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民土地爭議不休 小英: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

仇佩芬 2017年03月20日 21:17:00
對於傳統領域劃設爭議,蔡英文總統表示,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總統府提供)

對於傳統領域劃設爭議,蔡英文總統表示,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總統府提供)

遭部分原民團體強烈反對的《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20日在原轉會首次委員會議中引起論戰。原民凱道抗爭20多天以來均未出面表態的蔡英文總統,在聽取原轉會委員的正反意見後表示,從歷史正義的角度來說,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兩者有所區別;政府有責任帶領主流社會尊重、理解這個事實。

 

原民會公告《劃設辦法》僅列傳統領域中的「公有土地」,引發部分原民團體反彈;受邀在去年520大典上演出、與蔡英文總統「朋友」相稱的原住民青年巴奈等人,自2月下旬即進駐凱道,要求退回《劃設辦法》。

 

原民團體巴奈等人,自2月下旬即進駐凱道,要求退回《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攝影:李隆揆)

 

在20日舉行的「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首次委員會議上,親自主持會議的蔡英文在聽取與會委員的正反意見之後,首度對此議題表達看法,並認為委員意見分歧「沒有想像中的大」,討論有助於釐清問題。

 

據原轉會副召集人浦忠成會後轉述,蔡英文在會中提出六意見:

 

一、原住民族對傳統領域的理解是「事實的陳述」,也是自然主權的概念,這是完整的空間範圍,而不是所有權的概念;從歷史正義的角度來說,傳統領域是先存在的事實,國家法律上公有、私有土地的區分,則是後面才發生的事,兩者有所區別;政府有責任帶領主流社會尊重、理解這個事實。

 

二、透過《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規定,傳統領域被賦予諮商同意權的法律意義,在此情況下,必須考慮法律授權是否夠明確,也必須考慮現實上的社會衝擊。蔡英文特別強調,推動轉型正義是為了促進族群和解,而不是製造對立,「相信所有在場的委員都同意這點」。

 

三、《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已經進入立法院的審議程序,原轉會尊重立法院自主性,但將把原轉會所有委員發言紀錄完整轉送立院參考。

 

四、原轉會未來的任務,將針對《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立法方向持續進行討論;經過充分溝通和理解,用「法律位階」來完整確認原住民族土地的處理方式。

 

「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20日舉行首次委員會議。(總統府提供)

 

五、如同原轉會另一名副召集人瓦歷斯·貝林(Walis Perin)的建議,此次會議凸顯了釐清傳統領域歷史真相的必要性,原轉會之下的土地小組有必要持續蒐集、整理史料,讓傳統領域在歷史上的概念、定義、範圍可以隨著更多真相的揭露,持續對話下去。

 

六、法治層面的推動有階段性,政府會一步步來,相信原轉會的努力一定會讓原住民族土地的歷史漸漸被社會大眾認識,找到更完善的模式。

 

而在原住民自治議題方面,會中委員也表達原住民自各問題已經過十多年討論,原住民族有很多期待,希望能在《原住民族自治法》的立法過程中得到落實。

 

蔡英文則重申2015年8月1日發表原住民政策白皮書時的三點意見表示,一、原住民族自治的基本要素,包括明確的空間範圍、自治權限,以及固定的財源,這是政府要努力的方向。

 

二、自治政府組織架構,要原住民族與政府「對等、充分協商」後才產生,非政府單方決定,因此還會有很多討論空間。

 

三、部落公法人是自治重要元素,政府會尊重各族多元需求,廣泛徵求不同部落意見,讓部落成為法律上的實體,持續累積能量,強化自治的經驗與能力。

 

另外,會議也確認原轉五個工作小組的運作規範;在此次委員會議後,五個工作小組將針對土地、語言、文化、歷史、和解五個議題,進行研究及文獻探討,發掘歷史真相。

 

【傳統領域劃設爭議系列報導】

原轉會2/3時間都談土地劃設 還是沒共識

●原民傳統領域之爭延燒 立院將重審劃設辦法

●「傳統領域劃設」爆3大分歧 重傷原住民對小英信任

●「住了80年算不算?」 傳統領域劃設限「原居地」挨批​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