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朝鮮已到攤牌時

黎蝸藤 2017年04月18日 07:09:00
美國會不會打朝鮮,要充分留意到決策人的個性而導致的不確定性。(湯森路透)

美國會不會打朝鮮,要充分留意到決策人的個性而導致的不確定性。(湯森路透)

過去兩週,世界風雲突變。前星期,美國首次攻擊敍利亞政府軍,把世界目光吸引到敍利亞;轉眼間,地球另一邊的朝鮮又成爲焦點。仔細分析,川普眼中的真正目標應該是朝鮮,在敍利亞方面的姿態只是為解決朝鮮問題做鋪墊。

 

首先,川普在美國國内執政聲望低下。引起巨大混亂的入境法案被聯邦法官禁止執行已經為人詬病;而廢除奧巴馬醫保法案上的失敗,更令人對川普的執政充滿懷疑。畢竟,廢除奧巴馬醫保法是共和黨呼籲多年的口號,在共和黨占多數的國會,居然因為無法擺平內部的自由黨團的反對勢力而受挫,充分反映了川普之前引以為豪的「談判能力」,遠不如炫耀中的那麼強大。川普急需在其他方面作出成績,打個翻身仗。事實上,川普也應切身體會,美國國內事務極為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相對而言,在總統權力甚大的外交事務中,可能更容易拿出成績單。果然,在發導彈攻擊敘利亞之後,國內一片叫好聲。

 

其次,在外交領域,美國首先要面對俄羅斯與中國關係的問題。川普競選中及上台之初,以「親俄」路線著稱,對中國卻很不客氣。但上台之後,隨著俄羅斯干涉大選調查的展開,川普團隊涉嫌「與普京串謀」,已經把愛將弗林拉下馬,親俄路線也變得寸步難行。另一方面,川普身邊的決策團隊在兩星期前出現了「小型政變」,持反中立場的班農失勢,被踢出國家安全委員會,親中路線的女兒伊凡卡與女婿庫許納大獲全勝。連帶外交國安系統的「建制派」也勢力回潮,他們不一定親中,但策略與原先民主黨的路線一脈相承,對中國是「又傾又砌」。兩相作用下,路線轉變實屬必然。習近平訪美,就是庫許納操刀的成果。

 

第三,路線轉變問題是長期策略,但敍利亞與朝鮮才是川普需要立即處理的具體問題。川普一心塑造「強人」形象,但美國不可能同時在朝鮮與敍利亞開戰。理由很簡單,美國沒有足夠資源在兩個戰場上開戰。先敘利亞還是朝鮮,要取決於兩件事相對的難度與複雜度。

 

朝鮮問題就相對簡單,算盡了也不過六方(中美俄韓朝日),而其中美韓日的短期利益相當一致。(湯森路透)

 

敍利亞的複雜程度比朝鮮要高得多。敍利亞的利益關係又多又雜:國内至少有阿薩德、ISIS、自由軍和庫爾德人四方,外部勢力有美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拉伯國家、以色列、歐洲以及中國等各方,世界主要的大國與區域勢力都牽涉在内。他們的利益都不一致,也存在重組的空間,比如土耳其與俄羅斯雖然利益相反,但也在合作;自由軍與ISIS的關係也糾纏不清。敍利亞打了這麽多年,戰局也在僵持,並非一朝一夕能解決,快刀斬亂麻並不適用。不妨「讓子彈飛一陣」。

 

朝鮮問題就相對簡單,算盡了也不過六方(中美俄韓朝日),而其中美韓日的短期利益相當一致,就是不能讓朝鮮繼續發展核武器。而且朝鮮發展核武器與彈道導彈,日見進步,如果取得突破,後果不堪設想。不但對美日韓如此,對站在朝鮮背後的中國來説也如此。

 

第四,美國要在朝鮮問題取得突破,有賴於川普一系列大膽的外交手腕。解決朝鮮問題最大的障礙是中國,在過去兩周,川普撬動中國的策略堪稱精彩。

 

