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台灣經營華語教學 不能只想吃中國人豆腐

張權 2017年06月01日 00:00:00
華文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差異。(維基百科)

華文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差異。(維基百科)

閱讀到上報的報導:「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表示,近來海外僑務面臨中國「以僑促統」衝擊,利用全球華語熱,輸出大量教師、免費提供教材,企圖掌控海外華語文市場。僑委會同時警示,如何延續臺灣正體字華語文教學優勢,政府須適時因應對策。」這段消息顯示我國政府雖然是看見了問題,但當中所謂的「因應對策」則仍是空洞的。

 

有關我國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與實務上的困境,我想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來談: 首先,是「繁體字」還是「正體字」?馬英九時代以來,把民間以及中國一般俗稱的「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正體字」這三個字其實是「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變化型,充分顯示出馬英九的意識形態,欲以我國體制跟中共當局互爭代表中國的「正統性」,只是從赤裸裸的軍事政治轉而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

 

我國對中國有文化政治的政策沒有不對,但是使用這種「把我國論述為正統中國」的出發點,頗有疑義。改朝換代,民進黨政府延續這種有問題的觀點,應該也算是「維持現狀」的一部分吧。

 

其次,沒有中國崛起,就沒有這麼大的華語文教學市場。我們在此不妨思考一的問題:「在德國,誰要學韓文?」韓文教學市場沒有一個「老大哥」可以依靠,韓國政府自立自強,他們設立各種基金會培育韓國留洋師生,支持這些韓國人在重要的大學裡設置韓文系以及研究所,韓國的文化與政治立場終於逐漸被外國人看見,在傳統日本、中國兩大國掌控發語權的局面裡,殺出一條血路。

 

台灣如果想要做類似的布局,首先會遇上中國的政治打壓,其次是在中共孔子學院已經布局全球的今日,我國若還只停留在「須適時因應對策」的階段,相關的資源與資金尚未挹注到位,那就看得出來我國跟中國,對華語市場的影響力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

 

第三,既然「華語熱」是中國崛起所帶來的產物,我國政府及相關師資想搭著這波浪潮去搶人家中國帶起來的市場,這樣的成分就遠遠多過中國威脅到我國「固有的」華語文教學市場。當我國僑務官方還在搞「中華民國字才代表正統中國」的錯誤文化政策,以及延續執政黨「維持現狀」的政治立場之時,業界許多我國出身的華語師資早就認清了這個事實,知道自己投入華語教學市場是吸著中國崛起的奶水,不是想搞什麼文化政治,需要閹然媚世替中國華語服務才有廣大市場之可言,他們對於中國各式教材與中國華語考試制度的熟悉程度,令人驚嘆。

 

「以僑促統」的無形幫兇

 

這一派認為,大家都是教中文,不要分得那麼細(有沒有覺得這個句型很熟悉?),要互相幫助、把餅做大,一起分享大中華的市場。這一派我國出身的華語師資正是中國「以僑促統」的無形幫兇。

 

我舉個例子。曾經有來自台灣的海外華語師資抱怨過,他提供學生華語夏令營的資訊,當中有台灣舉辦的團隊也有中國舉辦的團隊,老師本身做了很公正的「資訊平衡」,但讓他灰心的是,家長們認為中國才是正宗,台灣只是旁支,所以學生全部都報了中國團。

 

首先,這種齊頭式的「資訊平衡」不適用於我國面對中國龐大的言論市場。美國女性主義法學者MacKinnon認為,忽略平等權的言論自由,只是優勢者、有權者的言論自由,放任他們強化既有的不平等和不正義結構。真正符合平等權意義的資訊平衡乃是的「平等權的積極肯認措施」(affirmative action),亦即強化結構裡的劣勢方,讓劣勢的觀點對上優勢的眾聲喧嘩時,足以抗衡。

 

其次,當許多來自台灣的海外華語師資,仍然認為自己有口華語飯吃是要千恩萬謝中國崛起的市場,而一再替中國華語市場服務的時候,外國人覺得「學中文就應該去中國」的想法也就顯得無可厚非。

 

對外華語文教學工作本身並不是單純的教育工作,更肩負有文化政治工作的使命,傳達我國多元文化的觀點以及民主政治的觀點,如何迥異於中國。台灣是個小國,應該以韓國為榜樣,認清想學習我們語言(台灣標準國語,包含繁體字)的外國人本來就不多,從而紮紮實實去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對外華語教學市場,而不是站在如何跟中國分食市場的立場去從事這項工作,吃中國人豆腐。我國的對外華語教學政策上樑不正下樑歪,先不說中國的打壓或威脅,本身就已經亂無章法且自亂陣腳,令人深感遺憾。

 

※作者為台大法學碩士/德國台籍配偶

 

【延伸閱讀】

●僑委會預警:中國搶華文市場以僑促統

●少買一架阿帕契 可讓170名華語老師在印度教10年

●新南向當道 印度台灣華語中心重獲奧援

●台僑角逐澳洲國會議員 贊同「澳洲將被亞洲人淹沒」

●中華會館撤旗案  立委評僑委會不戰而敗

 

【熱門影片推薦】

●苗博雅:做為同志,我是幸運的

●坎城影展得獎名單揭曉 美國獲多數獎項

●​AlphaGo完勝稱霸棋壇 柯潔遭橫掃喊:受夠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