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精選】習近平為何要整頓共青團

紐約時報 2016年08月04日 11:32:0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湯森路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湯森路透)

中國共產黨本周宣佈,對曾經強大的共青團中央進行重大改革,這實際上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給自己的前任和前對手不斷縮減的影響力寫下了墓誌銘,許多通過共青團晉升上來的官員已在習近平時代被邊緣化。

 

中國共青團曾是好幾代中國領導人的搖籃,這些人通過在共青團內擔任職位晉升到黨的高層。在習近平之前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其他領導人包括總理李克強、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以及前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畫。

 

 

輝煌一去不復返

 

但是,官方新聞媒體2日公佈的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表明,共青團作為中國政治菁英精修學校的昔日輝煌,可能已一去不復返。改革方案將縮減共青團中央的領導層,加強黨對共青團的控制,並讓其重返基層,為爭取中國的年輕人而努力。

 

「團中央精減機關行政編制,實現『機關瘦身,基層擴圍』」,一位未具名的團中央領導人3日在中共主要報紙《人民日報》上解讀這次改革時說。「面對社會環境和青年群體發生重大變化,共青團建設和工作中存在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地方。」

 

 

由於許多黨政官員在簡歷中突出他們的共青團經歷,這讓一些分析人士使用「團派」一詞來指通過團組織晉升上來的幹部群體,這些幹部對團中央和各自保持忠誠,共同有著一個略微民粹主義的政治議程。

 

影響力下降

 

但是,共青團中央報紙《中國青年報》的前編輯李大同說,從共青團升上來的官員們從來都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麼抱團,而且,早在習近平2012 年年底上臺前,那種讓共青團成為政治人才孵化器的環境已經不如以前。李大同在接受採訪時說,最近發生的變化清楚地表明,該群體的影響力不大。

 

「在胡錦濤時代,你也許可以勉強地說,存在著一種可被稱為團派的派別,但現在已經沒有了」,李大同說,「那早就不存在了」。

 

「最近對青年團的批評顯示,其影響力已經走到了盡頭」,他說,「共青團已經成為一個政治僵屍」。

 

 

瓦解團派權力基礎

 

在紐西蘭的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研究中國精英政治的政治學教授薄智躍說,已經宣佈的改革表明,團中央幹部中的許多人不太可能晉升到國家新的最高領導班子中來,這個領導班子在明年年底公佈,由習近平和其他領導人挑選。

 

「他們正在進行這一重大改革的事實表明,他們在試圖瓦解共青團作為未來領導人供給源的合法性」,薄智躍在電話中說,「這是對所謂團派的權力基礎的隱性打擊」。

 

 

在這次改革宣佈之前,共青團就已受到腐敗的牽連,還有人批評共青團脫離群眾,未起到其本該在年輕人中啟發理想主義的作用。

 

胡耀邦、胡錦濤皆出身共青團

 

共青團的開端,可以追溯至中國共產黨成立的20世紀20年代初,它為學生、青年工人,以及其他可能參加共產主義革命的人起橋樑作用。

 

 

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共青團擁有8750萬名團員,其中許多是希望最終加入共產黨的大學生。普通團員的最高年齡大約是28歲,但團中央官員的年齡可以更大。

 

20世紀80年代,共青團作為未來領導人孵化器的作用尤其明顯。部分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中共領導人胡耀邦是前團中央領導。

 

也許更重要的是,中共當時面臨著一個人才缺口。

 

文革後培育接班人

 

1970年代後期,文化大革命結束了,文革的激進支持者被清除,中共元老鄧小平等人重新掌權。但他們知道,年齡不饒人,所以制定了培育潛在接班人的計畫。因此,共青團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培訓基地,薄智躍說。

 

共青團名聲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出現在胡錦濤時代,胡錦濤曾擔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被鄧小平欽定為中國最高領導人。黨內人士說,胡錦濤則希望李克強能接替他本人出任國家主席和黨總書記,李克強也擔任過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

 

 

但習近平卻反而贏得了那些職位,李克強只擔任了更低一點的總理職位。自從習近平上臺以來,他已掌握了比他的幾位前任都大的影響力。與此同時,在共青團中度過自己大部分職業生涯的官員們的影響力卻在減小。李克強不如他的前任們那麼有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也只不過是個點綴而已,在因反腐敗調查而倒臺的原下屬陰影下生活。

 

令計畫成轉折

 

最引人注目的,是前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畫,他於去年7月因腐敗指控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直到2012年3月,他的兒子開著法拉利發生車禍喪命前,令計畫都似乎有著晉升到最高層的希望。2名年輕女子也在那場車禍中受了傷,其中1人後來死亡。7月,令計畫被判犯有受賄罪、濫用職權罪,以及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同時被判處無期徒刑。

 

前國家主席胡錦濤退休後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就連自己的前親信倒臺時,也沒有給出任何跡象,表明他有操控政治的意願或影響力。

 

在宣佈共青團改革方案的好幾個月前,黨的紀律檢查機構就發佈了一份相當長的、指出包括共青團領導人高高在上等問題的措辭異常嚴厲的意見。針對這些意見,2016年4月團中央領導誓言要「積極消除『貴族化』傾向」。

 

 

坐辦公室無法實踐

 

雖然共青團也許仍將幫助挑選和培養党的未來領導人,但入選者則需要證明,自己比曾經從共青團升上去的官員們有更多的實踐經驗,薄智躍表示。

 

薄智躍對共青團的批評是,為了獲得晉升機會,團領導們花太多的時間坐在辦公室,「而不去獲得任何實際的實踐經驗」 。

 

By 儲百亮(Chris Buckley)© The New York Times 2016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