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爆天量】醫示警「門口病毒濃度最高」 請愛惜身體別釀意外

上報快訊/黃予萱 2022年04月29日 15:19:00
面對確診數激增、染藝風險增加,急診人力不足,醫療量能相當緊繃。(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面對確診數激增、染藝風險增加,急診人力不足,醫療量能相當緊繃。(資料照片/蔣銀珊攝)

本土確診人數昨天(28日)首次破萬,今天(29日)同樣新增近1.2萬例,這讓醫療量能相當緊繃,作為第一線的急診室也瀕臨崩潰。粉絲團「搶救急診室」29日發文呼籲,急診室人力有限,又是病毒濃度最高處,希望民眾盡量避免意外傷害,「急診人力不足,難以維持原有的醫療品質。」

 

粉絲團「搶救急診室」29日發文指出,現在的急診室,來診人數紛創歷史新高,但急診可用人力卻因人員陸續隔離、確診,比疫情前還少,「急診門口是病毒濃度最高的地方」,呼籲民眾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盡量避免意外傷害發生,避免平添意外感染風險。

 

 

「搶救急診室」提醒,現在急診人力不足,還須應付平常的數倍工作量,很難維持原有醫療品質,「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但我們完全無能為力」,也呼籲看到文章的民眾協助轉發到各個群組。

 

 

網友看到後,也在下方留言區宣傳「輕症確診者,請下載健康益友app,可線上預約看診,不要去急診室,記者會時,部長請大力宣傳」、「本來沒事的,因為恐慌擠爆急診室,結果群聚造成感染」。

 

除此之外,更有網友狠狠批評「台灣人早已習慣濫用急診了」、「對健保刁民來說就是『別人不要去就好了,我覺得我很急』」、「急診不是得來速,是醫生跟死神搶命的地方」。

 

事實上,確診數激增,醫療量能的壓力勢必增加,過去就有不少醫師提醒,若想知道自己是否確診,但身邊沒有快篩試劑,或快篩陽性但無症狀,民眾應先前往社區篩檢站,而非急診室。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