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當世界被一個幼稚鬼領導

紐約時報 2017年05月22日 00:00:00
大多數成年人都知道怎麼安靜地坐好。但在精神上,川普仍然是一個教室裡蹦蹦跳跳的7歲男孩。(湯森路透)

大多數成年人都知道怎麼安靜地坐好。但在精神上,川普仍然是一個教室裡蹦蹦跳跳的7歲男孩。(湯森路透)

在某些時候,川普看似萌芽中的專制者,腐敗的尼克森,煽動民心的民粹主義者,又或是一個大企業社團主義者。

 

當川普逐漸進入自己在白宮的角色之後,他接受了一系列的長訪談,如果研究一下訪談整理稿,就可以發現他本質上完全不是這些類型的人。

 

基本上,川普就是一個幼稚病患者。大多數成年人在25歲左右就已經明確了下文的三項任務,川普卻連一項也沒掌握。不成熟正成為他總統任內的主旋律,缺乏自制力則是這曲樂章的主題。

 

首先,大多數成年人都知道怎麼安靜地坐好。但在精神上,川普仍然是一個教室裡蹦蹦跳跳的7歲男孩。在這些採訪中,川普的回答都不是很長——在比較長的時候會有200個詞——但他一般都是匆匆聊上四五個話題就開始大談媒體對他有多不公平。

 

他無法集中注意力,這讓他難以學習和掌握事實。他很不了解自己的政策,談話時還會隨意把題綱扔到一邊。這也讓他很難控制自己的嘴巴。他會因為一時衝動,在他的工作人員在相關方面幾乎沒有開展任何實際工作的情況下,就承諾稅制改革。

 

據傳,川普(左)向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右)洩露最高機密。(湯森路透)

 

第二,大多數到達可飲酒年齡的人士已經有了一些準確的自我意識,已經建立起一些內心的標準,用來衡量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但川普似乎需要持續不斷的外界認可,才能令他的自我意識平穩下來,所以他總在迫切地渴望著認可,總在講述關於他自己的英雄寓言故事。

 

「我只用了很短時間就搞清了醫療保健的所有事情,」他告訴《時代》(Time)雜誌。「很多人都這麼說,有人說這是那個廳裡出現過的最好的演講,」提起自己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時,他對美聯社的記者這樣說道。

 

根據川普自己的描述,他比海軍更懂航空母艦技術。根據他接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採訪時的說法,他發明了「注水入泵」(priming the pump)這個短語,用來形容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經濟(雖然這個詞在1933年就已經很有名了)。川普不僅是試圖欺騙別人。他的謊言是用來建立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可以在片刻之間就感覺良好,並且輕鬆自如地自欺欺人。

 

因此,他堪稱鄧寧-克魯格(Dunning-Kruger)效應的歷史紀錄保持者——這個現象是指能力欠缺的人也沒有能力認識到自身的無能。川普認為自己會因為解僱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而受到讚譽。他曾經認為,一旦贏下總統候選人提名,關於他的媒體報導就會變得非常積極。他一直都在感到驚訝,因為現實並不符合他的幻想。

 

第三,成年後,大多數人可以察覺到別人的想法。舉例來說,他們學習故作謙虛這類微妙的藝術,以便不在別人心目中顯得討厭。

 

但是川普似乎還沒有發展出一種思維理論。對於他來說,其他人都是黑匣子,要麼提供贊成,要麼提供不贊成。結果,他呈現出一種古怪的透明。他希望人們都愛他,所以他不斷地告訴採訪者們自己被很多很多人熱愛。根據川普的說法,他的每次會面都被安排為15分鐘,但客人們往往一呆就是兩個小時,因為他們太喜歡他了。

 

這讓我們想起那些關於川普吐露了一個情報來源,並向俄羅斯來訪者洩漏了若干機密的報導。根據迄今所知道的一切,川普之所以這樣做,並非因為他是俄羅斯特工,也不是因為他有任何惡意企圖。他這樣做是因為疏忽大意,因為他缺乏任何管理衝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7歲的男孩,迫切渴望被他所欣賞的人稱讚。

 

涉及俄羅斯的這個洩密故事揭示了另一件事,一個沒有真材實料的人是多麼的危險。

 

我們的制度有賴於具有足夠鮮明個性的人去履行自己被分配到的職責。但是,川普表現出來的外在總是大於其內在。當我們分析總統的言論時,我們傾向於假設他的言辭背後包含一些實實在在的進程,是某種戰略意圖的一部分。

 

但是,川普的聲明並不一定有任何根據,也不一定有任何目的,更不一定包含什麼不變的真相,只是反映出他在任何時刻都希望被人喜歡的願望。

 

我們就是處在這樣一種不正常的情況之下,整個世界龐大的分析能力都用來試圖理解這樣一個人,而他的想法往往就像是裝在罐子裡的六隻螢火蟲,隨機發出不定的亮光。

 

「我們非常想了解川普,盡力去理解他的想法,」大衛·羅伯茨(David Roberts)為《Vox》寫道。「這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掌控感,或者至少有能力預測他下一步會做些什麼。但是如果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去理解的東西呢?如果他腦子裡根本什麼都沒有呢?」

 

由於這種空洞而導致的一次疏忽大意很有可能背叛了一個情報來源,也危及到一個國家。

 

※作者戴維·布魯克斯為紐時專欄作者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