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誼挹注13所兒少安置機構助學資源和經費

楊文琳 2021年08月05日 18:47:00
信誼挹注兒少安置機構助學資源。(信誼提供)

信誼挹注兒少安置機構助學資源。(信誼提供)

全台防疫,許多產業的收入受到影響,原本處於弱勢的家庭、社福機構更是雪上加霜,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得知諸多兒少安置機構在疫情期間面臨許多難題,主動聯繫挹注0至12歲「兒少安置教養機構」費用、學習資源和清潔保健用品,目前已贊助13所兒少安置教養機構。


位居偏鄉的花蓮善牧兒童之家,停課以來受院所網路頻寬流量的限制,孩童們沒有跟著學校上線上課程,改由保育員安排與學校相同的作息、課程和進度。「在贊助來源大幅減少一半的情況下,收到信誼捐贈的這批物資和經費,孩子們很開心,保育員更是鬆了一口氣。」2019年曾獲衛福部紫絲帶獎的陶明蕙主任表示,這麼長一段防疫假期,院裡有的教材孩子們早已玩膩了,這批及時到來的書籍和遊戲,讓大家有了新的「教」「學」工具。


第一次收到這麼多全新書籍和桌遊的孩子們很興奮,陶主任表示雖然經常會收到二手書和玩具,但常常打開來發現零件不足或書籍破損,這些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書和玩具,現在已經是孩子們日常作息的最愛。孩子們每天期待這段閱讀和遊戲時間,保育員們也在這些書籍和遊戲時間裡看見孩子的專注力和挑戰成功的成就感,特別是對不能去醫院接受早療的遲緩幼兒們,這些玩具和繪本更展現了最佳的助力。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世界各國受疫情影響相繼關閉學校一段期間,2020年全球188個國家大約有17億兒童的教育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多項研究更指出,孩童的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嚴重落後。英國國家教育研究基金會針對6~7歲的學生做的測試,發現疫情之下學生的閱讀和數學程度平均落後了2個月。而同年的學童中,弱勢學童所受的衝擊更大,閱讀和數學程度比非弱勢學童落後了整整7個月。


長期致力兒童早期教育的張杏如董事長指出,近三個月來台灣忙著防疫,倉促停課對孩童的學習產生了重大的變化。關注孩童停課不停學、學習不中斷之際,更不能忽視弱勢孩童學習的權利。張董事長認為,閱讀和遊戲是孩童最重要的學習途徑,特別是閱讀能力,是孩子接觸世界、構建知識的基礎,更不能忽視。除了贊助兒少安置機構經費、清潔用品外,也依孩童年齡,為0至2歲、3至6歲、7至12歲的孩童,挑選適齡的書籍和遊具。包括遊戲書、圖畫書、橋梁書、散文、兒童小說、科普漫畫等多元類型的文學性和知識性兒童讀物;以及信誼團隊專業設計多向度學習的教玩具、世界知名品牌SMART GAMES、Thinkfun等桌遊。希望這些優質書籍和遊戲,做為安置中心保育老師們最有利的支柱,在這個最漫長又不能出去玩的暑假裡,帶領孩子創造更豐實而有創意的生活。
 

關鍵字: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