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回歸20周年】舢舨與萬能插座:新加坡與香港的雙城異路

鄺健銘 2017年06月30日 16:48:00
同為英國前殖民地,香港與新加坡各自走出不同的路。(照片:湯森路透,後製:潘世惟)

同為英國前殖民地,香港與新加坡各自走出不同的路。(照片:湯森路透,後製:潘世惟)

近年在不同場合,很喜歡提及新加坡與香港的不同比喻,以演繹香港在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新港這兩個前英國殖民地、亞洲重要港口城市現今的不同世界定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視新加坡為「舢舨」,香港特首梁振英期許香港成為「萬能插蘇(插座)」。

 

兩者的差異在於,「舢舨」能自由活動,可以有廣闊活動空間、自由擁抱世界,而「萬能插蘇」只能被動地依賴一方,不能自主活動,這意味香港會有「警惕外國勢力」包袱,難以像新加坡那樣自由擁抱世界,成為貨真價實的「亞洲國際都會」。

 

 

星港10年內變化

 

雙城的政治比喻所衍生的世界定位意涵,與新加坡、香港的競爭力狀況很有關連──其中一個可以參考的觀點,是2016年4月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 總裁、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政治和國際事務榮譽退休教授斯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在《金融時報》發表的文章《什麼是國力強大的關鍵?》(Connections, not armies, make countries powerful)。

 

她引用了麥肯錫(McKinsey)顧問公司的研究,指「全球商品、服務、資金、人員和數據流動在決定國家、公司和個人的命運方面『扮演着越來越大的角色』」。

 

按這個標準,「處於全球航運和資金流動核心的小型開放經濟體」新加坡位列世界連繫度榜首,「荷蘭、美國、德國、愛爾蘭和英國緊隨其後」。這裡的一個重點是:在現今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之中,與世界聯繫的廣度與深度,是地方競爭力的一大重要來源。從這個角度看,新加坡與香港的「舢舨」與「萬能插蘇」世界定位孰優孰劣,自不待言。

 

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將會聚焦於2000年代至2010年代間,新加坡與香港主要服務出口市場,以及服務出口組成部份的變化,從而呈現雙城如何走向「舢舨」與「萬能插蘇」這兩種不同的世界定位。

 

 

為何聚焦於新加坡與香港的服務出口

 

不論香港還是新加坡,其官方研究都視服務出口為知識經濟年代之中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

 

例如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2014年8月的研究文件《服務出口對新加坡經濟的增長貢獻》(Rising Contribution of Services Exports to the Singapore Economy)便指出,新加坡經濟愈趨以服務導向,服務產出佔GDP的比例,從2003年的64%增至2013年的70%,同時製造業產出所佔GDP的比例,從26%降至19%。

 

文件以三個因素,解釋新加坡這個經濟發展變化趨勢:其一,為求增加自身競爭力,新加坡的製造商已在利用新加坡優勢,提供更多服務賺取盈利;其二,各地域生產分工所衍生的全球價值鏈不斷成長,驅使新加坡更需要利用自身貿易與物流樞紐優勢,製造更多經濟效益;其三,亞洲區域合作愈趨頻繁的趨勢,增加了服務需求。

 

早在2008年,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曾有專題文章《服務出口:香港下個階段成長的發動機?》(Service exports: The next engine of growth for Hong Kong?),討論服務出口對香港經濟的價值。當時文章已指,服務輸出已成香港經濟重要收入來源。

 

雙城的國際面向:新加坡的服務出口數據

 

關於新加坡服務出口的策略思維與具體操作,2016年出版、總結新加坡獨立50年經濟發展經驗的論文集《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回顧與反思》(Singapore’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trospection and Reflections),其書寫新加坡全球與區域策略的章節,有兩個相關重點:第一,新加坡承繼源於英殖時期的開放自由港定位;第二,新加坡積極透過自由貿易協議(FTA)增強自身的服務樞紐地位。

 