4月6-7日的中美首腦會面,從籌備過程到成果都很弔詭。之前遲遲不發確認信息,大概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美國政壇內鬥,第二就是朝鮮問題。中國對美韓部署薩德,極為忌憚,否則也不用使出「民間自發反韓」的低俗把戲;但如果朝核問題不解決,反對薩德就理不直氣不壯。在美韓部署薩德大局已定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堅持美韓不要部署薩德,這反映了中國願意在這個問題上讓步。其實,撇除薩德,中國也很不滿意金正恩,只不過慣性的外交思維,以及除去金正恩的風險與善後問題,令中國難以下決心

 

中美峰會上報出的成果,大都是務虛與方向上的問題,尚待進一步談判落實。唯有在朝鮮的問題,可能達成實質性的進展。在會議中,習近平向川普說了「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難處」,但川普轟炸了敘利亞,給習近平展示實力與戰意,證明自己是「敢動真格」的總統。這對推動中國在朝鮮問題的讓步有實質性的作用。

 

習近平在回國之後,星期二晚上(美國時間)又再次與川普通電,這同樣不尋常。川普在電話之前,連發兩則推特:第一則說如果中國配合美國解決朝鮮問題,那麼在中美貿易談判上可以得到非常優越的條件;第二則說,如果中國不肯幫忙,美國就會自己動手解決朝鮮[3]。可以設想,中國正是在週二晚的電話下定決心作出退讓。川普推特上說與習近平在朝鮮問題上有「很好的談話」,不是虛言。

 

此前後,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揮軍北上朝鮮附近海域,十多艘神盾級驅逐艦雲集;又放出風聲,朝鮮如果發射導彈,美國會擊落;又說美國已經準備好「先發制人」的攻擊朝鮮的方案;在阿富汗投下「炸彈之母」這種「僅次於核武器」的大殺器(美國首次應用);又說如果朝鮮敢在太陽節前(4月15日)進行核試,美國就最快在當天攻擊朝鮮。這既為推動習近平下決心讓步而放出的「大招」,又向朝鮮持續施壓,營造戰爭氣氛。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揮軍北上朝鮮附近海域。(湯森路透)

 

而在川習通電後,中國傳媒發出「朝鮮沒能力大規模進攻韓國」的評論,一反「朝鮮萬門大炮可以把韓國變為火海」的傳統宣傳;香港與海外的中共控制媒體也渲染戰爭危機,評論也站在傾向反對朝鮮的一方。這些言論必然得到中共的「打招呼」。此後傳出中國退還朝鮮煤礦,調動大軍到中朝邊境,北京停飛平壤航線的信息,都表明了中國加入了美國渲染軍事危機來恐嚇阻止朝鮮的大合唱行列。

 

週五,中國外長王毅更發表談話。除了重複「武力解決不了問題,對話才是唯一出路」之類的老調之外,更重要的是談及「(中國)同時也願以開放態度,接受各方的有益建議。複談的方式也可以靈活,只要是對話,正式或非正式,一軌或二軌,雙邊或三方、四方,中方都願給予支持。」

 

這段話極值得重視。中國以前的一貫説法是朝鮮問題要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後來說法是回到會談的軌道,沒有強調「六方」;但現在這個説法,明確指出即便是雙邊(顯然指美朝)會談,中國也會支持。六方會議是中國提出與主導的,視為中國的基本立場;如果美朝兩方會談,就意味著把中國排除在外。這説明中國的立場已經不斷退後,甚至對朝鮮發出「撒手不理」的信息。川普通過一連串外交與軍事行動,獲得中國讓步之大,令人印象深刻。

 

順便說一下,川普宣佈不把中國定為貨幣操控國,其實不過順水推舟。美國商界、財金界、經濟學界都極力反對把中國定為貨幣操控國,因為現在美元強勢,中國不但沒有刻意貶低人民幣幣值,反而還竭力維持幣值不快速下降。中美貿易戰與否,還得看美國稅制改革之役而定。

 

第五,朝鮮問題六方上的俄羅斯的角色令人尋味。在朝鮮六方中,俄羅斯一向站在中國背後最低調的一個,它不時幫助中國說兩句話,但絕不出頭。俄遠東地廣人稀,朝鮮擁核對俄影響最小,保持爭議反而是牽制中美日的妙手。但朝鮮對俄羅斯也不是核心利益,主要還是為了給美國製造麻煩而已。

