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爭奪耶路撒冷 種族清洗導致70萬巴勒斯坦人被驅逐

巴勒斯坦抗爭者。(CC BY 2.0 Socialist Appeal)

巴勒斯坦抗爭者。(CC BY 2.0 Socialist Appeal)

自一九一七年以來,巴勒斯坦民族運動一直面臨著英國及其保護下的猶太復國主義計畫的反對。

 

但在一九三九年白皮書通過後,依舒夫(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社區)對其英國贊助人的敵意愈來愈大。這種敵意還伴隨著爆發針對英國官員的暗殺行動,例如,一九四四年斯特恩幫(Stern gang)暗殺英國駐埃及的常駐公使莫恩勛爵(Lord Moyne),接著是對巴勒斯坦的英國軍隊和行政人員的持續暴力運動。這些暴力活動的頂峰是一九四六年英國總部所在的大衛王飯店被炸毀,有九十一人罹難。英國人很快就發現自己無法駕馭幾乎整個依舒夫的武裝反抗,在大起義和二戰期間,英國人已經加強依舒夫所擁有的強大軍事和情報組織。出於戰後經濟和財政問題的嚴重景況,維持幾百年的英屬印度也瓦解了,英國最終也在巴勒斯坦屈服了。

 

巴勒斯坦問題被丟給剛成立的聯合國

 

在一九四七年,克萊門特.艾德禮(Clement Attlee)政府將巴勒斯坦問題丟給了剛剛成立的聯合國,聯合國成立了一個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UNSCOP),為這個國家的未來提供建議。在聯合國裡,占主導地位的是美國和蘇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精明地預見到這一事態發展,對這兩個國家都做出外交努力,這讓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無計可施。戰後國際勢力的調整在聯合國和平與合作委員會的運作中顯而易見,在其多數成員的報告中,支持著一種對猶太少數民族極為有利的方式,來分治這個國家,將巴勒斯坦百分之五十六以上的土地交給他們,而一九三七年皮爾分治計畫所設想的猶太國家則只有百分之十七的土地。這種局面在聯合國大會第一八一號決議形成時所面對的壓力中,也是顯而易見的,該決議是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報告的結果。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一八一號決議,該決議要求將巴勒斯坦分為一個大猶太國家和一個小阿拉伯國家,並建立一個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國際單獨實體(corpus separatum),這反映了新的全球力量平衡。美國和蘇聯都對該決議投下贊成票,兩國如今已經起到了顯而易見的決定性作用,以犧牲巴勒斯坦人利益為代價,讓猶太國家取代他們的位置,控制他們國家的大部分地區。該決議是又一次向巴勒斯坦人的宣戰,它為在大部分仍是阿拉伯人占多數的土地上建立一個猶太國家,提供了國際出生證明,這公然違反了《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自決原則。驅逐足夠多的阿拉伯人,使一個猶太人占多數的國家成為可能,這件事必然、不可避免地隨之而來。正如貝爾福不認為猶太復國主義會傷害阿拉伯人一樣,當杜魯門和史達林通過聯合國大會第一八一號決議時,他們或他們的顧問是否注意到他們的投票,會給巴勒斯坦人帶來什麼後果呢?

 

猶太復國主義將英國從巴勒斯坦趕走

 

與此同時,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已經不再是英國所追求的結果了。猶太復國主義的暴力運動將英國從巴勒斯坦趕走,英國對此感到憤怒,並且不希望進一步疏遠其剩餘的中東帝國裡的阿拉伯臣民,因此,英國在分治決議表決中投了棄權票。從一九三九年的白皮書開始,英國的決策者就認識到,英國在中東的主要利益寄託在那些獨立的阿拉伯國家身上,而不是在英國培育了二十多年的猶太復國主義計畫上。

 

隨著聯合國的分治決定,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軍事和民事機構得到了戰後兩個新興超級大國的支持,可以著手準備盡可能多地接管這個國家。因此,對巴勒斯坦人來說,隨之而來的災難不僅是他們自己和阿拉伯人的弱點,以及猶太復國主義力量的結果,也是遠在倫敦、華盛頓、莫斯科、紐約和安曼等地的事件的結果。

 

大災難(Nakba,納克巴)就像一列緩慢的、似乎沒有盡頭的火車殘骸,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展開。第一階段,從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三十日開始,直到英國軍隊最後撤出和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五日以色列建立,猶太復國主義的準軍事集團,包括哈加拿(Haganah)和伊爾貢(Irgun),接連擊敗了武裝和組織不力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前來幫助他們的阿拉伯志願者。在第一階段,經過激烈的戰鬥,最終於一九四八年春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被稱為「D計畫」的猶太復國主義攻勢。註165D計畫包括在四月和五月的上半月征服和驅逐兩個最大的阿拉伯人的城市中心——雅法和海法,以及西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居民區,還有幾十個阿拉伯城市、城鎮和村莊,包括四月十八日的太巴列(Tiberias)、四月二十三日的海法、五月十日的薩法德(Safad)和五月十一日的比桑(Beisan)。因此,早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五日以色列國宣布成立之前,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清洗就已經開始了。

 

1948年時的雅法在D計畫期間被清空。(馬可孛羅提供)

 

雅法遭到了圍困,不斷遭到迫擊砲的轟炸和狙擊手的騷擾。在五月的頭幾個星期裡,猶太復國主義部隊終於攻克雅法,六萬阿拉伯居民中的大部分人被有計畫地清空。雖然雅法本應成為一九四七年分治計畫指定、尚未誕生的阿拉伯國家的一部分,但沒有任何國際行為者試圖阻止這一嚴重違反聯合國決議的行為。海法的六萬名巴勒斯坦居民、西耶路撒冷的三萬名居民、薩法德的一萬二千名居民、比桑的六千名居民和太巴列的五千五百名居民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阿拉伯城市人口因此成了難民,失去家園和生計。

