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門町曾經是墓仔埔?日本人因此特地從京都請狐仙來坐鎮

莊永明 2021年09月29日 07:00:00
西門町一景(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西門町一景(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繁華商場,原是墓地

 

西門町之名源於西門,西門稱為寶成門,是重脊歇山重簷式的城門;當初,日本人為了興工修築縱貫鐵路新線及擴充道路,決定拆除台北城垣和城門時,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中山樵得知消息,加以反對,並呼籲應保存城門,列為古蹟,可惜當他的請願被當局採納時,西門早就蕩然無存了。

 

台北城的五座城門──東門、西門、南門、小南門、北門,西門成為唯一一座被日本人所拆除的城門;所以西門町有西門之「名」,而無西門之「實」。

 

一八八○年代以前,現在所謂的西門鬧區,卻是一個「夜都市」──荒塚纍纍的公墓;公墓附近有一條大水溝,和一片沙質的番薯田。白天,偶有牧童來此地放牧,入晚後,人跡罕至,只有潺潺的流水聲和刮刮的寒鴉啼,其淒涼、陰森的景色可知。

 

台北城築成後,城內因係行政重鎮,發展很快,而有一八八○年(光緒六年)開闢的「西門街」及稍後拓成的「石坊街」。一八八五年,劉銘傳創新市公司,招商建築市街,乃再闢建「新起街」,意謂新建的道路,由西門通往艋舺祖師廟,「西門地區」從此不再是「畏途」。

 

(延伸閱讀:游錫堃的政治啟蒙者!「黨外祖師爺」郭雨新給的台獨震撼

 

日本治台後,日本人將「城內」當成全台的軍政中心,大量的日本移民也漸漸盤據在城內,和原台灣人居住的地區──艋舺(萬華)、大稻埕,成了強烈的對比。

 

「城內」被較早來台的日本人住滿後,遲一步來台「淘金」的日本人,便在西門地區覓地建築房屋,他們清塚填溝,於一八九六年九月蓋起新起街市場,這是台灣新市場的濫觴,二年後新起街市場改建成八卦形的磚樓一幢(俗稱八角樓),左方是T字形平屋,一八九八年十一月落成時,曾開物產共進會,以資慶祝,這座八角樓就是今日的紅樓戲院,連同魚肉蔬果市場,大家名之為西門市場。

 

新起街市場,現今的台北紅樓(時報出版提供)

 

「八角樓」為兩層樓,樓下販賣日常用品,樓上出售古董、舊書,據台大教授黃得時說:他的藏書不少是在日治時代購於此舊書鋪。

 

西門地區,成「市」後,日本人對他們的居處,原是墓地,心裏很不舒坦;為了驅除邪氣,請了日本京都伏見區稻荷山的「稻荷神魂」──狐仙,來驅鬼鎮祟,這個小小的廟就是蓋在西門市場右側空地;穿和服,腳蹬木屐的日本人常來參拜,香火鼎盛,西門町的熱鬧,也因此起步了。

 

(延伸閱讀:永遠的台獨歐吉桑!台獨教父史明近百歲仍持續提倡台灣民族主義

 

範圍多大,見仁見智

 

西門町的範圍有多大?誰也說不上來。有人說是以西門圓環(即中華商場愛棟與信棟間,鐵路平交道的南側,以前塑有鐘樓,現在已拆除。)一千公尺直徑的圓型地帶為準;其實,在殖民政府實施市制於町名改正時所稱的西門町,只是約今中華路以西至康定路間之成都路兩側一帶而已,西門國小即在此範圍內。

 

但是,民間稱呼的西門町,範圍就大得多了,以日治時代的町名來說,包括有築地町(因地勢低窪,填土而成故名)、壽町、濱町、末廣町、泉町、新起町、西門町、若竹町……都是;當時住在這裏的日本人還組織個「西門會」。

 

以現在台北市的地圖來看,西門町的範圍應是東起中華路、西至康定路、南起成都路二段,北至漢口街,其中包括的有昆明街、西寧南路、漢中街、峨嵋街,和武昌街二段、衡陽路、寶慶路等;當然,這是戰後廣義的西門町,我們現在說:「到西門町去逛逛。」大概指的就是這一大塊的地區。

 

*本文摘自《台北老街【30周年暢銷紀念新版】》,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莊永明

莊永明(1942-2020年),台北市大稻埕人。1980年,應詹宏志先生之邀,在中國時報開闢一個「台灣第一」的專欄,每週一次、有系統地撰寫出台灣的人文、歷史等文化性的文章,前後長達一整年。在這個專欄中,陸續介紹過「台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台灣第一個畫家──黃土水」等。這個專欄推出後,讀者反應非常熱烈。很多人甚至主動提供更多的相關資料。

 

莊永明首開先例地整理出「台灣第一」的文稿,著名的文學家柏楊就說過:「莊永明是台灣第一個寫出『台灣第一』的人。」著作有《台灣第一》、《台灣記事》上下冊、《台灣諺語淺釋》10冊、《台灣風情》、《台北老街》、《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名人小札》、《台灣先聖先賢傳──韓石泉》、《傳唱台灣》、《島國顯影》、《呂泉生的音樂世界》、主講《台灣歌謠尋根》CD、2020年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的《臺灣歌謠傳鄉情—食百二,唱一二○》(臺語篇)CD專輯、《立言傳曲──莊永明口述影音紀實暨文稿紀念專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

 

《台北老街》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十大好書;《台灣歌謠追想曲》獲1994年本土十大好書;《台灣歌謠尋根》獲1994年金鼎獎推薦優良唱片;《台灣醫療史》1998年獲巫永福文化評論獎。莊永明於2004年獲第八屆「台北文化獎」。

 

莊永明一輩子撰文並親身導覽,或在迪化街或在許多台北老街,為台北文史留下難以忘懷的身影。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