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從智利制憲公投看台灣 制憲的最好時刻一直都在

HD 2021年05月25日 07:00:00
台灣與智利同樣背負著過去威權時代的包袱篳路藍縷到現在。(湯森路透)

台灣與智利同樣背負著過去威權時代的包袱篳路藍縷到現在。(湯森路透)

最近台灣修憲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兩黨立委各自推出候選人擔任召集委員。對於大家終於願意正視目前台灣憲法不符現實的情況,對人民來說實是好事,然而,在有識者眼中看來,修憲無疑只是緣木求魚的手段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現行制度來看,《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規定,修憲必須經過下列兩個程序來進行:一是須有立法委員四分之一提議、四分之三出席、與四分之三決議,二是須人民複決,且有效票要超過二分之一。以上次總統大選來看,這代表,我們至少需要965萬左右的人同意,修憲才會通過。

 

蔡總統號稱有史以來最高票的總統,也不過817萬而已。965萬,談何容易。

 

如同我們網購了一件衣服,如果有一點不合身,我們會拿去修改,這是理所當然;但若是整件根本就不適合,而且大幅修改還要跋山涉水、衝過重重艱難險阻,那為什麼還要選擇用修改的方式呢?有日常生活經驗的一般人都知道這時需要的是「換」,而不是「修」啊。

 

自2019年開始,智利就開始為了制定新憲法而爆發大規模抗爭,終於在2021年五月這週,智利人民投票選出155位制憲會議代表,正式啟動新憲法的制定。諷刺的是,其中無黨籍政治素人占了很大比例,無疑為他們的執政黨搧了一巴掌。此次制憲會議將修改自皮諾切特軍政權獨裁統治時期施行至今的憲法,尤其著重在教育、衛生、養老、原住民權、平權等領域,畢竟他們過去的憲法一向被認為,是為特權階級所設計。

 

反觀台灣,同樣在去年,社會上同樣有高達八成的民調顯示台灣應推動「國家正常化」、近九成的人民認為台灣是個國家。試問:同樣的一部在制定過程中與台灣人無甚關係的憲法、在比起智利社會只高不低的民意基礎下,為什麼智利能,台灣卻不能?

 

台灣與智利同樣背負著過去威權時代的包袱篳路藍縷到現在,然而作為亞洲民主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我們甩下歷史包袱的進度卻嚴重落後。看看我們那高不可攀的修憲門檻,再看看周圍國家的修憲制度。明明制憲才是更簡潔的道路,為何台灣卻偏偏有一群人要捨易就難選擇修憲?

 

即便是兩黨最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也是靠法律的修訂就可繞開的部分。僅著眼於如此枝微末節的地方,那些真正涉及憲政層次的基本價值與核心理念的問題,又該何時才能被解決?畢竟這可是兩黨間幾乎沒有共識的部分呢。智利這次為我們做了個良好的示範,證明了制憲的腳步雖然難,但卻不一定會慢。意識到修憲的艱難與荒謬,無疑就是制憲最好的時刻。而最好的時刻一直都在,僅只是政治人物出於過去的慣性,被自我的觀念限縮而已。

 

※作者為旅者、網路工作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