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頭版:「我們是台灣人」 解讀北京威嚇反強化台灣認同

賴昀 2022年01月22日 11:50:00
《紐約時報》國際版20日頭版。(翻攝自紐約時報網站)

《紐約時報》國際版20日頭版。(翻攝自紐約時報網站)

《紐約時報》國際版20日頭版刊登「我們是台灣人」(We Are Taiwanese)一文,報導內容指出,台灣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認同有別於中國的身分,北京的威權和對台主張反而鞏固台灣認同。

 

該篇報導描述,中國政府極力哄騙或脅迫台灣人接受其統治,而台灣努力將自己與中國區隔,讓北京感受到危險,因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對「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予以警告。

 

101
台北101大樓前慶祝跨年的台灣年輕人。(湯森路透)

 

「我們是台灣人」

 

大多數台灣人並不希望被共產中國吸收,但也沒有正式推動台灣獨立,而是更想避免戰爭風險,但這使台灣與中國雙方陷入危險的僵局;有別於中國人的「台灣人」身份愈根深蒂固,北京可能愈覺得有必要加強軍事和外交行動,強迫台灣接受中國宣稱擁有台灣主權。

 

《紐約時報》引述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指出全體2300多萬台灣人中,有6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僅是「台灣人」,這一比例是1992年統計數據的三倍;此外只有2%受調查者自認是「中國人」,而30年前這個數字是25%。

 

報導分析,這種轉變來自於世代差異,《紐約時報》採訪一對祖孫,36歲的孫女李元馨以自身經驗表示,出國旅行時若被誤認為中國人,她會澄清自己是台灣人,台灣是她出生長大的地方,除了青山綠水和繁華的夜市外,台灣還有強大的民主。

 

李元馨表示,「我愛這座島嶼,我愛這裡的自由」。

 

 

反攻大陸的夢想破滅

 

而她82歲的祖母王玉蘭,幾十年前自中國逃難來台,身為中國人意味著發揚她的文化和家庭傳承,她平日會畫水墨畫、會拉二胡,她還記得自己的父母是熱愛神州大陸,在臨走時還將一捧土帶在身上;至今她仍想知道,家族當初埋在北京一張炕下面的金條銀條現在怎麼樣了。

 

王玉蘭年輕時居住在眷村里,每天村鄰間都會高呼「從共匪手中奪回大陸!」之類的口號。但後來,這個夢想就破滅了。1971年,聯合國與正式承認北京的共產黨政府代表中國,台北的中華民國代表黯然退出,美國和其他國家後來也紛紛效仿,打擊了王玉蘭這樣的「中國人」,她心想,如果世界都不承認她是中國人,她怎麼還能自稱是中國人?

 

像王玉蘭一樣渴望回到中國的中國人在台灣一直是少數,《紐約時報》指出,幾代人之後,這些人的子孫輩對北京的野心和威脅懷抱恐懼。

 

台灣總統蔡英文
台灣總統蔡英文。(湯森路透)

 

「台灣人」代表民主價值觀

 

《紐約時報》評論,民主已成為當代台灣個性的標誌,在現任總統蔡英文領導下,台灣被定位為一個民主、寬容的華人社會,與海峽對岸的威權政府不同,在北京以國家統一的名義壓迫少數民族的同時,台灣政府尋求接納島上的原住民群體和其他少數族群。

 

對台灣的許多年輕人來說,稱自己為「台灣人」代表著民主價值觀的立場,也代表不願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