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In Numbers:看見台灣 看見水泥 砂石與河川

許建榮 2017年06月20日 00:01:00
導演齊柏林發生墜機意外辭世,他的遺作《看見台灣》在2013年讓台灣人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翻攝自齊柏林的飛閱台灣臉書)

導演齊柏林發生墜機意外辭世,他的遺作《看見台灣》在2013年讓台灣人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翻攝自齊柏林的飛閱台灣臉書)

導演齊柏林發生墜機意外辭世,他的遺作《看見台灣》在2013年讓台灣人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看見台灣》曾拍下亞洲水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採礦場,蔥鬱林木畫面中卻有一大塊灰白礦區。2017年5月,齊柏林再次拍下亞泥太魯閣礦場後,他感慨「比5年前挖得更深了」。

 

回想《看見台灣》,今日我們以數據來檢視《看見台灣》鏡頭下的台灣土地,例如水泥業、砂石業、山林開發、河川污染與廢水問題等等,或許可用科學統計數據來了解這幾年來《看見台灣》鏡頭下的台灣土地變化。

 

水泥礦開採問題

 

齊柏林驟世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亞泥礦場的關心,以及對水泥礦業的注意。根據經濟部礦務局的「105年礦業統計年報」,至2016年底,全台共有234個陸地礦區,總面積有4萬8021公頃,規模相當於1.8個台北市。其中開發中的有183個礦區,面積3萬7509公頃,相當於1.4個台北市,礦區以花蓮77個最多,其次為宜蘭42個,再其次是苗栗24個。另外根據經濟部於2017年3月20日向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所提報告,全台有237個礦區,比2016年底又增加3個,總面積4萬7257公頃。然而,現役礦場確切數量、位置、核定使用土地範圍、面積等統計資料,仍缺乏即時公開數據,外界難以掌握礦場實際開採情形。

 

我們從產品端來了解水泥開發狀況,依據經濟部統計(表一),2011年至2013年,水泥內銷低於7成;2014至2016年則是超過7成。根據數據,台灣水泥以內銷供應國內自身需求為主,但每年平均仍有約3成是出口外銷;因此,台灣的水泥礦區是否過度開採,就可能是一個被討論的議題。不過,在民進黨政府計畫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的當下,國內未來幾年的水泥需求,勢必是成長的趨勢。

 

 

砂石開採問題

 

談到前瞻基礎建設,除了需要水泥,當然也需要砂石。根據礦務局統計(表二),過去幾年台灣砂石需求量從8574萬公噸到7306萬公噸,平均每年需求7861萬公噸。其中,台灣自產供應量包括河川疏濬、營建剩餘土方、海陸採取三種管道,每年平均可自給6268萬公噸,加上進口量每年平均1362萬公噸,合計可供應約7630萬公噸砂石。供需之間,每年約有231萬公噸的缺口,這恐怕成為盜採砂石的潛在市場。此外,台灣進口砂石有98%來自中國,易受中國政府政策控制。例如2007年,中國禁止天然砂出口,當時就造成台灣砂石價格攀升。

 

礦務局近年來為了穩定國內砂石供需,多次規劃在北、中、南增加6至8個陸上砂石開採區,預計將開採坡地礫石600萬到800萬公噸,但均遭到環保團體抗議。可預見的未來,在前瞻基礎建設的需求下,環保生態與砂石需求勢必呈現角力的狀態。

 

 

山坡地超限利用問題

 

政府自1964年起,就已經著手辦理山坡地可利用限度查定作業,但截至2017年2月為止,仍有7萬7174公頃的山坡地尚未完成查定,亦即全國山坡地約有8%至今的可利用限度不明,無法進一步有效管理,形成山坡地保育及國土保安的黑數。

 

另外,在已掌握的超限利用部分,農委會自2002年起就實施「山坡地超限利用處理計畫」,當時被列管應改正的超限利用山坡地共有3萬4619公頃,但至今歷時15年,仍有5803公頃(約17%)仍未改正,這恐造成山坡地違規開發情況持續擴大。(參考資料:農委會2017年3月17日函送立法院「加強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查定進度及提升山坡地超限利用整體改善率」書面報告。)

 

河川污染情形

 

從環保署的統計發現,台灣幾條重要河川持續受到嚴重污染狀況。最嚴重為北港溪,雖然從2011年時近5成受到嚴重汙染,到2016年已降到4分之1,但仍然位居最髒河川之首。此外,除了阿公店溪受汙染情形獲得穩定改善外,其他河川改善狀況並不穩定,例如二仁溪、急水溪、南崁溪、鹽水溪等,都呈現時好時壞的現象。

 

 

再者,若觀察近年來事業廢水汙染稽查和裁罰情形,平均每家列管事業被查核次數的確有逐年減少的趨勢。違規比率除了在《看見台灣》上映隔年,即2014年增加以外,其餘各年均維持在9%~10%之間。綜合河川汙染比率與事業廢水汙染管制情形來看,環保署的終極目標是希望全國河川都能夠脫離嚴重汙染等級,改善至中度汙染以下,不過,這顯然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總的來說,根據水泥開發、砂石開採、山林開發、河川污染與廢水問題等等的資料來看,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看見了上面這些狀況,但如何改善這些狀況,在台灣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水土保持之間的平衡與角力,這恐怕是台灣人必須認真正視的難題。

 

 

【延伸閱讀】

●【獨家】礦務局高官帶頭兼職民間礦業協會 業者、官員變相聯誼會

●礦務局官員兼職「產官學互動」 若涉業務難脫瓜田李下

●【內幕】為亞泥風波止血 經濟部最後關頭下令:換掉礦務局長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美棒球場槍擊案

【影片】倫敦惡火奪命 愛黛兒低調現身慰災民

●911博物館 睹物思人向前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