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廚餘回收中央撥15億當餌 北桃中3都競蓋生質能廠 

黃驛淵 2017年07月07日 15:57:00
行政院環保署預計編列15億元給地方政府,在北、中、南各蓋一座廚餘生質能廠,因採「競爭型補助」,以2022年前完工的計畫為優先,因地方至少得自負1億元,是否蓋得成,仍要視地方縣市的意願。(合成畫面/行政院環保署、台中市政府提供)

行政院環保署預計編列15億元給地方政府,在北、中、南各蓋一座廚餘生質能廠,因採「競爭型補助」,以2022年前完工的計畫為優先,因地方至少得自負1億元,是否蓋得成,仍要視地方縣市的意願。(合成畫面/行政院環保署、台中市政府提供)

解決廚餘回收問題,環保署預計編列15億元補助地方政府,在北、中、南各蓋一座廚餘生質能廠,目前直轄市已有3都拋出相關規畫打算爭取這筆預算;北部除了台北市預定今年底成完成選址,桃園市也選定觀音區環保科技園區蓋生質能源中心並已通過環評,正在環保署審查中,另中部則有台中市規畫將外埔的堆肥廠轉型為綠能生態園區,最快明年9月底試運轉。

 

競爭補助〉看誰2022年前先完工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長吳盛忠表示,這筆經費將採「競爭型補助」,原則上北、中、南各規畫一座,但仍要看地方縣市的意願;經費補助將以廚餘處理量的規模、垃圾減量效果及能源效率等進行評比,並希望能以2022年前完工的計畫為補助優先。經費上,中央補助3座廠共計15億,地方則每座至少出1億

 

環境督察總隊長吳盛忠表示,環保署規畫北、中、南各設3座生質能廠,每年預計可處理廚餘量約18萬噸。(取自行政院環保署)

 

根據環保署的規畫,北、中、南3區域各興設3座生質能廠後,每年預計可處理廚餘量約18萬噸,1年的發電量估計可達3300萬度電力,減碳約1.74萬噸,因發電而產生的收入則可約1.3億元。

 

吳盛忠說,過去的廚餘處理採傳統的「翻堆」堆肥方式,容易產生氣味。生質能廠則採「厭氧消化」,也就是將廚餘分解成沼氣的技術,一方面處理過程產生的氣體可用來發電,另一方面剩下的沼渣、沼液也可用在農地、當做肥料,未來全國3座廠估計每年可達280公頃。

 

承先啟後〉生質能廠扮轉型關鍵

 

目前有意興建生質能廠的縣市,包括北市、桃園及台中。北市預計編列10億經費蓋一座1公頃的廚餘生質能廠,拚年底前完成選址。桃園的生質能源中心採BOT,主打「厭氧發酵」、「熱處理單元」與「固化掩埋場」三合一功能,預計今年下半年招標,目標2020年啟用。

 

2008年起便停工閒置的外埔堆肥廠,台中市政府有意轉型為綠能生態園區,目標明年9月底園區試運轉。(台中市府提供)

 

台中市的綠能生態園區進度更快,由2008年停工閒置至今的外埔堆肥廠轉型而成的園區,約占地2.9公頃,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除處理生廚餘產生的發電量每年約500萬度,園區打算向農民收購周邊4個行政區的農作稻稈,每年氣化後的發電量估可達5000萬度,目前正進行招商程序,目標明年9月底園區試運轉

 

對於生質能廠計畫,吳盛忠舉丹麥的再生能源政策為例,當地風機發電只有三分之一,而生質能跟廢棄物發電占了三分之二,甚至連麥桿都拿來產熱,供應給地方小區域的家戶;台灣垃圾處理的轉型計畫未來也將採「承先啟後」方式推動,除了「承先」升級現有11座焚化廠,3座生質能廠將扮演「啟後」的關鍵角色。

 

 

【延伸閱讀】

●柯P蓋生質能廠拚年底前定址

●地方打槍中央「隨袋徵收」

●新北靠回收賺2億

 

【熱門影片推薦】

●韓國歐爸將世界名畫變成咖啡拉花

●法國女權鬥士享壽89歲

●中德熊貓外交展情誼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