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蔡英文出訪,儘管聚焦在和麥卡錫的碰面,但只要「過境」繼續朝「訪問」演化,那就不只是蔡英文的事。(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29日啟程訪問中南美洲友邦,依例「過境」美國,此行最受關注,在她回程時預計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果若成行,將是台灣總統歷來在美國本土所會見最高層級的政治人物,意義之一,當然代表台灣國際自主性再有提升。
行前,面對中國一方尖銳的回應,美國國務院已多次闡明官方立場,即:「蔡總統在過去七年中六次過境美國...我們仍致力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它始終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引。」不過,月初蔡英文過境美國消息披露後,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和記者間一段關於「過境」用詞的問答,卻帶出一個比「蔡英文見到誰」更重要的面向。
當時國務院每日新聞發布會上,先有記者問到:「我知道你(普萊斯)使用了『過境』一詞而不是『訪問』,我知道這和過去一致,但實際上到訪(蔡英文)加州(預計會見麥卡錫的地點),這和過去台灣總統的『過境』是一致的嗎?」
普萊斯答:「我覺得你應該向議長(麥卡錫)詢問進一步的安排,他知道的計畫應該更詳細,但台灣高官(出現)在美國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其中不會有任何『新天地』,這完全符合現狀。」
隨後,美聯社外交記者馬特‧李馬上追問:「嗯,但我注意到你放棄了『標準線』(standard line),也許那之前已經被放棄了,只是我錯過了。過去關於過境所謂的『安全、舒適、便利』(美方提出的官方立場為確保台灣總統過境符合這三原則)已經不是重點了嗎?那麼,在洛杉磯『過境三天』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那可能還是很舒適,可能還是很方便,有點像美國政府撥款為APEC做準備,同時花錢在棕櫚泉度過兩週一樣,但為什麼你現在不複述它了?為什麼你現在不就做個決定(應該是意指就決定這是一趟「訪問」)?」
對馬特‧李的問題,普萊斯當然沒有「讓步」,也就是沒有將蔡英文的到訪,以「過境」之外的任何字詞表示。普萊斯的回答是:「我們在這方面的政策沒有改變,台灣高官過境的安排是一致的,以前就做過,現在只是在實踐它。」
接著,馬特‧李再問:「問題是,過去沒有人說這(過境)是對的。我的意思是,你能誠實地說,允許她(蔡英文)在洛杉磯待幾天,僅是符合政策中的安全、舒適、便利嗎?」
普萊斯答:「我無法評論蔡總統的旅行計畫。我也不能具體評論麥卡錫議長的旅行計畫,但我能說的是,這完全符合我們的一中政策,以及和台灣非官方牢固的穩定關係。」
馬特‧李又問:「好吧,如果我說我從美國飛往中國,並決定在洛杉磯停留三天,我認為航空公司不會說那是『中轉』。所以,我認為有些事情是需要改變。如果你不再使用那三個詞(安全、舒適、便利)作為台灣官員被允許訪問美國的慣用語,那麼我只想知道為什麼,以及它是甚麼時候被刪除的?」
普萊斯再答:「喔,李(開始直接叫記者名字,表示別再為難我了),儘管有這三個詞,但核心點在現狀,現狀是一致的。這符合我們的一中政策。以及我們實施一中政策的方式,我們正在討論的類型(指過境)並沒有改變,我們已多次向議長和蔡總統請教他們的旅行具體計畫,而他們完全符合我們和台灣牢固的非官方關係。」
馬特‧李:「所以沒有安排任何國務院官員會見(蔡英文)?」
普萊斯:「我不知道有任何這樣的計畫。」
從以上對話,我們可以觀察到「蔡英文見到誰」是一回事,「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到「台灣總統訪問美國」,過去以來確實是已些微地往後者推展,至少在記者眼中,常識上這就是訪問。就台美關係,乃至實質國際政治角度,它所代表意義並不亞於台灣總統過境見到誰。
自1979年台美斷交後,台灣總統只能以非官方過境形式前往美國,儘管柯林頓政府曾在國會壓力下發給前總統李登輝簽證,讓他首度可以用台灣總統身分於康乃爾大學演講,但那被定位為「私人訪問」,且在中國對台美雙管施壓下,如此安排已成絕響。
而後,2001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曾被禁止在過境美國時舉行公開活動,後一度鬆綁,2006年布希政府再又限制了陳水扁的過境活動,到馬英九訪美,再又放寬會見國會領袖和容許安排公開活動,此後過境處理愈加一致。到2016年蔡英文上任,美方更逐步給予蔡英文過境美國更多的彈性和時間。2019年蔡英文不但能在紐約停留兩天,還和美國政、學、商各界公開聚會,甚至到哥倫比亞大學演講,已形同實質訪美。
這次蔡英文出訪,儘管聚焦在和麥卡錫的碰面,但只要「過境」繼續朝「訪問」演化,那就不只是蔡英文的事,而是隱含了台灣總統和美方互動的發展動態,此間影響又更深遠。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