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中正紀念堂轉型「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的意義

黃宗玄 2021年09月19日 07:00:00
關於中正紀念堂這一紀念威權的公共場域,長期以來存在著諸多紛擾,也有眾多的思考和對話。(讀者提供)

關於中正紀念堂這一紀念威權的公共場域,長期以來存在著諸多紛擾,也有眾多的思考和對話。(讀者提供)

行政院促轉會在9月8日公布了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方案,提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規劃構想,兩大轉型方向包含「改造威權空間」、「重構紀念敘事」,以及移除大廳內蔣介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與外觀、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三大處置措施。這個遲來以久的提案,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與討論。

 

事實上,關於這樣紀念威權的公共場域,的確長期以來,有諸多的意見和紛擾,也有眾多的思考和對話。尤其,「轉型正義」的議題,更是有很多的深入探討,像是:德國納粹在二次大戰之後,面臨的紐倫堡大審與相關的罪刑追訴;韓國在光州民主化過程裡頭,帶著血淚所走過的悲慘歷程,終由司法獲得平反。

 

然而,台灣在民主化的進程中,一直少了正規的「轉型正義」這塊,使得在錢幣、旗幟與公共空間中,一直還有著威權殘留的遺緒。這也讓國人在面對歷史的傷痛上,總是有著受害者,而不見真正的加害者面臨相應的「懲罰」、「道歉」和「罪責」。顯見,台灣在轉型正義的路上,還有許多路要走,才足以逐漸讓「真相」透明與借鑑世人!

 

也因此,從中正紀念堂的轉型開始,不否是一個「正確」且「應當」完成的重要里程碑。也許,不少的威權勢力仍舊存在,而讓整個轉型的過程充滿了困境和艱難,但只要揭開歷史的現實,就不該讓曾經的錯誤,繼續迷糊地延續下去!到底,在這個時代的轉折中,人們要如何去面對真正的自己呢?或許,有人會認為,過去了就讓它過去了,不過事實是,若不清楚過往,要如何過去呢?底下,將從幾個面向來分析:「1. 在威權時代,對於執政者的吹捧與神格化,是該落下,並且用客觀的歷史功、過來簡述;2. 威權下的殘殺與國家暴力,應該有相應的逞處與司法制裁,而非雲淡風輕地帶過;3. 反省威權的歷史錯誤,警醒後世的當政者,並且以台灣全民為依歸,才是轉型正義的真正目標與意義。」

 

首先,在威權時代,對於執政者的吹捧與神格化,是該落下,並且用客觀的歷史功、過來簡述。1949年之後的台灣處境,一直是人們從教課書與單一化媒體中,進行口徑一致地「一元化觀點敘事」。這讓由威權政府向下的「掌控」和「話語權」,壟斷了台灣很長的時間。直到近年來,才漸漸地有文史工作者、受難者家屬之口述歷史,一點一滴去拼湊出整個威權年代的「全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即為「敘事治療」中的個人故事與支線故事的建構和形成。「重構紀念敘事」,看起來是一個不起眼的一步,卻是影響深遠的重大過程。以台南的湯德章律師的一生,即可以看出,在那個口不能言的時代中,要花費多久的時間,才能逐一地把二二八事件當時的狀況,勾勒出一個「真相」,也更明白根基於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追求自由與平等對待的「精神」和「意志」了!轉型並非存在著復仇,而是要把真實的狀況,經由各種視角,傾瀉而出…… 因此,移除最大威權象徵的蔣介石銅像,是必要的。以俄羅斯的經驗來說,曾經的蘇聯極權統治者,列寧與史達林,都成為了裝置藝術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作為瞻仰遺容與佔據土地的存在。相信,唯有卸下「中正紀念堂」這樣的標的,才有能夠公平探討的空間,讓城市回歸市民。

 

再者,威權下的殘殺與國家暴力,應該有相應的逞處與司法制裁,而非雲淡風輕地帶過。台灣是少數經歷寧靜革命,而民主化的地方。但這也造成,對於威權加諸於人民身上的惡,並沒有獲得事實的呈現。受難者看似已經得到平反,但加害者卻安然無事,這是最弔詭的地方。

 

更有甚者,威權時代所代表的政黨,更是不斷地以「仇恨」,來撕裂台灣的民眾,相信這正是「轉型正義」未真正落實的「遺害」與「國家危機」!雖然,這些「年長」的威權執行者,可以辯稱其是為了當時的政府服務,來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卸責」與「合理化」。不過,這終將難逃其良心的譴責。我想,在威權時期,台灣這片土地上的種種傷痛,不該再以「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與「戒嚴」等短短幾句話帶過,而應當有更多的多角化陳述,來完整那個錯誤的年代,來作為反省…… 因此,像是三軍儀隊不再適合做為替「威權服務」的存在,而該是以國軍捍衛國土,保衛台灣,替大眾服務的態度展現,政府應當思考是否轉型為「國軍守護民主人權,捍衛台灣主體價值」的意志力展現。

 

最後,反省威權的歷史錯誤,警醒後世的當政者,並且以台灣全民為依歸,才是轉型正義的真正目標與意義。中正紀念堂的堂體與蔣介石銅像,訴諸的是一個偉大領導的形象,但這與其對這片土地人民的所作所為是相反的。因此,「改造威權空間」,褪下偶像的崇拜象徵與符碼,讓歷史回歸自然;也讓嚴肅的空間、廟堂似的結構,變得更加和藹可親,不再讓人有巨大的隔閡。讓「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結合自由、民主、人權,更以台灣催生出得來不易的民主進程,作為展覽方式進行公民教育。

 

此外,像是台灣與美國、日本、歐洲等等「國際民主國家」間,應當保持長期性的交流研究,一方面藉此定錨台灣人權立國的至高價值,並使轉型後的空間位階提升到國際社會矚目的一個新地標。也可藉此提醒國人「不要再使如此的苦痛記憶,嚴防侵犯人權的惡跡再度於這塊土地上發生!」

 

從中正紀念堂轉型看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的時代意義,可以發現:「撤除銅像代表著揮別過往的苦痛與威權的幽暗時代;讓威權的護衛軍成為捍衛台灣國土的民主戰士,才是真正政府應當向國人宣示的奮戰意志;反省威權歷史公園,呈現出一個連結國際民主陣營的新契機,也要告訴台灣人們,勿忘曾經的痛苦與災難,必須珍惜當下的自由空氣和樂土……」

 

※作者為新樓醫院附設安南診所物理治療師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