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為什麼沒有發展出像樣的文明?

李不白 2021年07月21日 07:00:00
撒哈拉沙漠一隅(2015 © Michael Wong , DSC_2244rev @ Flickr, CC BY-SA 2.0.)

撒哈拉沙漠一隅(2015 © Michael Wong , DSC_2244rev @ Flickr, CC BY-SA 2.0.)

撒哈拉以北,通常把它歸為地中海文明,而沿地中海一帶,因為受巴比倫、埃及、希臘和羅馬的影響,北非的文明程度和歐洲幾乎同步,不存在年代上的差異。但在撒哈拉以南,因為這片世界最大沙漠的阻隔作用,這裡的文明程度相差了幾個層級。

 

人類文明的發展永遠離不開交流和競爭,哪怕是戰爭,某種程度上也會促進文明升級。歐亞大陸之所以成為人類文明的搖籃,正是幾千年來,不管是歐洲、中亞、印度,還是中國,他們之間的交流沒有中斷過,哪怕這種交流僅靠一條千難萬阻、關山重重的絲綢之路。

 

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和澳洲的原住民,正是因為與世隔絕,沒有文明進步的動力,才導致歐洲人在那裡所向披靡。

 

(延伸閱讀:得荊州者得天下!為什麼荊州在中國歷史上這麼重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還算好的,畢竟在人類的早期社會,穿越撒哈拉沙漠還是比漂洋過海容易。如果從人類的進化角度來說,早期的人類生活在叢林,以狩獵和採集果子為生。如果要挑一個最適合原始人類居住的地方,毫無疑問是熱帶雨林,這裡水果多,物種豐富,各種野獸出沒,正好是狩獵的對象。

 

但條件好了,人們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文明會停滯不前。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文明古國都產生在溫帶。溫帶的條件不算好,要春耕秋收,要引水灌溉,要組織團隊克服自然條件上的困難,不然難以生存。但這些都是努力可以辦到的,不像寒帶地區,即使再努力,收穫也有限。正是在這個計畫、組織和思考中,文明就誕生了。

 

非洲的落後不是因為自然條件差,恰恰是因為自然條件太好了。

 

(時報出版提供)

 

非洲大陸的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往南、北兩個方向呈完美對稱:兩端是地中海氣候,南、北回歸線一帶是熱帶沙漠氣候,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氣候,其他的地方,除了衣索比亞高原是山地氣候外,大面積的非洲大陸都是熱帶疏林草原氣候(馬達加斯加島遠離大陸,受信風和地形影響,所以氣候與大陸不同)。

 

早期的非洲人大部分都生活在熱帶雨林和疏林草原。熱帶雨林不用說了,對早期的人類來說,非常適合生存。熱帶疏林草原也是物種的天堂,中國電視紀錄片《動物世界》絕大部分鏡頭就是在非洲的熱帶疏林草原拍攝。

 

比較熟悉的是溫帶草原,例如內蒙古的草原,即使是雨量充沛的夏季,這裡的草不過剛到腳踝;而熱帶草原的草高在一公尺以上,伴有稀稀落落的喬木,這裡的草食性動物成群結隊。做為生態鏈上的一環,草食性動物多了,肉食性動物就自然來了。各種動物一多,生活在這裡的人就不愁沒有吃的。

 

體育競技場上,經常會聽到一句話:「西非黑人擅長短跑,東非黑人擅長長跑。」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熱帶雨林裡,非洲人狩獵靠的是爆發力,而在草原上追逐野獸,需要長久的耐力。

 

追逐野獸畢竟要冒一定的風險,只有壯年男子才能做這種事,老弱婦孺怎麼辦呢?草原不像雨林有那麼多水果,如果沒吃的,他們吃什麼?這個還真不用擔心,草原上還有一種麵包樹。這種神奇的樹結出的果子味道像麵包一樣,烤一烤就能吃。

 

因為離赤道近,非洲大陸沒有春夏秋冬,只有旱季和雨季。雨季來臨時,萬物甦醒;旱季到來時,草木枯竭。實際是變相地取代四季交替,不然非洲大陸全是森林了。

 

(延伸閱讀:人人都聽過夜郎自大!但你知道「夜郎國」究竟有多大嗎?

