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不景氣,導致地方政府收入銳減,圖為北京12月27日工地。(美聯社)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今年共逮捕82家在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高層,約有一半是來自外地或未揭露具體地點的執法單位,也就是俗稱「遠洋撈捕」的違規異地執法。分析指出,「遠洋撈捕」盛行,可能與地方政府財政惡化有關。
報導指出,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要求上市公司揭露股東、董事長、執行長和其他高階主管遭到拘留的情況,顯示今年共有逾80家公司的高層主管被拘留,其中部分拘留沒有法律依據,超過一半都是違規異地執法。分析人士指出,可能與地方政府財政惡化有關。
中國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地方政府賣地收入大減。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國頂級投資家表示,「我的朋友正遭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並稱有些地方政府正在檢視民眾的財產,鎖定最有錢的人來開罰。該名投資家表示,自己在10年前就被地方政府逮捕,強迫付錢,才能重獲自由,而現在有些地方政府已經變成「遠洋撈捕」。
根據報導,上海Wintell & Co律師事務所律師Eugene Weng透露,許多客戶都被其他地方的執法單位不法對待,會破壞商業環境的信心,讓就業市場和稅收惡化,導致地方財政陷入惡性循環。
另根據一份在網路上曝光的廣東省的內部報導,廣州市就有將近一萬家企業面臨外地執法,許多都涉及私人企業,讓許多企業家人心惶惶。
中國地方藉警察跨區抓捕民營企業主以創造收入,被形容為「遠洋捕撈」。針對這種惡象,北京當局也在努力遏制地方政府的行徑。總理李強本月就呼籲,要更進一步監督與企業有關的執法,並稱中央政府已經注意到一些地區有異常的收入成長是來自罰款和沒收,或是在管轄區外的高層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