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經緯:「川習通電」背後的美中各自戰略算計

韋行之 2017年02月19日 07:00:00
「川習通電」背後,美、中各有算計,也各自評估有達到目標。但這只是第一回合交手,短暫休息,第二回合的鈴聲將再響起。(合成照片/湯森路透)

「川習通電」背後,美、中各有算計,也各自評估有達到目標。但這只是第一回合交手,短暫休息,第二回合的鈴聲將再響起。(合成照片/湯森路透)

2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他上任以來第一次的電話通話。事後白宮與中國外交部的聲明稿充滿玄機,證明第一回合的美中元首角力各有輸贏,也預告未來交手的複雜性。

 

外界多將焦點置於美、中雙方聲明中對所謂「一個中國政策」的拉鋸,這起源於去年12月2日川普先是接了來自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恭賀電話,接著在他個人「推特」上暗示如果可以和北京在包括貿易等議題上談判,他不必然要受到美國「一中政策」的約束。

 

延伸閱讀-台北京觀察站: 川英、川習兩通電話70天

 

但在「一中政策」的爭議之外,這通電話未透露的是川、習兩人在客套話之餘,可能對其他議題的首度意見交換,包括「川習通電」後幾個小時,日本首相安倍就要訪問華府,接受川普高規格的接待。有鑒於先前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訪問東京時,就公開承諾美國承認日本政府對尖閣群島(釣魚台)擁有行政管轄權,馬蒂斯更讚揚日本對美軍駐守的協助足為模範,北京當然要先一步防阻川普會見安倍時,重申此述美國對日本的再保證。

 

延伸閱讀:馬蒂斯訪日韓所未解的問題

 

但顯然川普並不買習近平的帳,依然按照幕僚的劇本演出,與安倍演出「你儂我儂」的哥倆好戲碼。再加上北朝鮮的金正恩「適時來搗彈」,讓川普即興加碼演出美國「百分之百」力挺美日安全同盟的脫稿保證。

 

至於先前就已經透露訊息的美中貿易摩擦和朝鮮半島情勢,想必川、習兩人略有提及,但受限通話時間,並無具體結論。倒是白宮聲明透露兩人約定相互訪問,雖屬外交禮儀,卻也顯示第一次「川習會」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與形式,雙方幕僚是否將展開規劃,也值得外界闗注。

 

攤開未來國際重要場合的行事曆,川普計劃5月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會議,但尚未宣布是否出席7月在德國舉行的20大工業國(G20)會議。因此川、習兩人最快的可能會晤時間是在G20,但也非正式互訪。有鑒於習近平正忙於十九大會議,秋天以前前往美國進行國是訪問,或是正式邀請川普訪問中國的可能性不高。更何況北京也擔心川普性格的不可預測性,因此除非幕僚作業完善,且事前溝通好不讓歧見浮上檯面,首次正式「川習會」的時間應該不會太早,最多就是在國際場合的「場邊會議」。

 

回到「一中政策」與「川習通電」的關聯,很明顯北京較具急迫感。除了有安倍訪美的因素,中國外交部會後的新聞稿更是凸顯北京的企圖。新聞稿內容刻意強調川普說他充份了理解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而習近平則是「讚賞」川普強調美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並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習近平罕見地用「讚賞」來形容他對川普回歸美國「一中政策」的肯定,然後再用各說各話的方式重申北京的「一中原則」令人感到自我矛盾。習近平的盤算是,對川普先放低姿態,讓川普重新回到美國既有政策軌道,再圖日後進行談判的可能。而為了促成這通電話,北京透過各種管道,包括經營川普近臣與家人關係,加上運用馬雲等企業領袖的影響力等。

 

延伸閱讀-台北京觀察站:如果我是蔡英文、習近平

 

此外,北京也發動中方學者與美國「反川普」的主流派媒體與建制派人士消遣川普,說他是「紙老虎」、習近平搞定了川普。說穿了,就是要對中國內部形塑習近平贏了面子的印象。

 

