地區每一個角落,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1888年,在台北城東門點亮台灣第一盞電燈。台灣電業歷經日本殖民統治、國民黨戰敗來台至今,台灣能源歷經數次轉型,自有其因時代情勢的演變。

   

民國35年台灣電力公司草創之初, 歷經8年以「水力為主」的接管修復時期。民國43年,進入初步擴充,11年的「水火並重」時期。民國55年,台灣工業迅速起飛,用電量劇增,電力系統由「水火並重」進入8年的「火力為主,水力為輔」時期。為因應石油危機後之能源情勢,民國63年及69年至74年先後完成三座核能發電廠,是核能發電發展時期,之後,又經歷了「能源多元化」、「需求面管理」、「開放發電業」到「節能減碳」時期,歷經了多次變革至今。

 

電力必須穩定供應

 

2017年出版的世界核能工業報告:「核電的爭議已然終結,核能替代者是風力與太陽光電...這些綠電才應該是全球新電廠的優先選擇」,主因在於「核電雖導入先進技術,反應爐的維護成本卻更增加。」,核電本身過於高科技又不確定的風險,以及後端難以處置核廢跨人類歷史尺度的未知成本等因素,才是核電走向終結的原因。

   

我們國家正因應世界潮流確立能源轉型,走向「減煤、增氣、展綠、非核」之務實路線,以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兼顧降低空污及減碳。在這樣的脈絡下,天然氣發展成為當前轉型的必經路線。然而,「珍愛藻礁」公投一通過,三接無法執行,未來的四接、五接或甚至六接更難於接續,台灣將面臨人民所關心的缺電問題,如果今天在日常生活中不時發生停電,你再跟老百姓說我們要能源轉型,要推動廢核、非核家園,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難道我們要因此再次走入核能發電的回頭路?

 

 

圖片摘自經濟部官網。  

   

1970年因一時政府獨裁壟斷、粗糙壓迫的決策手段,一座座未經選址與環評的核電廠,造成地方珍貴的資源因而消失、居民為此散落各地、地方發展也因此遭受阻礙半個世紀,在台灣,核電陰影如影隨形與北海岸及恆春居民纏繞了4、50年,如今核一、二、三廠將分別於2019、2023與2025年陸續除役,三座核電廠除役在即,核廢料將如何處理?怎麼處置?除役後的電廠怎樣再利用?多年來地方發展受限,除役後地方能否再生?需要進行那些修復與復育?告別核電除役後的下一步,核廢料將要何去何從?

 

從犧牲的體系走向支持的體系

   

北海岸即使經歷如此遭遇,為了能在能源轉型的重要時刻,我們願意從犧牲的體系走向支持的體系,開始思考如何拋磚引玉: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與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共同發起『陽光海岸、綠益創生』綠能公益計畫,邀請社會大眾透過捐款與出資的方式,集結大眾的力量支持綠能發展,在「金山皇后鎮森林」露營區屋頂設置太陽能板。

   

透過綠能公益模式串連多元行動者,集結公益、環保、社區與企業之力發起公民電廠,希望在台灣最多核電廠所在地的北海岸,興建一座國境之北、由核電廠所在地居民與台灣人民集資參與的太陽能公民電廠。甚至,在金山硫磺子坪地熱發電示範區已啟動開發,開發量能可達4MW(百萬瓦),每年可發電2560萬度電,約可提供金山區一年家戶用電量。除硫磺子坪地區,目前還有業者針對5處潛力點提出探勘開發申請,其中3家位於金山開發案皆位於金山地熱示範區附近;2家在萬里的開發案,1家在萬里區加投路一帶,另家則在附近山區。

    

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政治多了兩樣嗜好,一喜好縫衣服,見縫就插針。二喜愛玩掌中戲,操弄議題。公投是一時的,公投後的決定影響卻是深遠的,公投在於目前嚴重傾斜的台灣社會,並非靈丹妙藥,紛爭過後的決定,好壞都要你我一起共同來承擔!走過核電近半個世紀,距離完成除役工作,台灣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不只需要做好核電除役,嚴重傾斜的台灣社會,更等待著被除役。

   

面對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北海岸正努力盡一份心力,做我們可以做的。能源轉型是為了難解的核廢,為了讓老舊的機組可以安全除役,或許轉型難免有所陣痛,會有所犧牲。過去,因惡質政治的刻意擠壓,使得資訊破碎,認知混亂,看得見藻礁,卻看不見能源轉型現階段須有過渡的解方,此次公投存在核電敗部復活殘酷的事實風險。依此,我們支持減煤、非核與生態兼顧的三接外推方案,並嚴厲監督政府,推動能源轉型逐步減核,邁向114年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

 

藻礁公投將導致能源轉型被翻盤

 

說實在話,我心裡十分尊重、更尊敬關心家鄉生態環境、人文景觀……的這些人,其中有很多長年來一起反核的親密戰友。我們尊敬長期參與保護藻礁的朋友,也尊重「珍愛藻礁」公投。不過,社會事要能夠好好被討論,而不只是在一時的理念做堅持。我不希望台灣人民、環團與地方居民,經歷了3、40年,好幾代人反核努力走到今天,卻因為一個藻礁公投就全部翻盤,讓國家的能源轉型受阻、非核家園走不下去,到底怎樣做對台灣社會的傷害比較大?

 

作者表示,   不希望台灣人民、環團與地方居民,經歷了3、40年,好幾代人反核努力走到今天,卻因為一個藻礁公投就全部翻盤。(攝影:張哲偉)

 

社會事,是要能夠大家一起好好商量,商量一詞又作「商略」解。包含了意見交換、醞釀結果與情勢估量或料想,全是為了有一個好的結果,「商略」一詞更白話的說明「共同商討出好的策略」。「張」是小孩子的動作,只要讓大家聽你的,人要讓人能「參詳」,能成就大事,能成人之美、更能成其大美,這樣才不失為「成人」矣。切莫,惜指失掌、顧小而失大,耍起為了藏珠而剖腹的脾氣來,輕重倒置,傷了大局,弄到最後將成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局面。

   

國家的帶領並非易事,別讓想做事的卻不斷面臨挫敗,而讓唱衰者得勢。別讓,國家既定政策的「非核家園」變成「核廢家園」。莫使,人民長期努力推動的「告別核電」,因不專業無心的誤導,以及專業刻意的欺瞞,被說成「哭爸核電」。期待,全面進行公開對話,以期理解信任認同,共同參與推動,考量最大、犧牲最小,謙卑積極尋找出現階段最佳可行方案。

   

若台灣此次能源轉型沒有成功,台灣會跟日本一樣,什麼藻礁,通通都變燒焦!別想挑戰我們廢核的決心,更不可能撼動我們所堅守非核家園的未來,我們絕對寸步不讓。

   

或許,講了這些,還是有人有其他的看見,我都給予尊重,也希望大家為了台灣這塊土地,繼續努力,提出更好的,務實可行的方案,感謝!努力!

 

我們珍愛藻礁!更真愛台灣!

 

※作者為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