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國會改革表決輸藍白 民進黨整合社群擴散戰力逆轉輿論風向

胡宥心 2024年05月23日 20:18:00
立法院審查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社群即時發動輿論戰,在社群平台分享現場訊息,意外讓21日場外聲援民眾達上萬人聲援。(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立法院審查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社群即時發動輿論戰,在社群平台分享現場訊息,意外讓21日場外聲援民眾達上萬人聲援。(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國會大戰風雨欲來,明天(24日)立法院繼續審查國會改革法案,為了備戰修法,民進黨立院黨團今天(23日)連開兩場記者會,今天中午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召集綠委開戰略會議。為這次國會改革修法大戰,民進黨中央與立法院民進黨團首度連動作戰,從直播、社群到短影音,每表決一條民進黨社群就更新一次,雙方建立橫向管道,即時發動輿論戰,因為社群發酵意外讓21日場外聲援民眾多達上萬人,由於這次社群串連相當熱烈,預料24日上街民眾將會突破上一場人數。

 

 

國會改革爆全武行 綠營透過社群激發支持者聲援

 

賴清德上任後,民進黨在國會首場硬戰就是面對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大修「國會改革法案」,民進黨立院黨團指控藍白聯手通過違憲法案,綠委在立法院天天開記者會指控藍白法案違憲,在5月17、21日兩次院會表決,藍綠白三黨團大混戰,17日藍綠大戰打到多人送醫,21日由於賴清德總統甫上任,各國外賓仍在台灣,藍綠相對克制,沒出現全武行。不過最讓綠營意外的是場外自願聲援民眾多達上萬人,甚至下大雨人潮也沒散,讓民進黨立委在立院內儘管屢投屢敗,但也越戰越勇。

 

據了解,場內立委表決大戰,社群上能夠擴散迅速,除了立委第一時間在各自粉專分享,這次黨中央與黨團建立橫向溝通管道,第一時間讓議場消息擴散功不可沒。例如,17日當晚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遭國民黨立委邱鎮軍從主席台丟下後,透過短影音、Threads、IG短影音迅速擴散,不少支持者情緒激昂,第一時間衝立法院聲援,且是越晚越多人,顯見社群擴散力量。

 

 

 

民進黨人士表示,為當黨團後盾,這次黨團與黨中央整合戰力,立院黨團幹部主動要求黨中央發言人吳崢、戴瑋珊與卓冠廷21日到黨團辦公室直播,全程直播12小時,將議場消息、影片,剪輯後第一時間傳上網,再由發言人透過直播告知最新資訊。韓國瑜宣布休息時,民進黨立委就能步出議場到黨團會議室的「直播間」,第一時間向支持者解釋最新議場情況,儘管是不斷電的馬拉松式直播,但線上人數都能維持2000~3000人在線上,相當不容易。

 

 

 

輸表決不能輸輿論 剪短音、做圖卡彰顯修法荒謬

 

此外,協力作戰的橫向聯繫相當重要,由於議場內國會改革大戰改採舉手表決,民進黨人數不敵藍白人數,「輸掉表決戰,輿論戰不能輸」,因此黨中央與黨團助理、綠委助理早成立作戰群組,第一時間提供論述、議場動態,在場外的綠營幕僚則回報場內立委網路輿情、聲援狀況,透過社群網路將立法院內外打通,並且利用直播、社群力量像是Threads、IG、臉書、X等平台第一時間擴散。

 

 

 

 

綠營人士表示,沒表決時就是打輿論戰的時刻,黨中央與黨團透過群組共享資源,剪短影音、上政論節目、做圖卡等都是黨團與黨中央直接互動討論出相關論述,讓綠委、發言人等在政論節目上與在野黨論辯,像是「立委若問官員我漂亮嗎?」官員如何回應都可能踩藐視國會或是不實陳述紅線,就是透過綠營內部群組的閒聊發想出來的,讓原本與人民有距離的國會改革修法,以生活化口語方式呈現、讓一般人也能了解藍白修法荒謬之處。

 

 

 

 

武鬥太激情改文攻 登記發言2000次與藍白拚耐力

 

據了解,明天民進黨已擬定作戰策略,仍會凸顯藍白程序黑箱、法條荒謬違憲,為了避免場外聲援民眾太過激昂,議場內也盼綠委克制,5月17日的激情武打場面恐怕不會再現,而是改走文攻路線

 

為避免場外聲援民眾太過激昂,議場內也盼綠委克制,民進黨明天改走文攻路線,論述國民黨與民眾黨版本違憲之處。(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明天他們會針對還沒表決的國會改革法案,一條一條照程序來討論,會不斷透過論述,凸顯國會擴權法案違憲亂政的內容,明天還有40個條文,每個條文也有40、50位登記發言,所以至少2000人次的登記發言,就看韓國瑜要讓民進黨發言幾次。

 

吳思瑤說,前兩次院會他們登記了1115人次的發言,只有發言33次,97%的委員發言全被韓國瑜沒收,透過表決沒收討論,沒收民進黨發言權,兩次會議內容民進黨只發言了33次,仍會透過論述凸顯國民黨與民眾黨版本的違憲之處。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明天會針對還沒表決國會改革法案,一條條照程序來討論。(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延續賴清德論述 盼朝野遵守程序正義回歸理性討論

 

賴清德昨(22日)在民進黨中執會上也聲明他的立場,他使用的並非外界慣用的「國會改革」語詞,而是改稱「立院職權行使法等相關法案」。顯見民進黨立場而言,這次的修法根本並非「改革」而是「擴權」。賴清德發言強調,堅持程序正義,賴提到,應該遵守程序正義的實質、理性討論,是民主法治國家國會的原則,也是各黨可以達成共識的關鍵。缺乏程序和實質討論,會讓法條難以凝聚各方共識,容易產生疏漏,甚至可能影響現行憲政與權力分立的運作。

 

賴清德重申他在就職演說中的論述,持續對在野黨呼籲,他表示,在野黨應該尊重少數,並審慎思考相關法案對現行憲政體系所造成的影響,因為大多數國民的期待,都是立法院可以遵守程序正義、實質審議法案,讓不同的意見及聲音,可以被好好討論。(責任編輯:許雅慧)

 

賴清德就職演說中持續對在野黨呼籲,在野黨應尊重少數,審慎思考相關法案對現行憲政體系所造成影響。(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