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眾神上凱道不是「阿共仔的陰謀」

主筆室 2017年07月24日 07:02:00
環保署的「減香」政策導致數萬信眾的眾神上凱道,顯示於民間宮廟對於環保署從「減香」走向「滅香」的恐懼與反彈。(讀者提供)

環保署的「減香」政策導致數萬信眾的眾神上凱道,顯示於民間宮廟對於環保署從「減香」走向「滅香」的恐懼與反彈。(讀者提供)

環保署的「減香」政策演變成數萬信眾的「眾神上凱道」,這其中有民間宮廟對於環保署從「減香」走向「滅香」的恐懼與反彈,有針對《宗教團體法》草案立法的不滿與反動;但若將爭議點導向網路假新聞,甚至把造謠源頭全指向中國,用訴諸恐懼的方式區隔群眾,是最蠢的危機處理。

 

減香一直是環保署的政策,長久以來,不分藍綠政府的環保署就一直向各地宮廟宣導「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的政令。去年底,環保署長李應元在一場與宮廟負責人的座談裡就提到,國人每年平均燒掉24萬噸的金紙與3000噸的香,也等同2萬台車的排放量;他希望大家一起研商減燒策略,目標是今年全台50%、後年100%的宮廟,一起加入減燒行列。

 

減香該做,也應該宣導;不過,諸如所謂24萬噸的金紙與3000噸的香的數據從何而來?地方宮廟焚燒金紙香火到底助長多少環境空汙?並沒有確切的證據。事實上,就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都說,近年市售、進口香品、紙錢抽驗都已經符合國家標準;而它們燃燒粒子都超過PM2.5,未來也不會針對這兩類進行規範。換言之,減香減到哪裡才算標準?恐怕連環保署官員都說不出所以然。

 

但對地方宮廟負責人與信眾而言,這種沒標準的「減香」背後,其實存在著被「滅香」的恐懼;偏偏金紙與香火背後涉及到一連串的產業鏈,而賣金紙不僅是地方宮廟的收入之一,許多弱勢者也與它互相依存。這種生計上的匱乏與恐懼,豈是今時今日的網路假新聞所能驅動。

 

另方面,減香雖與環保有關,但到底多有關?而政府出手禁制燒香燒金紙的手段是否合乎比例原則?這些疑問對於這些地方宮廟負責人與民間信仰者卻是點滴在心。把香火與環保完全對立,卻不顧焚燒金紙與香火的文化脈絡,甚至一概視為「迷信」、「需要改變的民間風俗」,那是另一種宗教歧視。

 

「香」在台灣地方的宮廟信仰與文化傳承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張珣在「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論文裡就提到:「舉香祭拜幾乎成為漢人宗教信仰的特色,香於漢唐之際從西域和南洋傳入中國,逐漸在原有的佛教用香文化之上,發展出中國文化獨特的『香火』觀念與象徵……香已經深入漢人民間信仰的各個層面,不但開發出有關於香的豐富民間信仰詞彙,香灰與香爐也成為神聖的結晶與器物而受到信徒的珍惜與膜拜。」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林美容,在「萬年香火: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一文也說道:「香火並不是單純的概念,必須要展現在可觀、可知、可觸的物質基礎上,經常表現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消災祈福儀式中的焚燒金紙上,香、金紙、疏文都是香火的物質基礎。」林美容甚至要台灣人珍惜燒香、燒金的生活經驗,「日本殖民政府在二戰期間曾經禁止臺灣的民俗活動,主要就是禁鑼鼓,國民政府來台,看不起臺灣民間信仰,也要打壓我們,說我們是迷信、浪費。甚至到晚近的環保議題,推動廟宇減燒政策。所以我們要維持拜拜的行為,老實說是好不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環保署這幾年推動的「減香」、「減燒」政策早已有成,未來如何繼續推動?既是環保問題,也是宗教信仰的問題,需要雙方不斷地溝通對話,以化解許多人心中對「滅香」的恐懼。眾神上凱道這一行,既與藍綠無關,也與統獨無涉,就算是所謂的宗教山頭因為反對《宗教團體法》立法而借題發揮,那將政策方向說清楚便是;數萬人上凱道不是假新聞假訊息動員得出來的,只將爭議指向「阿共仔的陰謀」,這不是「最會溝通的政府」所當為。

 

延伸閱讀:

● 「減香」可以 那「捧斗」行不行

● 林立青:無限上綱的宮廟滅香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