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公投不是選舉的前哨戰 

陳嘉宏 2021年12月07日 07:02:00
韓國瑜及國民黨誤讀了選民在2018年底選舉給出的訊息:地方選舉(公投結果)與總統大選不但沒有連動,反而是負相關。(湯森路透)

韓國瑜及國民黨誤讀了選民在2018年底選舉給出的訊息:地方選舉(公投結果)與總統大選不但沒有連動,反而是負相關。(湯森路透)

立法院數個委員會開起「公投期間遵守行政中立之作為」的專案報告,國民黨顯然很認真地要求政府應該在公投期間抱持「行政中立」。但在此同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多次強調,年底的四項公投是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一下子說政府必須在對「事」投票「行政中立」,一下又說這是對「人」投票的「不信任案」,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到底應該聽誰的?

 

萊牛萊豬一起進口是9年前馬政府的主張,三接現址也是國民黨執政時期的舊案,核四更是馬政府時代封存,理論上,這些議題在台灣應該可以有跨黨派的共同利益。不過,根據已揭露的公投民調的政黨交叉分析,有九成以上的國民黨支持者支持公投案,有七成左右的民進黨支持者反對公投案;顯然,在這種對「事」投票的議題裡,也不可免地走上台灣政黨對決的老路。選民認黨投票,是因為他們相信公投的結果將是未來選舉的前哨戰。

 

對朱立倫而言,公投是他接任黨主席後的最大陣仗,只有帶領支持者闖過這關,才能證明他的領導力,讓國民黨更有信心面對明年的地方大選;如果2022年也贏了,朱立倫不再是總統大選的局外人,國民黨似乎也更有信心挑戰2024年的總統大選。而民進黨則反之。

 

選舉講究的是乘勝追擊的氣勢,上述說法不能說沒道理。不過,政客的個別利益未必是政黨的整體利益,朱立倫與國民黨想藉公投攻城掠地的同時,不能不參考2018地方選舉合併公投舉行的反例。

 

在2016年蔡英文執政以後,民進黨政府力推年金與黨產改革,每一刀都往長期執政的國民黨招呼,於是國民黨也在立法院採取堅壁清野的對抗政策;這固然讓在野黨凝聚了支持者,卻也導致國民黨延宕黨體質與路線的改革。沒想到,2018年橫空出世的韓國瑜,強力帶動國民黨在年底的公投與地方選舉選情,獲得過去30年從未見過的地方選舉大勝;韓國瑜在當選高雄市長之後,順勢取得2020參選總統的代表權。而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國民黨沒有延續2018年的勝選氣勢,反而在後來的總統大選兵敗如山倒,韓國瑜甚至連高雄市長職務都遭到罷免。

 

事後證明,2018年8月崛起的「韓流」對國民黨是一場災厄,這場災厄不僅來自於韓國瑜本人的貪婪(甫選上高雄市長又立刻轉戰總統),也讓國民黨忽略了好幾年前就該進行的黨體質與路線改革。國民黨在2018年底大勝後氣焰高漲,以為可以用激進的兩岸親中路線對抗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政策,這才是後來再度大輸260萬票的主因。

 

台灣已經歷經過7次總統大選,選民顯露的投票取向其實無比清晰。台灣選民從不吝於在地方選舉給在野黨支持,但包括馬英九當選的兩次總統大選在內,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不是以抗(防)中保台為主軸而當選。韓國瑜及國民黨誤讀了選民在2018年底選舉給出的訊息,以為這是國民黨即將重返執政的前兆,但這場地方選舉(公投結果)與總統大選不但沒有連動,甚至是負相關。

 

四大公投的確有可能通過,但這並不是如若干政客與民調主事者所說的「對執政者的不信任」(蔡蘇目前支持度與滿意度仍屬高檔),而是因為正方的議題設定與四分之一公民數的低門檻。公投攻防迄今,民進黨早已經把反萊豬等同於反美,把反三接劃成反台商回流反台灣整體利益,這筆帳就算在公投投票裡沒辦法說淸楚,最後也會在兩年半以後的總統大選一併結算。

 

面對公投,應該仔細地評量不同方案的良窳,用力地檢視政黨過去現在的前後主張,不要跟著政黨政客的口號起舞,更不須把公投當選舉的前哨戰,而是試著以個人價值或國家利益獨立判斷該怎麼投出公投票。2018年的公投,台灣人曾經犯過一次「民粹的幼稚病」,這次的公投別再重蹈覆轍了!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