 

在一九四八年四月,當哈加拿和其他猶太復國主義準軍事部隊攻占西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居民區時,阿拉伯基金會(Arab Fund)在卡塔蒙區(Qatamon)的主要辦事處被查封,其主任優西夫.賽義格遭到俘虜。就在幾週前,賽義格才前往安曼,請求阿布杜拉國王幫助防止西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區淪陷。然而,約旦駐耶路撒冷的總領事當著賽義格的面,打電話告訴國王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危險,他聲稱:「陛下!是誰告訴你這些故事,說耶路撒冷即將落入猶太復國主義者之手?這是一派胡言!」結果,阿布杜拉拒絕了賽義格的請求,繁華的西耶路撒冷阿拉伯街區被占領了。雖然賽義格和軍事活動沒有瓜葛,但他還是在一個戰俘營度過了戰爭的餘下時間。

 

逃亡

 

逃亡的場景在巴勒斯坦許多地方的小城鎮和村莊裡上演。在一九四八年四月九日,耶路撒冷附近的迪爾雅欣村(Dayr Yasin)發生了屠殺,一百名居民,其中有六十七名是老弱婦孺,在伊爾貢和哈加拿襲擊者的攻擊下被屠殺,消息傳開後,人們紛紛逃離。在一天前,附近的戰略要地卡斯塔爾村(al-Qastal)在一場戰鬥中落入猶太復國主義軍隊手中,耶路撒冷地區的巴勒斯坦指揮官阿布杜.卡迪爾.胡塞尼(‘Abd al-Qadir al-Husayni)在帶領他的戰士時犧牲。阿布杜.卡迪爾是巴勒斯坦軍事領導人中最有才幹和最受人尊敬的人(尤其是在巴勒斯坦大起義期間有許多軍人被英國人殺害、處決或流放之後)。他的犧牲沉重打擊了巴勒斯坦人欲保留耶路撒冷控制權的努力,根據分治計畫,這些地區本應是歸阿拉伯國家所有。

 

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五日之前的大災難第一階段中,循環性的種族清洗行為導致大約有三十萬巴勒斯坦人被驅逐和驚慌逃離,許多阿拉伯人占人口大多數的城鎮遭到破壞,它們是關鍵的城市經濟、政治、民政和文化中心。在五月十五日之後,是大災難的第二階段,新以色列軍隊擊敗了參戰的阿拉伯國家軍隊。阿拉伯各國政府遲遲才決定進行軍事干預,而這是在阿拉伯民眾施加的巨大壓力下才實現的,阿拉伯民眾對於巴勒斯坦城市和村莊的相繼淪陷,以及在鄰近的各國首都的赤貧難民潮深感痛心疾首。阿拉伯軍隊失敗後,巴勒斯坦人遭受進一步針對平民的屠殺後,有更多的巴勒斯坦人,也就是另外的四十萬人被驅逐和逃離了家園,他們逃到鄰國約旦、敘利亞、黎巴嫩、西岸和加薩(後兩者構成未被以色列征服的剩餘百分之二十二的巴勒斯坦領土)。沒有一個人被允許返回,他們的大部分家園和村莊遭到摧毀,來阻止他們返家。更多的人甚至在一九四九年停戰協定簽署後被驅逐出新的以色列國,而自那時以來,還有更多的人被迫離開。在這個意義上,大災難可以理解為一個持續的過程。

 

傾頹中的哈利迪家族位於塔爾里什的家。(馬可孛羅提供)

 

在一九四八年流離失所的人中,有我的祖父母,他們不得不離開位於塔爾里什、我父親和他的大多數兄弟姊妹出生的家。起初,現年八十五歲、身體孱弱的祖父頑固地拒絕離家。在他的兒子帶著全家大部分人到耶路撒冷和納布盧斯避難後,他獨自一人在那裡待了幾個星期。由於擔心他的安全,一位來自雅法的親友在戰鬥暫停時冒險到他家找他。我祖父不情願地離開了,哀嘆著無法將他的書帶走。祖父和他的孩子們都沒有再見到他們的家。祖父母的大石頭房子的廢墟仍被遺棄在台拉維夫的郊外。

 

※本文摘取自《巴勒斯坦之殤:對抗帝國主義的百年反殖民戰爭》,馬可孛羅出版。

巴勒斯坦以色列

作者簡介

拉什德.哈利迪Rashid Khalidi


出生和成長於美國紐約,是世界最重要的巴勒斯坦歷史研究者,他祖輩的家族是耶路撒冷的顯赫望族,家族中不乏巴勒斯坦重要歷史關頭的親歷者和重要歷史人物,哈利迪家族圖書館更是收藏有大量重要歷史文獻。


哈利迪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現代阿拉伯研究系所的薩依德教授《巴勒斯坦研究學刊》的合編人,以及七本著作的作者,其中包括《巴勒斯坦人的認同》、《欺詐的掮客》和《鐵籠》。他的文章常刊登於《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洛杉磯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等有影響力的報紙以及發表在許多學術期刊中。


譯者簡介

苑默文


自由譯者,現居臺灣。喜愛歷史與閱讀。翻譯作品有《蒙古國》、《中斷的天命》、《伊本.巴杜達遊記》、《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續篇》、《波斯人》等。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