而為了防止川普先前對「一中政策」言論在國際發酵,北京也用強硬姿態警告美國的「一中政策」絕對不得作為談判籌碼。同時在過去一個多月期間,北京策動聖多美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稱讚聖國堅守「一中原則」。中國外交部更通令所有外館全力打壓台灣的辦事處以及與台灣的互動,因此接連發生奈及利亞要求我外館撤出首都、柬埔寨總理韓森禁止中華民國國旗,以及中國向印度政府抗議台灣立委團訪印等情事。而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更是扮演黑臉,嚴詞批評台灣參加川普就職典禮的代表團是「奴才」。

 

延伸閱讀:讓台灣成為美國「不可或缺的戰略資產」

 

姑且不論習近平是否贏了面子,誰贏了裡子才更重要,這就涉及川普為何要在此時接習近平這通電話?還有白宮的戰略思考又是什麼?

 

「川習通電」發生在川普上任後三週,這段時間白宮受到川普國安團隊尚未完全到位、新官上任三把火、同時開闢太多戰場、白宮內部人事爭權等因素,可說是雞飛狗跳。尤其是川普對穆斯林的禁令風波搞得滿城風雨,國內反彈不說,國際也大加撻伐,白宮與媒體關係更是惡言相向,新手上路猶如四面楚歌。通常在內政議題焦頭爛額之際,最好策略之一就是用外交議題來轉移焦點。

 

延伸閱讀:莽撞無方向的川普團隊已開始調整

 

白宮有意運用安倍訪美,以及事先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訪問韓、日等一連串外交、軍事議程的操作,形塑川普在外交領域的穩定性,也安撫國際疑慮。但白宮選在「川安會」前決定先進行「川習通電」,除了雙方幕僚事前作業,也希望能夠暫時化解川普自選戰到就任以來對中國磨刀霍霍的強勢印象,同時以回到美國暨有「一中政策」來化解外界的批評聲浪。

 

川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發言性格依舊,這段磨合期亦在考驗幕僚的功力。(美聯社)

 

但結果是,川普一個多月前拋出了「一中政策」這張牌,最後居然賺到習近平「請求」他重申一項北京向來都不接受的政策立場。同一時間,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先行定調,他在回覆參議員質詢時的書面文件中,明確表明美國應該要繼續推動「一中政策」,支持兩岸達成和平且共同同意的結果。提勒森也重申美國向來對兩岸關係與台灣現狀的立場,那就是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同時「認知」中國對於台灣為其一部份的立場。

 

更重要的是,提勒森強調美國不會將台灣當成談判籌碼,他甚至還在過去美中關係基礎的三項公報與「台灣關係法」之外,再加入了「六項保證」。「六項保證」最重要的一項核心意涵就是美國不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因此綜合上述過程,「川習通電」背後美、中各自戰略算計的圖像漸漸浮現。雙方各自目標不同,北京要的是川普先回到美國政策現狀,再來慢慢談。因為習近平忙於十九大和國內議程,不容美中闗係太快向台灣傾斜,但習近平短期內也無意和川普正面衝突對撞。習近平圖的是未來透過更多外交互動與滲透川普決策核心,來拉近與川普的距離。但同一時間,北京更希望透過此舉來制衡美日闗係的增進,防止「一中政策」效應的擴散,甚至影響其對台灣的掌控。

 

華府則是在國防部長、國務卿等人士逐漸發揮決策影響力之後,能夠讓白宮在重大外交議題上的決策更周延。從川普在會見安倍時願意按照幕僚準備的稿子念稿,不難看出官僚體系開始發揮專業的影響力。只不過川普仍是川普,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發言性格依舊,這段磨合期還有多長有賴馬蒂斯、提勒森以及未來中層亞太事務官員等人的功力。

 

此外,近來發生川普國家安全顧問佛林涉嫌與俄羅斯進行違法協商因而去職一事,讓白宮雪上加霜。而川普再對媒體發飆,指責政府內部洩密才讓媒體捕風捉影,也為白宮增添更多未來的潛在衝突點。

 

總之,「川習通電」背後,美、中各有算計,也各自評估有達到目標。但這只是第一回合交手,短暫休息,第二回合的鈴聲將再響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