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採購100套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編列511億餘元,圖為岸置機動型魚叉反艦飛彈。(取自Defense Media Agency)
上周四國防部於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海空戰力提升計畫進度及因應配套」,其中對美採購的岸置魚叉飛彈再次成為焦點;對比國內部分民意代表與退役將領將魚叉飛彈採購比擬為「冤大頭、中古飛彈及被閹割的刺蝟」,實有必要從戰術及技術的觀點論證魚叉飛彈的採購決策。
解放軍去年八月的圍台軍演及上個月的「聯合利劍」軍演,展現解放軍艦隊僅以「東部戰區」的數量優勢,即否定了曾經的海峽中線默契,並伺機進入24浬鄰接區;另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與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的兩次兵棋推演,不約而同的將反艦飛彈視為關鍵武器。由此可知,反艦飛彈在「拒止式嚇阻」(Deterrence by Denial)、「擊敵海上」防衛構想與應對「灰色衝突」(grey zone conflicts)的制海及截擊能力,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國軍現有的雄二/三反艦飛彈或能進行飽和攻擊,但「多樣化」不足是海軍需要魚叉飛彈的重要原因。
觀察「聯合利劍」軍演期間,國防部官網「即時軍事動態」所公布的台海周邊空域活動中即可發現,解放軍於演習全程以運九電戰機、運八電偵機、運八電子干擾機進行電磁頻譜戰(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Warfare, EMSW);魚叉飛彈與雄二/三飛彈尋標器使用不同的頻率及捷變型態,方足以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反制敵水面目標的「電子防禦」(electronic protection, EP)。
關於反艦飛彈的討論,一般浮面於「飽和攻擊」與「唯快不破」概念。然就飽和攻擊而言,除了數量飽和及方向飽和外,較少被提及的是戰鬥系統飽和;接戰目標如果皆為超音速目標,系統得以依據距離的遠近及可能的轉折點,迅速排定順序、逐一接戰,然若超音速飛彈及次音速飛彈混合攻擊下,戰系必須不斷修正排序,由此因飽和而形成防禦漏洞。
這次美國軍售的岸置魚叉飛彈(RGM-84L BLOCK II(U)),射程不但與雄二/三增程型在伯仲之間,且極可能具有因目標艦軟、硬殺反制未命中而折返原目標的「再攻擊」(re-attack)模式;另岸置系統尚包括25座目獲雷達,戰時觀通、鏈路及指管系統遭到摧毀而無法提供目獲與指揮管制時,魚叉飛彈機動車組可使用雷達自行偵蒐目標反擊。
最重要的是,解放軍055型萬噸驅逐艦上搭載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 HPM)陣列,船段組合中的六千噸054B飛彈護衛艦研判亦可能具有此種「電子攻擊」(electronic attack, EA)裝備;然魚叉飛彈的「躍起」(POP UP)攻頂模式可以確保飛彈終端歸向時不致被高功率微波攻擊而傷及追蹤導引能力。
魚叉飛彈原型雖然早在1977年即已裝備美國海軍,但其持續就電子戰的態樣及目標導引技術進步適時性能提升;相對國軍已有空用、艦載及潛射等型式,未來加入岸置系統,對於整體後勤支援作業造成的影響亦較為有限。魚叉飛彈或許在速度上有所不及,研析去年4月烏克蘭以「海王星」飛彈(Neptune missiles)擊沉俄羅斯「莫斯科號」(Moskva)飛彈巡洋艦的戰術運用,速度並非截擊水面目標的唯一手段;如何以魚叉飛彈搭配國造雄二/三飛彈,聯合日本及菲律賓以「群島防禦」(archipelagic defense)戰略抗擊解放軍,正是解決當下造艦不及的「不對稱」(asymmetric)戰法。
※作者為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新江軍艦前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