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地不只是一間香港人的書店,她更是一家台灣書店,她有香港人的血脈,也汲取台灣的風土歲月精華。(圖片摘自飛地臉書)
偶然的機會得知,從香港移居台灣的資深媒體人張潔平,與朋友在台北接手了一家書店,取名「飛地」。書店雖小,卻充滿香港情調,因此為張潔平高興。
我與張潔平認識,早在她在亞洲周刊任記者的時候。後來發生廣東烏坎事件,潔平從頭到尾到現場採訪,直接見證事件全過程,與其中不少農民領袖建立深入聯繫。她以採訪得來的資料寫了一部有關烏坎事件全過程的報告文學,我們一度想合作出版,後來大概她有新工作,沒有時間處理書稿,那本書就不了了之,實在也是很可惜的事。
潔平後來去端傳媒任總編輯,再後來又去台灣主持一個網站。她具有自由媒體人的天職,有文化理想,筆下了得,又有領導力,實在是很難得的人才。現在她在台灣又搞起一間與別不同的書店,取了一個很別致的店名,她一直在往前走。
香港在淪陷中,很多有理想的香港人流亡到台灣,他們身上背負故土的傷痛,又日日感受流亡生活的精神苦楚,需要互相取暖,互相交流,「飛地」書店正好補這個空缺。
早前有林榮基的「銅鑼灣書店」,現在不知經營情況如何,但這一類文化聚腳點永不嫌多。台灣有足夠的文化土壤,人文環境豐厚,以張潔平對香港文化的堅執,以她多年來建立的港台文化網絡,我相信她的努力一定會有成果。
在「飛地」開幕派對視頻上看到現場的情況,書店不大,但豐富有趣。來了很多香港文化人,大部份都很年輕,我只知道股東曾志豪和梁啟智,後來看到蕭若元﹑鄧小樺。這一兩年移居台灣的香港文化界朋友不少,大家都用各自舒適的方式,在異鄉重建生活的基地。像飛地這樣的小書店,會提供更多讓大家共聚的機會。
台灣是除香港之外,最讓我牽掛和留戀的地方,如不是家人的關係,我離開香港,第一選擇也會是台灣。台灣不但是民主政治最完善的中國人的土地,而且台灣社會生活之自由與多元,精神文化之豐富與親切,有些甚至是香港不及的。香港有英治的遺風,台灣有日治的遺風,在台灣定居下來,融入當地社會,一定會有另一番人生體驗。
書店經營不易,台灣本土出版與銷售經驗豐富,值得多方借鑑,取長補短。在眾多品牌中爭一席之地,需要更多的心力,希望張潔平和她的伙伴們能找到自己的路,長久走下去。
經過佔中運動與反送中運動的香港人,以我們獨特的精神面貌,讓世界刮目相看。現在運動被打散了,低潮將長久運行,但因香港抗爭者的流亡,將香港精神文化移殖到異鄉,在那裡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吸取異土的養份,長出全新的模樣。
我希望飛地不只是一間香港人的書店,她更是一家台灣書店,她有香港人的血脈,也汲取台灣的風土歲月精華;她有香港的獨特風格,也有港台的共同色彩。既可推廣香港文化,也可融匯台灣文化,既策劃香港的文化活動,也主催港台文化交流。
台灣很多文化人都與香港有密切關係,白先勇多次來香港講學,龍應台在港大多年任職,黃春明﹑詹宏志﹑楊照﹑張大春﹑平路等都是香港老熟人,還有更多中年和年輕的台灣文化界朋友,都值得虛心求教,互通消息。
書店取名「飛地」很有巧思。飛地是指孤懸海外的屬土,既不在故國,又屬於故國,正如今日在世界各地的流亡香港人,人不在香港,心又歸屬於香港,一種精神文化的深遠血脈,將大家維繫在一起。
一家小書店可以是飛地,一個小網站,一間小咖啡廳,一家港式茶餐廳,甚至一個網上小群組,都可以是孤懸海外的一塊香港飛地。離散在世界各地的香港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組合,建立各種各樣的香港飛地,然後互相串連,沿襲香港的文化血脈,那是我們在新的時勢下樂觀自處的好方式。
政治是行動,思想是力量,文化是根基,一切都是從文化生發出來的。香港人的精神力量,是香港獨特文化滋養起來的,中共港共最害怕的,並不是那些存在於一時的政治組織,而是根深蒂固的香港文化。因此,把香港文化命脈在海外承襲下去,以「飛地」的形式,建立一個個自由開放的文化屬土,讓失去土地依憑的香港文化生存下去,這應是我們大家的職志。
當然,生存是第一要義,先生存再謀發展,我相信以張潔平他們的理想,不會只希冀書店的生存,她們對書店的期望,一定遠在書店之外。
不論去到哪裡,永遠不要忘記香港,永遠記得老香港的風采,保存我們的記憶,追逐我們的理想,我相信,一個全新的香港,一定會在未來等我們。
(本文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專頁/原標題:文革埋葬老毛,二次文革埋葬習近平)
※作者1978年赴香港定居。曾任《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匯報》副刊編輯及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