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報告李應元署長 全球消費鮑魚主要來自養殖

李武忠 2017年04月23日 00:00:00
環保署長李應元在個人魚翅風波之後,加碼承諾「不吃燕窩、鮑魚」,但目前市售的鮑魚主要來自養殖非野生捕撈,而國內養殖俗稱台灣鮑魚的九孔,也好不容易才從大量死亡的重災區中復甦,李署長做此宣示,希望不要造成外界誤解。(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環保署長李應元在個人魚翅風波之後,加碼承諾「不吃燕窩、鮑魚」,但目前市售的鮑魚主要來自養殖非野生捕撈,而國內養殖俗稱台灣鮑魚的九孔,也好不容易才從大量死亡的重災區中復甦,李署長做此宣示,希望不要造成外界誤解。(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日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在經過魚翅風波後,加碼承諾「不吃燕窩、鮑魚」,由於目前市售的鮑魚主要來自養殖非野生捕撈,而國內養殖俗稱台灣鮑魚的九孔,也好不容易才從大量死亡的重災區中復甦,新北市政府每年還特別舉辦貢寮九孔鮑魚季,吸引各地遊客前往品嘗,李署長做此宣示,希望不要造成外界誤解,不知漁業署長有善意告知嗎?

 

過度捕撈、疾病、棲息地流失以及政府主管機關對非法捕撈管理不善,是造成鮑魚捕撈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2015年產量低於7000公噸。而全球水產養殖產量則增加近10倍,目前市售鮑魚超過95%係來自養殖,2014年養殖鮑魚產量達13.5萬公噸。

 

由於野生鮑魚肉質佳深受饕客喜愛,但因成長緩慢,例如澳洲野生鮑魚需8年時間才能長到約一公斤大小,且對於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包括海水要冷、鹽分要高、水質要潔淨、要有足夠的海藻等等),產量有限,往往供不應求,價格飆升,導致非法捕撈盛行。為保護該項資源,澳洲政府對於野生鮑魚捕撈有嚴格的配額限制(每年約4100公噸左右,對捕撈區域、數量、大小等都有規定,養殖產量為900公噸),非法販賣處40萬澳幣;近年來南非野生鮑魚濫捕情況嚴重,雖然南非政府實施總允許可捕撈量(Total Allowable Catch,TAC)和施以罰則;但每年黑市交易值高達4.4億美元(國際市場售價每公斤30~40美元),使得南非海岸的原生物種面臨絕種危機;紐西蘭舉世聞名的黑足鮑(Blackfoot abalone)深受老饕歡迎,零售價通常可達50紐幣(約43美元),野生的黑足鮑本來就相當稀少(800~1000公噸),為避免黑足鮑面臨大幅耗損,紐西蘭政府在撈捕配額與操作上,也制定一系列的嚴格規定,例如以打撈鮑魚為生的潛水員,在潛入水中進行捕撈時,禁止攜帶任何人工呼吸設備,而且一天只限捕10隻。

 

至於體型長度也限制為12.5公分,如此大小的鮑魚需要5年時間的生長。然而利之所趨,根據外界估計只有三分之二的鮑魚是合法捕撈,非法捕撈問題依舊嚴重;墨西哥的鮑魚罐頭興相當知名,年產量在700噸至800噸之間,受到濫捕和環境污染影響,野生鮑魚可捕撈配額也自2010到2015減少了30%,並開始從事鮑魚養殖。

 

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各地區開始進行鮑魚人工養殖,例如澳洲養殖青邊鮑魚的年產量達650噸,約需4年時間才能養到8~10厘米左右。鮑魚養殖發展最快的要屬對岸中國,原採用之台灣鮑魚親種及陸上養殖技術,係由台灣引進經當地改良後大量推廣,年產量達11.54萬公噸,居全球首位(占全球總產量93%),養殖種類以皺紋盤鮑為主,台灣鮑魚已占少數,主要養殖地區在福建(占80%)、山東(占11%)和廣東省(占11%),從事該產業的人數達10萬人。

 

然而2013年開始受到官方禁奢令影響,鮑魚等高檔海鮮出現嚴重滯銷,導致鮑魚價格大幅下跌,許多鮑魚被走私到台灣販售,以低價行銷手法,對國內鮑魚市場價格造成衝擊,所幸台灣養殖的鮑魚以新鮮、安全與品質佳受到特定消費族群喜愛。

 

保護海洋資源讓牠們能生生世世與人類共存,是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而透過水產養殖結合海洋牧場方式,來紓解野生生物瀕臨枯竭的困境是可行方案之一,日本政府正積極推動中;更重要的是透過消費者力量來導正生產端的弊端,這需要政府全力來宣導與政策支持,不是消極的宣示吃與不吃而已。從魚翅、阿牛格子籠雞爭議,台灣保育還有條漫漫長路。

 

※作者為農漁業專欄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