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千禧一代成了「反性別革命」的一代

紐約時報 2017年04月06日 07:00:00
千禧一代通常被定義為出生於1982到2000年之間的人,並被認為是達成了所謂的「新的國家共識」,支持性別平等的一代,但實際情況已未必如此。(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千禧一代通常被定義為出生於1982到2000年之間的人,並被認為是達成了所謂的「新的國家共識」,支持性別平等的一代,但實際情況已未必如此。(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千禧一代通常被定義為出生於1982到2000年之間的人,並被認為是達成了所謂的「新的國家共識」,支持性別平等的一代。實際上,哥倫比亞大學知名教授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在今年2月提出,一旦千禧一代選民在人數上超過比他們年長的保守派,就能實現平等主義社會,而2016年大選-一名完全勝任的女性候選人輸給了一名有不尊重女性劣跡的男性—只是途中遇到的「一個小顛簸」。

 

但千禧一代這個分類囊括了17至34歲的所有人。這個群體的種族、民族、宗教、收入、受教育程度和生活經歷各異。千萬不要以為他們會團結一致。正如現代家庭理事會(Council on Contemporary Families)發布的一系列報告所顯示的那樣,千禧一代中最年輕,即18到25歲這個群體中,支持平等的家庭安排的人和20年前相比變少了。

 

利用一項監測高中高年級學生態度的調查,社會學家瓊安娜·佩平(Joanna Pepin)和大衛·科特(David Cotter)發現,對性別關係持平等主義觀點的年輕人,比例從1977年開始逐步增加,一直到9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下降。1994年,只有42%的高中高年級學生同意最完美的家庭是男性主要負責賺錢,女性照顧家裡。但2014年,58%的高年級學生表示他們更喜歡這種安排。1994年,不到30%的高中高年級學生認為「家裡所做重要決定都應由丈夫做」。到2014年,近40%的學生認同這個假設。

 

主要集中在男性中的另一項調查也發現了類似的趨勢。1994年,83%的年輕男性反對男性賺錢養家的家庭優勢。到2014年,這一比例跌至55%。持反對意見的女性比例下降得沒這麼嚴重,僅從1994年的85%跌至2014年的72%。從1994年開始,年輕女性對職場女性在母親的角色上和全職母親一樣優秀的信心持續攀升,但年輕男性的信心下降。實際上,到2014年,18到25歲的男性比年齡長於他們的男性更傳統。

 

支持性別平等力量減弱

 

對性別平等的支持減弱也許是影響2016年大選的一個因素,儘管18到30歲的選民投票支持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可能性比其他任何年齡階層都大。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凱·川島-金斯伯格(Kei Kawashima-Ginsberg)對出口民調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千禧一代在2016年對一名白人女性的支持,比他們2008年對一名黑人男性的支持降低了10個百分點。另外,和以前的選舉相比,年輕人中的性別差距變大了。儘管63%的年輕女性支持希拉蕊,但在年輕男性中,比例僅為47%。

 

政治學者丹·卡西諾(Dan Cassino)認為,18至25歲的人群中對男性在家庭生活中占領導地位的支持增加,也許反映了人們試圖彌補男性在職場中失去的主導地位。在2014年接受調查的年輕人,是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成長起來的。那場危機強化了男性遭受漠視的賺錢能力。2016年初選期間,當卡西諾向選民提出現在很多女性賺得比男性多的問題時,男性支持希拉蕊的可能性便呈現降低趨勢。或許一部分年輕人的反應,是因為看到他們的父親在經濟上遭遇挫折。確實,MTV在2015年委託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14至24歲的男性中,27%的人覺得女性收入增加,是以男性收入減少為代價。

 

好像反對繼續進行性別革命的,不只是最年輕的千禧一代。總體上,18至34歲的美國人對傳統女性扮演由男性支配的角色,其接受程度不亞於比他們年長的人。千禧一代中的男性明顯比女性,或嬰兒潮一代中的男性,更有可能說出「社會已經進行了創造職場平等所需的一切改革。」

 

相信更傳統的家庭安排會減少生活壓力

 

我們是不是正面臨性別平等運動的停滯乃至倒退?如果我們繼續把希望寄託在代際自由化的進化過程,確實有這個可能。但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對「非傳統」家庭安排的支持減弱,是因為年輕人親眼目睹了雙薪家庭中父母經歷的困難。最近對22個歐洲和英語國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家長反映的不幸福程度是最高的。研究人員發現,缺乏支持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政策「完全可以解釋」這個差異。

 

難怪一些年輕人認為,更傳統的家庭安排也許會減少生活的壓力。能說明這類情況的是,在歐洲所有年齡群體中,對性別平等的支持都在繼續增加。歐洲對廉價、優質的育兒服務和父母的帶薪假期進行大量公共投資已為常態。
 

當年輕的美國人被問及對家庭的願望時,如果提到了有利於家庭的工作政策,絕大部分人會選擇雙親平分養家糊口和撫養孩子的責任。

 

此外,近年來,雙薪家庭和男性賺錢養家的家庭相比,財力優勢顯著增加,家務分配不均對感情的破壞性也逐漸增強。能夠做到平分家務和育兒責任的夫婦屬於少數。和妻子承擔大部分家務和育兒責任的家庭相比,他們反映的婚姻和性生活滿意程度更高,性生活的頻率也更高。

 

放棄還是接受平等主義理想

 

但如果沒有更好的工作和家庭政策,大部分年輕家長都無法堅持平等主義的價值觀,遑論實踐。考慮到超過80%的美國人—男性和女性中都占絕大多數—支持母親享受帶薪假,70%的人支持父親也享有帶薪假,這些政策應該是有可能實現的。在18至29歲的人群中,支持母親享受帶薪假和支持父親享受帶薪假的比例分別升至91%和82%。

 

如果,僅僅是如果,能爭取到這種改革,我們也許會發現,美國更多年輕人不會落入年老的俗套,隨著年齡漸長而放棄充滿青春氣息的平等主義理想,而是接受平等主義,並創造出迄今為止最平等的家庭安排。

 

※作者是常青州立學院(Evergreen State College)歷史與家庭學教師,當代家庭問題委員會(Council on Contemporary Families)研究主任,著有《我們從未走過的路:美國家庭和懷舊陷阱》(The Way We Never Were: American Families and the Nostalgia Trap.」。

 

By Stephanie Coontz © 2016 The New York Times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成交價破紀錄 巨鑽「粉紅之星」21億落槌拍出

●【影片】再起爭議! 川普簽署放寬網路隱私法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