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大選】價值辯證激化世代交鋒 美國選民投給誰?

周舒儀 2016年08月02日 18:53:00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是一場世代價值的競爭。(湯森路透)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是一場世代價值的競爭。(湯森路透)

2016的美國總統大選代表什麼?有人說,是政治老手跟政治素人的對決;有人說,是女性主義與大男人主義的對抗;還有,民主黨的「團結一心」與川普的「獨善其身」。

 

可以篤定的是,這場選舉幾乎沒有新氣象。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即將邁向69歲,而川普(Donald Trump)也70歲了,兩人早在20幾年前就有名氣,對美國人民而言都不是新面孔。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其實就是美國80年代與90年代兩種價值觀的對決。

 

 

80' VS 90'

 

1980年與1990年,分別是川普及希拉蕊竄起的年代。

 

1980年,川普在紐約建立起房地產王國,每隔幾條街就可以看到掛著他名字的大樓;義大利進口的大理石裝飾及鍍金的設備,是當時歌頌個人財富的紐約縮影。1990年,科技與理性的思想為社會主流,希拉蕊所代表的理想主義解決了不少政治分歧,讓她隨著時任美國總統的丈夫柯林頓(Bill Clinton)進駐白宮掌握權力核心。

 

 

到目前為止,這兩位候選人並不花心思在建立嶄新的形象,反而一再回顧過去的「美好年代」。例如,川普最著名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源自於1980年代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直截了當地展現了共和黨對於保守年代的懷舊之情。2016年1月,當川普被問到「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確切意義,他回答:「我想,就像雷根總統執政時那樣......當時我們的國家安居樂業。」

 

 

希拉蕊也拋不開過去的影子,她所喊出的「改革者」口號則沿用了柯林頓的「是時候改變美國了」。希拉蕊知道某些民主黨黨員可能對柯林頓沒什麼好感,可是無法否認柯林頓執政時期的經濟進步。她在3月時說:「你們知道的,在90年代末有2300萬個工作機會,人人都有收入」,並對選民說,只要投她,就能重現這樣的光景。

 

川普和希拉蕊可能會關注如「資訊戰」這種新型態的議題,不過當真正掌舵的時候,難保不會走價值觀的回頭路。想知道他們的思維,只要從過去雷根及柯林頓的軍事戰略、經濟政策與家庭觀念等執政特質,就能一窺其政策縮影。

 

 

1980年代的維持和平 VS. 1990年代的參與戰爭

 

雷根以強勢對抗為名,讓冷戰在經濟上和表面上更加激烈。當時雷根政府的確提出了一連串對蘇聯的制裁及抗衡手段,包括了在外太空建立的飛彈防禦網,俗稱「星際大戰」的戰略防禦計畫(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這樣的高科技讓蘇聯在軍備競賽中失色,也失去了世界的戰略根基,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贏得冷戰的關鍵計畫。

 

 

真正的戰爭出現在1990年代。

 

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入侵伊拉克與科威特,取得波斯灣戰爭(Persian Gulf War)的勝利。這次的勝利激起美國人對軍事力量的憧憬,1992年索馬利亞(Somalia)發生內戰時,老布希(George H.W. Bush)又派了2萬5000名士兵支援。當1993年柯林頓上任之後,加強了在索馬利亞的軍隊部署,直到當地已陷入無政府狀態才召回;同年柯林頓下令發射23枚戰斧飛彈攻擊伊拉克;也在1995年的波士尼亞戰爭及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發動空襲。

 

川普的軍事外交政策,採取跟雷根一致的「用實力換取和平」。他曾說要打造出更強大的軍隊,但是會避免實質上的衝突;就像雷根以軍備競賽跟蘇聯對抗,不曾真正激起戰爭,甚至在他任期內見證蘇聯垮台,結束冷戰。相較於希拉蕊強勢地主導外交政策,把全球主義(Globalism)的成本帶進美國,川普主張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獲得大批保守派的支持,也成為了共和黨信條。

