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施壓北韓 讓習近平苦保東亞緩衝區

王俊評 2017年04月25日 07:00:00
美國近日強硬的言行雖然看似是在對北韓施壓,但真正承受壓力的卻是中國。(湯森路透)

美國近日強硬的言行雖然看似是在對北韓施壓,但真正承受壓力的卻是中國。(湯森路透)

過去10年來,隨著中國逐漸強大,開始出現中方想要與美國平分太平洋,或在亞太建立勢力範圍的猜測,最高潮就是習近平在2012年2月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時說出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國」,引起無窮遐想。

 

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嘴巴上不說,但私下與中國激烈競爭東南亞國家多支持。然而因為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上台,似乎開始讓中國在東南亞搶得上風。不過這一切,未來可能因為集中精力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的川普政府,因無心插柳,使局勢顛倒過來,成功把北韓這塊燙手山芋轉移給中國,讓中國無暇與美國爭奪勢力範圍,反而必須在朝鮮半島這個離自己政治核心最近的地緣政治區域奮戰,避免美國利用金正恩釜底抽薪,直逼鴨綠江。

 

川普上台迄今,各部會重要人事任命仍是一大片空白。東亞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在三月中表示,將放棄再平衡戰略,但是因為各部會人事空缺太大,沒有提出本身的相應規劃。唯有對北韓這個被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宣稱,是川普東北亞政策最高優先的國家,強硬以對。

 

美國多次表示,若中國不願配合以和平手段解決北韓核武議題,對北韓動武也是可能選項之一。為了證明這項說法屬實,美國在4月7日藉由空襲敘利亞來展現決心;訪問亞太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7日也在兩韓非軍事區(DMZ)強硬表示,美國過去針對北韓的「戰略忍耐期」(era of Strategic Patience)已經結束,並警告北韓從敘利亞的前車之鑒學到教訓,勿測試川普的決心;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另外聲稱,川普不會對北韓設立任何紅線,言下之意是動武與否全憑美國對北韓的判斷,利用戰略模糊遏制北韓進一步的挑釁行動。

 

美國對北韓「戰略忍耐」結束

 

美國的強硬言行雖然看似對北韓施壓,但真正承受壓力是中國。美軍是否會在近期內對北韓發起以拔除核武為目的的攻擊,甚至推翻金正恩的戰爭,中南海可透過美國官方的聲明,以及美軍的軍事準備狀況,交叉比對推估。但即使美國目前並未打算武力推翻金正恩,北京仍分別自美國與北韓兩方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第一,川普將北韓與美中貿易綁在一起;第二,北韓仍可能會在重要政治意義的節日,實施第六次核武試爆,或試射中長程彈道飛彈等挑釁行為,導致局勢不斷上升,最終擦槍走火。

 

以往中國不斷宣稱,美國才是北韓核武問題的始作俑者,因此問題的解決不在中國而在美國。這其實是為了讓北韓繼續能在東亞替中國「擋子彈」,又兩邊不得罪的遁詞。這種說詞能夠持續20多年,正是基於美國對北韓的「戰略忍耐」,一旦美國對北韓動武的威脅性大增,並且被與美中貿易綁在一起,想要腳踏多條船的中國就無所遁形:美中關係重於中國與北韓的關係;美中貿易又與中國經濟穩定息息相關,並直接關係到中國政局的穩定,特別是今年秋季將舉行攸關未來至少5年內的最高權力布局的「十九大」。

 

歸根結底,中國如今的難處就如同學者沈志華所言,與北韓的「根本利益」沒有一致性。為了更重要的自身利益,中國勢必在北韓核武議題對美國做出某種程度的讓步。從2月18日宣布全面禁止進口煤炭至年底,再到中國國航近期以「客票銷售狀況」為由,停飛部分往平壤航班,最後是中國外長王毅,在14日竟從中國傳統堅持以六方會談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的立場撤退,暗示原則上同意美國與北韓直接對話。似乎在向川普證明中國的配合「誠意」。

 

但是中國的行動仍甚為克制,始終表示出以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範圍為主,不願意按照美國的要求,擴大到可能更加全面影響北韓經濟民生的項目,如切斷石油輸出、實施金融制裁等。中國若進一步加大對北韓的壓力,將與本來就關係不佳的金正恩政權之間,產生進一步反目的風險:一方面,北韓核武或許無法對美國構成什麼傷害,但要威脅中國東北,與包括北京、天津等重要都市在內的渤海灣周邊地區,卻簡單得多;另一方面,本來就不受中國控制,也不親華的金正恩,或將採取北京更無法預期的作為,甚至可能真的選擇直接與美國對話。若如此,北韓儘管可能去核,但將不再是中美在朝鮮半島的緩衝,中國難以承受。

 

台灣只是暫避鋒頭

 

立場強硬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18日的一篇社評,就精確點出北京的兩難之處。該社評一方面表明,「北京與華盛頓的合作不會是無原則的」,另一方面又對北韓喊話,表示中國沒有敵意:「如果朝鮮領導人能夠分清中國與美合作的界限,能搞清楚北京雖對它嚴厲制裁,卻無政治惡意;北京的制裁儘管會讓平壤政權面臨困難,但卻不指向搞垮它,那麼這將是平壤政權的造化,也是朝鮮國家的希望所在」。言下之意還是希望拉住北韓,讓其維持無核化的美中緩衝地帶角色。

 

但是在北京與平壤的「根本利益」越走越遠的情況下,加大制裁力道很可能會使平壤再度加強1992年中韓建交時的「被遺棄」感,甚至是1880年代屈服於清朝的屈辱「屬國」感,進而尋求俄羅斯的援助。最近北韓駐莫斯科與北京兩地的大使同時返國,很可能就是在討論類似的方案。也不應排除平壤可能轉向試探美國的談判意願。這或許是兩個半月前仍試圖使川普重新回到「一中政策」軌道的北京當局,始料未及。

 

川普政府是否真的具備解決北韓核武議題的戰略規劃,抑或只是想讓北京代勞,自己坐觀虎鬥,也攸關朝鮮半島棋局的成敗。美軍對北韓在16日的飛彈試射失敗事件並未有所反應,可看出金正恩正在測試川普的底線。從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部署事件來看,川普政府的人事布局空白危機,已經開始影響到戰略的執行層面。這是否會讓金正恩誤判川普是「紙老虎」,抑或認為川普正在施展詭計,有待進一步觀察。而川普近日突然談到川習會時,習近平對他提出「韓半島屬國論」,這是否會影響到北韓敏感的民族主義神經,讓局勢進一步複雜,也在未定之天。

 

或許,各方目前都在克制,避免真正攤牌。必須等到南韓總統大選結束,才會正式進入新一輪棋局。目前暫時得以避開鋒頭的台灣,也必須開始思考自己在這場棋局的角色與地位,究竟是什麼。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法總統大選首輪投票落幕 馬卡洪與勒潘殺出重圍

●【影片】紐約動物園直播長頸鹿分娩 百萬網友爭相一睹為快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專長為海洋戰略研究、國際關係史、地緣政治學,及戰略文化。2013年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期間出版《和諧世界與亞太權力平衡:中國崛起的世界觀、地緣戰略,及戰略文化》。現為獨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