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諦岡「教宗的醫院」爆醜聞 為降低成本罔顧病童

江玟 2017年07月07日 07:11:00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於1869年由義大利貴族成立,致力於幫助窮困的孩童。1924年,被捐贈給梵諦岡,並逐漸成為義大利南部主要的兒童醫院。(美聯社)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於1869年由義大利貴族成立,致力於幫助窮困的孩童。1924年,被捐贈給梵諦岡,並逐漸成為義大利南部主要的兒童醫院。(美聯社)

3日,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揭露一份內部調查,指出隸屬於梵諦岡的耶穌聖嬰兒童醫院(The Bambino Gesù Children's Hospital)為了盈利取向,不僅醫療過程多處違規還偷工減料,許多病童未獲得應有的治療。醫院方面則立即駁斥美聯社的指控,更威脅將對美聯社採取法律措施,並拿出2015年委外的調查報告澄清。

 

 

這份美聯社的報告,其實是一份2014年由梵諦岡授權的調查,祕密地進行了三個月,報告中收集許多文件、證據,以及十幾名現、歷任醫院員工、病人及家屬的說法,多數都認為醫院當初成立的初衷盡失,「比起照護病童,如今醫院更致力於盈利。」

 

但更讓人意外的是,這份2014年的調查報告未曾對外公告;報告結尾的建議有些有落實,有些沒了下文。2015年,梵諦岡當局指派第二次調查,過程為期三天,最後報告總結則寫著一切正常。然而,美聯社的調查則發現,從醫院大大小小的行政管理「改向」、擴大服務,可以看出醫院試圖轉虧為盈,最後付出代價的卻是這些小病人。

 

從爬梳病歷、法院判決、醫院及當局之間的信件往來,以及工會的投訴,美聯社發現,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不僅超收病人,衛生標準不及格更導致醫院爆發感染,癌症病房竟然爆發長達21個月的「超級細菌」(superbugs)危機,造成8名兒童喪命。

 

除此之外,醫院為了省錢,在拋棄式醫療器材的處理上偷工減料。除了未妥善消毒,更爆出採購便宜的針頭,卻在注射時針頭壞掉。更甚者,為了提高手術室的效率,有些病人被迫提早(甚至太早)從麻醉中甦醒。

 

所有與美聯社接觸的醫院員工,因為害怕丟工作都以匿名方式接受訪問,他們表示出於對醫院病童的擔憂,才選擇打破工會的沈默。這些醫院員工透露2014年舉報的問題,有些有獲得改善,但有些仍停滯。 

 

2016年醫院工會會訊上寫著,「10年前,急診室塞滿了人,現在還是一樣;10年前,病人躺在擔架上等候,如今一樣未變;10年前,病人一個小病進醫院卻感染兩種病出院,現在仍一樣。」會訊上問著,「這10年間改變了什麼?儀器、製藥都比過去更好,但醫療照護的等級仍原地踏步。」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擁有607個床位,近年更擴大移植手術及腫瘤科的服務,成功治療近千名病童。(美聯社)

 

自2014年,梵諦岡便屢接到關於耶穌聖嬰兒童醫院醫療品質的投訴,時任院長對醫院的管理強調推廣醫院名聲,同時為了在南義增設分區醫院,不斷降低成本。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一名退休流行病醫生形容,當時醫院的風氣「你幫病人診斷後,進行越多治療,就幫醫院賺進越多錢。」你得不斷地幫醫院製造賺錢的機會。

 

這名退休醫生表示,他曾在檢視11名癌症過世病人的病歷時,驚訝地發現「許多醫療介入」(medical interventions),例如一名狀況不樂觀、即將離開人世的病童,病歷仍指示為他洗腎。「當這些孩子滿身感染,體內器官已漸漸停擺,我們還要幫他們做洗腎,硬是執行這些積極療法(heroic therapies)嗎?」

 

這名醫生提出的觀點也反映出,醫界長期的倫理辯論:究竟哪個時間點才適合對末期病童進行安寧療護(palliative care )?而同樣的問題,在天主教醫院更是棘手。

 

近幾十年來由於醫學倫理與安寧療護的提倡,醫療人員漸漸尊重病患的自主,將積極轉化成緩和的治療方式。(美聯社)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於1869年由義大利貴族成立,致力於幫助窮困的孩童。1924年,耶穌聖嬰兒童醫院被捐贈給梵諦岡,並逐漸成為義大利南部主要的兒童醫院。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擁有607個床位,近年更擴大移植手術及腫瘤科的服務,成功治療近千名病童。

 

 

然而,2011年,一名四歲急性白血病病童卻在醫院感染具有超強抗藥性的「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綠膿桿菌在醫院常是造成血液感染以及肺炎的主因。這波造成27人感染,8名病童喪命,這場感染危機從2011年3月蔓延至2012年12月,整整21個月。

 

綠膿桿菌是一種致病力較低但抗藥性強的桿菌,為傷口感染較常見的一種細菌,感染後膿汁和滲出液等病料呈綠色。(美聯社)

 

醫院內的員工表示,整個血液腫瘤科病房都在這波感染中受到影響;而綠膿桿菌的預防,其實可以從醫護人員的手部清潔,以及非重要醫療物品(non-critical medical equipment)的使用做起,但顯然地,耶穌聖嬰兒童醫院在衛生條件的控管出了問題。

 

然而,在美聯社所有的調查中,最為人震驚的是,醫生出於手術室效率的壓力,讓有些病童太快從麻醉中甦醒,有些病童甚至在手術結束前醒來,眼中泛淚或是扭動著。根據2014年一份內部舉報,一名在場人員感到相當難過,看到一名14歲的女孩從闌尾手術中提早醒來,檢舉中寫著「麻醉師的行為完全違背的醫學倫理以及本院的道德原則。」

 

麻醉學(Anesthesiology)在評估時不是那麼容易拿捏得精確,既使再一流的醫院仍發生過病人提早甦醒的情況。因此,醫生通常會在手術接近結束、縫合傷口的時候,才開始退麻醉的程序;但是耶穌聖嬰兒童醫院的員工卻表示,尤其在動小型手術例如疝氣,為節省時間動下一個手術,退麻醉的程序會更加速。

 

針對美聯社揭露的調查,耶穌聖嬰兒童醫院嚴正否認,更欲提出法律措施,並表示其醫院的優秀名聲吸引頂尖一流醫師至此工作,名人如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妮(Melania Trump)更曾於五月出訪時造訪於此。梵諦岡發言人柏克(Greg Burke)承認當局曾針對員工的投訴進行過調查,並表示歡迎各界指教,「沒有一家醫院是完美的,但這些對耶穌聖嬰兒童醫院指控是不對也不公平的。」

 

 

梵諦岡與耶穌聖嬰兒童醫院皆以2015年的第2份調查報告反駁美聯社的指控,這第2份報告是由美國天主教健康協會(Catholic Health Association)主席基翰(Carol Keehan)修女主持,在她的報告中寫著「有很多事情我們可能被誤導或是疏忽,這些重大的事件以及議題經過調查評估後,我們可以證實是不實的。」

 

【編輯推薦】

收回漁業主權 英國預告退出上路53年的《倫敦漁業公約》

 

【熱門影片推薦】

德國巴士車禍起火釀17死

北韓不顧警告又搗「彈」

樸實的南洋路邊攤美味:曼煎糕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