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傳統領域內私有地達156萬筆 牽涉廣行政部門傾向分階段處理

仇佩芬 2017年03月18日 10:05:00
原住民歌手巴奈、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等原住民團體自2月23日起常駐凱道,他們憂心,若現在不將私有土地納入土地劃設範圍內,未來原住民可能喪失對私有地主張權利。(攝影:李隆揆)

原住民歌手巴奈、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等原住民團體自2月23日起常駐凱道,他們憂心,若現在不將私有土地納入土地劃設範圍內,未來原住民可能喪失對私有地主張權利。(攝影:李隆揆)

原民會提出《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因未納入私有土地引來部分原民團體長駐凱道抗爭。總統府提出原住民傳統領域調查數據強調,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約180萬公頃,其中私有土地筆數高達156萬筆,牽涉百萬以上所有權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因此儘管部分原民團體高分貝抗議,但為求土地劃設能在不引發社會對立的前提下進行,行政部門仍傾向分階段解決,先就公有地劃設進行協商處理,未來待社會再針對更複雜的私有地問題進行溝通協商。

 

包括歌手巴奈、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等原住民團體自2月23日起常駐凱道,要求退回原民會公告的劃設辦法,並要求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下台。巴奈等人提出「部落土地,部落來劃」訴求,並主張傳統領域進行開發前應徵得部落的知情與同意。

 

台灣本島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中私有地約30多萬公頃,土地筆數高達156筆;這些數字,還不包括即將取得原住民法定身分的平埔族。  

 

                      資料來源:原民會

 

針對外界可能誤解原民團體的訴求可能使現有私人土地「變為」原住民所有,反對原民會版劃設辦法的原民團體也特別解釋,他們所主張的並非一般的「所有權」,而更傾向是「空間概念」;即使私有土地劃入傳統領域,也不會改變這些土地的所有權,而是在這些土地進行大規模商業開發前,應該徵求部落的知情同意。

 

面對巴奈等人的抗爭,府方特別說明,原民會曾委託學界就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台灣僅台北市、新竹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基隆市等地沒有原住民私有地;台灣本島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中的私有地約30多萬公頃,土地筆數高達156筆;而這些數字,還不包括即將取得原住民法定身分的平埔族。

 

根據政府數據,這些土地目前的所有權不只是原民團體指控的財團,也包括原住民和漢人等一般老百姓;若以每筆土地至少有一名所有權人來推算,一旦在現階段就將私有土地一併納入土地劃設範圍,在溝通未完善、社會無法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極可能造成現在所有權人的恐慌。

 

對原住民土地劃設的處理方式,原民團體和行政部門內部存在三派不同意見。(攝影:李昆翰)

 

對於巴奈等人憂心,若現在不將私有土地納入土地劃設範圍內,未來原住民可能喪失對私有地的主張權利,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表示,對於原民團體的焦慮和恐懼,他可以體會,但156萬筆土地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若是引發恐慌,「用原住民的恐懼,去面對漢人的恐慌,這種和解是不可能成功的。」

 

事實上,對於原住民土地劃設的處理方式,原民團體和行政部門內部存在三派不同意見;一是如同巴奈等人主張,撤回已公告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改將180萬公頃的公私有土地一併納入;而行政部門內也有人認為,既然提出方案反而引來抗爭,還要承擔社會對立的風險,不如比照過去的政府,不做任何處置。

 

相較於兩種極端意見,府方則傾向分階段進行,一步步推動土地正義,目前先針對公有地部分進行協商解決,在累積一定的社會理解和互信後,未來再針對私有土地進入下一階段協商討論。

 

總統府在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中設計有土地小組、文化小組、語言小組、歷史小組、和解小組;其中除了土地小組將彙整原住民族土地變遷資料之外,姚人多特別說明,和解小組將扮演與主流社會溝通的重要角色,讓社會各界能夠更了解原民的歷史、文化等問題,有助於未來土地正義問題的解決。

 

【延伸閱讀】

原住民土地劃設辦法未納私有地 府副祕書長:轉型正義不是變魔術

關鍵字: 原民私有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