 

 

1980年代債務飆高 VS. 1990年代赤字減少

 

在經濟政策方面,共和黨的小政府策略,與民主黨的大政府思維完全相反。「數十年來,我們已經累積了太多債務」,雷根在1981年的就職典禮指出美國的國債問題,不過面臨前蘇聯的威脅,他投入的軍備競賽加重的美國的負擔。雷根解除經濟管制,且以大量投資刺激經濟循環,不過似乎無效,財政赤字從上任時的740億美元,在8年任期結束後增加為1500億美元;大約有80%來自於軍事支出。

 

老布希在任時期的債務不降反升,到了柯林頓任內已債台高築,高達2900億美元。柯林頓於是大力刪減政府支出及加稅,一度轉虧為盈,然而在最後一年又有2300億的債務。儘管加稅能漸漸縮小赤字,不過如果無法有效控制政府支出,還是容易透支。

 

 

川普似乎忽略了共和黨前輩們教訓,沒意識到政府開銷的嚴重問題。儘管之前承諾的低收入戶及中產階級的減稅計畫,已被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估計會增加12兆的債務,不過他現在依舊表示將維持救濟金支出。

 

希拉蕊的方向則與柯林頓在1990年的作法十分接近,除了不擁護救濟金的支出以外(民主黨通常不會這麼做),還主張加重富人的稅賦。根據美國稅務政策中心( Tax Policy Center)的資料,希拉蕊的提出的政府預算可能會增加1兆的支出,不過加稅能夠讓收支平衡。

 

1980年代擁護傳統家庭 VS. 1990年代風氣漸開

 

雷根是第一位,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離過婚的總統,不過他在競選當時並沒有因此被抨擊。然而,即使這位前演員有許多同志朋友,雷根避談同志議題,直到1985年以前也從未在公開場合談論過愛滋病(AIDS)。他強烈反對墮胎,甚至在1984年出版一本 墮胎議題與國家良知》(Abortion and the Conscience of a Nation,暫譯),書中指責墮胎是對生命的不敬。

 

而柯林頓一直以來展現了十足的顧家形象,卻不一定是個愛妻的好男人--除了上週在民主黨大會為希拉蕊助選以外。其實在1992年競選總統期間,柯林頓陸續爆發了桃色醜聞與緋聞;1998年則爆出了與當時的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Monica Samille Lewinsky)的偷情事件,讓她成為了全世界最有名的小三。

 

 

川普若當選為總統,將成為美國第2位,跟雷根齊名為「離過婚的總統」,而且川普還離了2次。不過川普並不像雷根擁有好形象,他多次爆出對女性不敬的言論,因此支持度大打折扣。然而,儘管共和黨的黨綱不支持同志權利,川普在提名大會上高呼「我將盡全力保護LGBTQ族群」,讓外界大吃一驚,不確定他是否真心支持,畢竟他挑了一位向來反對同志的彭斯(Mike Pence)擔任副手。

 

相較之下,希拉蕊不但重視婦女議題,這次也大方支持LGBTQ族群的平等與權益。希拉蕊爭取女性醫療照護,主張支薪照顧家庭假與男女同工同酬,同時她本人成為美國建國240年來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正是實踐翻轉性別意識的最佳證明。從先前挺過柯林頓的醜聞風暴,如今獨自站上競選舞台,希拉蕊擁有女性堅毅的特質,為她加了不少分。

 

 

你要選擇哪一派?

 

雖然川普並不是典型的共和黨人,但是他的形象與價值觀偏向保守派,彰顯的仍是共和黨的色彩。而希拉蕊雖然不像桑德斯(Barnie Sanders)支持進步,其菁英作風及與華爾街的關連而被人詬病,不過仍然代表著中間派的民主黨。

 

所以,80年代與90年代哪個比較吸引人?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兩位候選人看似都意圖借助過去的經驗以打造美國的未來,因此選民最要關注的重點依舊是:你要選擇哪一派?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