從數據看,在2004-2014年10年間,新加坡主要服務出口市場,一直是歐盟與美國,所涉及的貿易額,都在平穩增長,當中並無出現明顯波動。不過根據Singapore’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2015數據,即使歐美是新加坡主要服務出口市場,2015年兩者佔新加坡服務出口總額的比率,也分別只達15.4%與13.2%,與此同時,日本仍佔總額8.3%、且相較2014年增長了1.4%。

 

在服務貿易方面,中國之於新加坡的重要性,顯然不及中國之於香港的位置──中國在2004-2014年10年間,只從新加坡第5大服務貿易夥伴之位置,微升至第4位,且與日本之於新加坡的服務貿易價值差距不遠。

 

新加坡與重要出口貿易夥伴貿易額曲線圖(2004-2014)

資料來源:Wilson Wong & Lim Yi Ding, “Trends in Singapore’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Statistics Singapore Newsletter, March 2016

 

 

新加坡與重要出口貿易夥伴貿易額曲線圖(2014-2015)

資料來源:Singapore’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2015

 

上述數據意味,新加坡與各服務出口市場維持著相當平衡的連繫,反映了新加坡留有英殖時代遺風、仍然重視與西方國家及其盟友經濟連繫的世界定位思維。

 

另一方面,從新加坡官方重視中國經濟力量與價值的論述可見,新加坡這種著重與西方連繫的世界定位思維,亦暗示單一經濟腹地並不符合新加坡國家利益──為自己於國際間留有回旋空間,正是「舢舨」作為新加坡象徵的一大精髓所在。

 

雙城的國際面向:香港的服務出口數據

 

相反,香港在1995-2015年間的主要服務貿易出口市場,出現了相當翻天地覆、不無「政治正確」色彩、趨向著重單一腹地的變化。在1990年代中、主權移交前數年,香港已然在轉型至服務型經濟,當時日本與美國仍是香港的主要服務出口市場,不過與現今新加坡類似,香港各服務出口市場所佔比重較為平均。

 

從2009年起,香港主要服務出口市場,轉而一面倒地倚重中國,這多少與2007至2008年度香港施政報告《香港新方向》主張積極配合QDII和港股直通車試點、「加強與內地金融體系的融合,持續推動與內地金融市場的聯繫和互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建立『互補』、『互助』和『互動』的『三互』關係」的背景有關。

 

2015年,中國佔香港服務出口總額近四成,明顯拋離美日──美國佔比停滯、從1995年的19%微降至2015年的15%,日本佔比則出現顯著變化、從1995年的16.3%大幅降至4.2%。不過,在2015年,歐盟仍佔香港服務出口總額16.1%。這都顯示,新加坡與香港服務出口的國際面向有著不少差距。

 

新加坡與香港的服務出口組成部份,亦多少反映雙城「舢舨」與「萬能插蘇」的定位差異──新加坡較重視的,是持續經營國家作為國際客貨經濟流動樞紐的地位,香港的重心則轉至相對靜態的在地服務銷售。

 

香港與新加坡的共通點,是其服務出口之中,運輸、旅遊、金融皆為主要組成部份。根據香港服務貿易統計,可如此理解這三個組成部份的廣義定義:運輸是指客運與貨運等服務,旅遊是指各類型旅客的在地消費,金融是指資產管理與信債安排等金融資產及經紀交易服務。

 

 

在2005與2015年這10年間,新加坡服務出口首要組成部份,一直是運輸,而在2015年,美國是新加坡運輸服務最主要出口市場(佔總出口14.6%);期間金融所佔總輸出額比重增加,從2005年的9.9%增加近五成至2015年的14.5% (2015年歐盟是新加坡金融服務首要出口市場,比重佔23.3%),超越了旅遊、成為繼運輸之後第二重要服務出口組成部份。

 

香港服務出口的變化則較多,其首要組成部份,從2005年的運輸,變為2015年的旅遊,期間香港的旅遊與金融所佔總服務輸出額比重的增幅,明顯高於新加坡,旅遊比重增幅尤其明顯、達近120%。

 

香港旅遊業依賴中國

 