 

對美國來說,朝鮮問題先從中國入手,現在搞掂大半;但俄羅斯的態度變為最後的障礙。美國轟炸敘利亞,除了擺明不奉行「親俄」的路線之外,也為了給俄羅斯的施壓。從「大戰略」(big game)角度看,敘利亞、烏克蘭與朝鮮,是美俄之間的三個紛爭交鋒點。美國表明有能力有決心在敘利亞上與俄羅斯爭奪,一方面是對俄羅斯的冒犯,但也同時可以此作為要俄羅斯放棄支持朝鮮的籌碼。對俄羅斯來說,朝鮮最不重要、敘利亞次之,烏克蘭最重要。但美國深知,即便美國不積極插手,俄羅斯也很難自己搞掂敘利亞。所以其實在敍利亞問題上,雙方可以達成初步共識。美俄之間更難解決的矛盾在烏克蘭問題上;如果俄羅斯願意先把烏克蘭問題與朝鮮問題脫鈎,那麽美俄之間通過敘利亞問題交換朝鮮問題,達成共識的機會很大。但暫時看來,俄羅斯還沒有被說服。

 

俄羅斯另一個關心的問題還是中國對俄態度是否會轉向。原先設想川普親俄,俄羅斯甚至可以在中美之間坐山觀虎鬥,現在的形勢反而擔心中國會不會被美國拉走,孤立俄羅斯。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放棄一貫投反對票的立場,轉而投棄權票,是一個令俄羅斯憤怒和擔心的警號。

 

於是在朝鮮危機上,俄羅斯顯示與中國(新)立場的分歧。12日,俄羅斯一艘可攜帶核武器的軍機在日本附近巡航。14日晚,俄羅斯外長與中國外長通電,表達反對動武的立場。16日,俄羅斯宣佈在朝鮮邊境佈置導彈。這些舉動與中國「幫忙美國嚇唬朝鮮」形成鮮明對比,充分顯示了俄羅斯是朝鮮最後一個支持者的姿態。

 

第五,金正恩不是瘋子,反而是在大國縫隙之間游刃有餘的外交戰略家。過去幾年的運作相當成功,但川普不是奧巴馬,金正恩的危機邊緣戰略未必奏效。這次危機中,金正恩把原先宣傳的太陽日前準備第六次核試,改為大閱兵。顯然是立場上的退讓,讓美國沒有襲擊朝鮮的藉口。15日韓國傳出朝鮮發射導彈失敗的消息,目前還不知道細節與原因。但不排除金正恩故意為之以給予雙方下台階的機會。

 

金正恩不是瘋子,反而是在大國縫隙之間游刃有餘的外交戰略家。(湯森路透)

 

對金正恩來說,在被中國拋棄之後,抓緊俄羅斯,就是最後的救命稻草。同時,即便金正恩要與美國直接談判,俄羅斯也是他與川普討價還價的工具。

 

結論

 

川普的政治信譽現在已經很大程度押寶在朝鮮問題上。朝鮮發射導彈失敗,給雙方一個短暫的縱橫捭闔的空間。美國副總統彭斯到韓國訪問,可能就是為了統一盟國的戰略。可以預言,朝鮮問題不會繼續長期僵持下去。

 

目前看來,朝鮮不再進行核試是美國的一道紅線。但美國有沒有其他紅線,要充分留意到決策人的個性而導致的不確定性。川普的思維中直覺多於現實分析,冒險多於全盤思考,對何處才是談判的極限與一般人的理解不一樣,對特定渠道的信任高於一本正經的情報機關和國務院整理的分析。這與近幾十年的美國總統都不一樣。

 

金正恩沒理由看不到這點。最重要的是,金正恩缺乏與川普這種人打交道的經驗,難以判斷川普的底線。這為朝鮮半島戰爭危機帶來誤判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如果金正恩自覺承受不了這個風險,因此而尋求與美國和解,這才是為解決朝鮮問題最好的方案。

 

 

※作者為旅美學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