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緯:東北亞亂局開始 台灣要趕緊做自保準備

韋行之 2017年03月15日 07:00:00
朴槿惠下台後的東北亞亂局才要開始,如果美國都無法有效管理,小國如台灣,上上之策就是趕緊做自保的準備。(湯森路透)

朴槿惠下台後的東北亞亂局才要開始,如果美國都無法有效管理,小國如台灣,上上之策就是趕緊做自保的準備。(湯森路透)

韓國前總統朴槿惠遭憲法法院彈劾下台,如此發展並不令人意外。如果憲法法院甘冒大不諱裁決朴槿惠清白,恐將掀起韓國國內政局更大的滔天巨浪。但如此結果,卻同樣給朝鮮半島和東北亞情勢,帶來雪上加霜的衝擊。

 

在這場賽局中,北朝鮮領袖金正恩是「叫牌者」,他趁著韓國政治出現權力真空、美國川普初上任政策未明,以及中國拿他莫可奈何的牌局下,頻頻走在鋼索上出牌,看似採取冒進的「邊緣主義」(Brinkmanship),實則將國際政治裡「權力理論」(Power theory)的「相對收穫」(Relative gain)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

 

「後朴槿惠時代」的韓國政局,面臨兩個月內必須進行總統補選、選後可能出現對北朝鮮與外交政策路線調整的諸多變數。以進步派為首的在野勢力雖然角逐者眾,但共同民主黨前黨魁文在寅目前聲勢最被看好。文在寅的優勢在於補選時間短暫,其他角逐者可能追趕不及,而執政的保守力量除了代理總統黃教安之外,恐難推出其他人選。但文在寅的總統之路也未必一片坦蕩、沒有阻礙。

 

承襲進步派以及前總統盧武鉉「陽光政策」路線的文在寅,主張對北朝鮮採取「以對話先換取經濟統一,再尋求軍事和政治統一」的兩階段作法。去年北朝鮮進行核彈試爆,朴槿惠政府宣布關閉位於北朝鮮境內、由兩韓合作的開城工業區,作為制裁平壤的措施,但文在寅明確要求重新開放開城工業區。他對於美國要在韓國部署「薩德級」飛彈防禦系統也持保留態度,要求留待新總統就任後再決定。但是當美國研判朴槿惠被彈劾已成定局、準備「提前」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後,文在寅的對「薩德」的立場出現微妙的轉變,暗示可以用「薩德」作為未來與平壤談判的籌碼。

 

韓國「和解路線」遭質疑

 

顯然文在寅也認知到,如果他在未來兩個月的競選過程依然高舉「反薩德」旗幟,可能面對多方壓力,包括韓國民意的轉變,以及來自川普政府為首的國際壓力。前者在過去一、兩年北朝鮮幾次的核武試爆與軍事蠢動行為發酵後,已經讓韓國老百姓更意識到來自北方的威脅,尤其是支保守陣營的年長族群。再加上朴槿惠政府不斷宣傳進步派堅持與平壤交往的政策讓金正恩獲得財務資助,反而強化其核武發展,對韓國造成威脅,致使韓國社會對於進步派「和解路線」質疑也與日俱增。

 

近期最大的衝擊就是中國為了懲罰韓國讓美國部署「薩德」,刻意對出售土地給「薩德」基地的韓國樂天企業進行全面性的圍剿和抵制,甚至斷絕韓星訪中和韓劇播放,還威脅要和韓國斷交。這對向來國家自尊堅定的大韓民族而言,不啻是嚴重的歧視和挑釁。如果文在寅繼續打「反薩德牌」,可能被引導成向北京磕頭之舉。

 

尤有甚者,部署「薩德」的談判始於朴槿惠政府和歐巴馬政府,這是川普接任總統後難得延續前任的外交戰略之一。在川普政府仍未明確提出對朝鮮半島的新政策之前,維持並加強「薩德」的建置,一來對北朝鮮形成嚇阻,二來避免韓國進步派新總統上任後撕毀「薩德」協議,是華府維持局面進一步失控的重要布局。這也是為何華府趕在憲法法院宣判朴槿惠彈劾前,就先運送部份載具式「薩德」系統到韓國的主因。即使兩個月後文在寅或其他「反薩德」的進步派候選人入主青瓦台,也得大費周張才能實現此一承諾。

 

可以預見的是,包括本週即將訪問首爾的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在內的美國外交體系,未來將透過管道積極對文在寅和其他進步力量候選人「曉以大義」。

 

中國也控制不了金正恩

 

在這場賽局裡另一個重要的成員是中國。儘管面對難以掌控的金正恩,但北京向來對朝鮮半島的立場就是維持現狀、不起軍事衝突,以及隔離美國和日本勢力的進逼。北京表面上呼籲朝鮮半島「非核武化」,但讓北朝鮮維持一個「均勢」的對美和對日核武嚇阻能力,才是其背後戰略目標。只不過此一戰略思考遇上不受控制的金正恩、政局丕變的韓國政治,還有態度強勢的川普政府。

 

北京對此使出多方位的外交策略。它先是宣布禁止北朝鮮今年度的煤炭進口,藉此向華府表態它給予平壤制裁。接著又要求北朝鮮派出外交部次長訪問北京,展現它嚐試介入斡旋的姿態。然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召開記者會當和事佬,呼籲雙方煞車、不要對撞,還要求美國停止與韓國的年度聯合軍事演習,以換取北朝鮮停止發展核武的讓步。北京將自己打造成一副「仲裁者」的角色,結果被華府潑了一盆冷水。另一方面,北京又在「薩德」議題上嚴厲地對韓國企業報復,私下拉攏韓國進步派政客一起「反薩德」,但對華府只敢公開提醒。

 

最後,這場賽局裡最關鍵的成員就是美國。隨著川普上任後,平壤進行一連串的軍事挑釁行動,讓華府決策者開始擔心這已經不再只是單純拉高談判籌碼的動作而已,而是北朝鮮可能有意進行「攻擊性的嚇阻戰略」(Offensive deterrence),同時強化對美國和日本軍事基地「先發制人」(First-strike)的核武攻擊準備。話句話說,北朝鮮視美、韓長達兩個月、代號為「鷂鷹」的年度聯合軍演為對其直接攻擊的前置行動,特別是對金正恩的「斬首行動」,因此必須先發制人,用更衝突性的軍事反制來表態。

 

朴槿惠下台 東北亞亂局開始

 

平壤的種種軍事舉措向美、日傳達兩個主要訊息,一是建立其嚇阻的可信度,二是不惜玉石俱焚也要傷害美日的軍事基地。果真如此,最起碼若能迫使川普政府重新回到談判桌,還可以繼續利用各造的矛盾,坐收漁翁之利。最壞結果就是訴諸正面軍事對抗,但同樣會造成各造的分歧,也不利東北亞安全的穩定。

 

綜合上述,這場新的賽局已經不能僅從談判的角度來審視。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本周的日、韓、中三國外交處女秀,就面臨最棘手的挑戰。朴槿惠下台後的東北亞亂局才要開始,如果美國都無法有效管理,小國如台灣,上上之策就是趕緊做自保的準備。

 

延伸閱讀:中國應該理解韓國為何部署薩德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