關於香港旅遊業,可補充說明一點,從中亦可再次見到新加坡與香港經濟發展之中的不同國際面向:主權移交後,香港的旅遊業同樣轉而一面倒地依賴中國;對比其他國家如新加坡等案例,香港視中國為單一腹地的程度,尤為突出。筆者2014年的文章〈從國際數字看香港自由行問題〉,這裡可援引數段以作闡明: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的最新數字,2013年世界頭十個最受旅客歡迎的國家分別為法國(多於8300萬人次)、美國(6980萬人次)、西班牙(6070萬人次)、中國(5570萬人次)、意大利(4770萬人次)、土耳其(3780萬人次)、德國(3150萬人次)、英國(3120萬人次)、俄羅斯(2840萬人次)與泰國(2650萬人次)。

 

根據香港旅遊業議會的數字,香港2013年全年的訪客達5430萬人次,數字比全球第5大旅遊熱點國意大利還要多;而單是從中國大陸來的訪港旅客,就已達4075萬人次,數字高於土耳其、德國、英國、俄羅斯、泰國的總訪客人次。

 

以各地地方面積看其旅客負荷,即以每平方公里的旅客數字計,第一大旅遊熱點法國的數字為至少129人次/平方公里,第二大旅遊熱點國美國則為7.1人次/平方公里,而香港的數字為49185人次/平方公里,是法國的至少381倍、美國的6927倍。

 

香港當地醒獅團。(湯森路透)

 

中國旅客在港市場佔有率的擴張速度之快、規模變化之劇烈、2013年佔香港旅客總數七成五的比率之高,在世界上可算是獨一無二的案例;事實上,在1998年,香港約74%的訪客都來自中國以外的地區。以美國為例,它的第一大旅客來源為加拿大,在2013年的訪美旅客數字為2300萬人次,只佔美國總旅客數字33.5%。又以英國為例,法國為其第一大客源,2013年訪客數字達393萬人次,但只佔該年英國旅客總數12%......

 

即使在亞洲,中國旅客的經濟影響力日漸龐大──在2003年至2013年期間,韓國的中國訪客數字增加了6.6.倍、泰國增加了6.7倍、日本增加了近2倍、台灣增加了7.7倍、新加坡增加了3倍、馬來西亞增加了4倍──這些地方對中國旅客的依賴程度,仍遠較香港為低。

 

雖然在2013年,中國已成韓國、泰國與台灣的第一大客源,但仍只佔當地總旅客數字的32.2%、17.6%與35.9%。馬來西亞也許是最能與香港情況比較的國家。它的最大客源來自新加坡,2013年來自新加坡的1319萬人次,佔馬國訪客總數51%。但不論是訪客數字還是市場佔有率,都明顯比香港中國訪客的低。

 

香港的中國遊客逐年增加。(湯森路透)

 

面對中國因素,雙城的不同對應

 

簡括而言,新加坡與香港國際經濟定位的一個重要差異,是面對崛起中國,雙城應對取態不同──前者沒有簡單視中國為單一經濟腹地,而是持續重視與西方及其盟友的聯繫,香港則相反。

 

這種分野意味,新加坡作為國家,較能保有自身、維持自我意識與自由意志,香港作為中國之內的特區,「自我」仿如不存在、與國家「融為一體」才是「政治正確」、「理所當然」的事。

 

視面向世界為首要國家利益、視世界為腹地的新加坡,因而能在政治或經濟層面仍能與中國保持距離──2017年5月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開幕、官方強調新加坡華人在多元種族國家內已然發展出有別於中國大陸的華人意識,以及2017年2月新加坡政府公開表示「討論讓中國在TPP中取代美國還為時過早」(《彭博商業周刊》報導標題用語),皆是近例。主權移交中國20年的香港,顯然不會且不能抱有這種意識。

 

依此角度看,以「舢舨」與「萬能插蘇」這兩個不同比喻形容新加坡與香港,可謂恰如其分;這其實也是閱讀1997年7月1日之後中國香港出現的經濟、社會、政治乃至文化問題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鄺健銘,香港知名評論家,著有《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與《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兩書)

 

#本文收錄於《上報》《香港回歸20周年》專題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