 

由於非洲土著都是黑人,常給我們一個誤解,認為非洲很熱。事實上非洲沒有想像中那麼熱,非洲的熱帶雨林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二十五~二十八度,通常不會超過三十四度,熱帶草原氣候雨季的平均氣溫為二十~三十度,旱季的平均氣溫為二十~二十五度。

 

非洲真正熱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而且晝夜溫差大,白天能熱死,晚上能凍死,但沙漠不是非洲人常居之地就不說了。

 

總體上講,大部分非洲人居住的地區遠比想像中涼快,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非洲不是靠近赤道,那裡太陽輻射強,怎麼會不熱?這是因為非洲的地形,整個非洲大陸是一片高地,大多數地方海拔在五百~一千公尺,按一般說法,海拔每上升一百公尺,氣溫會下降○.六度,因而非洲的氣溫並不熱。

 

所以說,在非洲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類哪裡還有進化的動力。

 

非洲人的黑皮膚倒是和太陽輻射有關,愈靠近赤道的地方,太陽輻射愈強,而愈高的地方,大氣層的遮擋少,紫外線也強。

 

非洲這兩項都有了,紫外線的強度可想可知。紫外線會對人的皮膚造成傷害,進而引發癌變,而黑皮膚可以有效阻擋紫外線,對皮下組織形成保護。數萬年的進化歷史中,只有黑色皮膚的人延續下來,而淺色皮膚的人被自然淘汰了。

 

其實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是只有一種黑人。他們的膚色有深有淺,體型也有差異。總體來說,非洲黑人可以分為四種:蘇丹尼格羅人、班圖尼格羅人、俾格米尼格羅人和科伊桑尼格羅人。尼格羅是西班牙語「黑」的意思,簡稱他們為蘇丹人、班圖人、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

 

蘇丹一詞源於阿拉伯語,原指「權力」,後來把統治某一地區的領袖稱為蘇丹,泛指這位蘇丹統治的土地,即國家。很多穆斯林的國家元首稱為蘇丹,這個國家也稱為蘇丹國。例如鄂圖曼帝國,他們的統治者不稱皇帝,而是蘇丹。在穆斯林的眼中,蘇丹是個神聖的詞語。

 

蘇丹尼格羅人之所以有這個稱謂,正是這裡後來普遍伊斯蘭化。蘇丹人有三個起源,由西往東分別為尼日河、查德湖和尼羅河,因此又可以分為西蘇丹人、中蘇丹人和東蘇丹人。

 

東蘇丹人是膚色最黑的蘇丹人,體型細長,大多出現在籃球比賽中。東蘇丹人的發祥地在尼羅河的中上游,就是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交匯的河間地帶,部分東蘇丹人順尼羅河而下,到達埃及,參與了古埃及文明的建設。尼羅河縱貫撒哈拉沙漠,所以埃及是與黑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聯繫最緊密的地區。

 

古埃及既有白人,也有黑人,還有從亞洲過來的黃色人種,各種人種混雜,因此產生混血。也許正是這種包容性,才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埃及文明。

 

(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用地理看歷史:大航海,何以扭轉世界霸權?》,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李不白

湖北黃岡人,知名作家。

 

畢業於武漢大學地圖學專業,從事地圖編輯工作十餘年,策劃、出版近百種地圖冊。從小喜歡文學,因文學而讀歷史,二十多年筆耕不輟。

 

主要作品有《用地理看歷史:得中原者,為何得天下?》、《用地理看歷史:荊州,為何兵家必爭?》,長篇小說《局》、《活見鬼》、《歸去來兮》,以及系列小說《麒麟臺》等。

 

其《用地理看歷史》系列作品圖文並茂,融地理、地圖、歷史、文化於一體,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