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貿協董座黃志芳不登陸 「兩岸貿易比重一定調整」

仇佩芬 2017年02月13日 16:15:00
前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接掌外貿協會,暫時沒有登陸的規畫,也將調整過去8年以兩岸貿易為主的發展策略。(攝影:陳品佑)

前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接掌外貿協會,暫時沒有登陸的規畫,也將調整過去8年以兩岸貿易為主的發展策略。(攝影:陳品佑)

經過盛傳近半年的外派傳聞,蔡英文總統欽點前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接掌外貿協會,並在春節後正式交接。相較起馬政府時期貿協全力衝刺中國業務,貿協官員證實,雖然在中國的人力並不會減少,但過去8年以兩岸貿易為主的發展策略配置,勢必予以調整,暫時也沒有安排黃志芳登陸的規畫

 

「不能登陸的貿協董事長」黃志芳上任,代表貿協將邁入「新南向政策時期」

 

黃志芳接下貿協董事長職位,蔡政府以經貿為核心的新南向政策人事舖排總算全盤就緒。黃志芳的上任,代表貿協將邁入「新南向政策時期」。然而黃志芳擔任扁政府外長在先,其後又成為蔡英文在國際事務的核心幕僚,勢必不可能如馬政府時期的貿協董事長王志剛一樣頻繁登陸招商;更有兩岸官員私下曾直言,黃志芳將是「不能登陸的貿協董事長」

 

儘管黃志芳對於是否登陸,僅表示先熟悉內部業務再談;而貿協高層也只低調地說,現在還沒有規畫赴中國,「能不能去,以後再說。」但貿協駐中國工作人員多已做好短期內,貿協高層無法赴中國出席活動的心理準備。

 

黃志芳的角色,勢必無法如馬政府時期的前貿協董事長王志剛(右),頻繁登陸招商。圖為王志剛2013年10月17日會見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社長吳永鎬(左)。(取自貿協官網)

 

事實上,面對蔡政府上任後的兩岸新情勢對貿協業務的衝擊,貿協已利用春節假期空檔,將駐中國各代表處和聯絡點的人員召回開會,一方面由黃志芳率兩名新任副董事長及祕書長,向貿協駐中人員說明未來貿協工作重點,同時也藉由廣泛的內部溝通,安定駐中人員士氣。

 

據了解,儘管董事長等高層短期內登陸可能性極低,但由於兩岸貿易量具指標意義,相關業務的比重不會明顯降低。貿協人員也證實,依新上任高層提出的工作規畫,派駐中國的人力,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幾大代表處的員額,也沒有縮減的打算,「盡可能地維持和過去一樣的運作情形」。

 

貿協代勞海基會部分事務,雖兩岸互動趨冷,「工作反而更加繁重」。

 

雖說是「和過去一樣」,但貿協人員透露,隨著過去8年兩岸關係發展,貿協在中國的業務量大增,除了貿協本身業務外,連北京APEC高峰會都要提供支援;而在去年520之後,貿協駐中國代表處的工作內容其實不減反增。據指出,蔡政府上任後,除了已排定的會展等活動外,由於海基會人員已無法赴中國,因此台商服務、台協活動等,多委託貿協人員代勞;雖然兩岸互動趨冷,但貿協「工作反而更加繁重」

 

對於未來貿協兩岸業務的規畫,貿協祕書長葉明水認為,馬政府時期,兩岸貿易「占的比重確實偏高」,鑑於貿協成立的最初目的本來就是全球貿易,無論未來高層是否親赴中國,或是會展及相關活動形式如何改變,「兩岸貿易的比重一定會調整」。

 

貿協祕書長葉明水認為,無論未來高層是否親赴中國,「兩岸貿易的比重一定會調整」。(攝影:陳品佑)

 

然而面對外界預期貿協將在兩岸業務上面臨阻力,黃志芳在8日的董事長交接典禮之後,面對媒體明確表示,中國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而台灣也是中國第三大進口地,未來貿協對中國的業務拓展絕對不會有影響。

 

黃志芳說,中國和香港市場占台灣出口比例達4成,地位舉足輕重,因此拓展對中國貿易是貿協的「重大責任」。雖然並未說明董事長等貿協高層無法赴中國的替代方案為何,但黃志芳公開宣示,貿協今年已針對中國規畫超過20項貿易推廣活動,另外還預計邀請3000名中國買主來台,並將鼓勵、協助台灣優勢產業籌組產業團赴陸參展。

 

延伸閱讀:【內幕】蔡英文親點郭臨伍 具體執行「新南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