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經觀點:玉山計畫無法養成台灣優秀學者

蔡明芳 2017年08月12日 00:00:00
如果我們相信台灣的未來必定在年輕人手上,則眼前換湯不換藥的教育政策,恐將換不到台灣的未來。(資料照片/李昆翰攝)

如果我們相信台灣的未來必定在年輕人手上,則眼前換湯不換藥的教育政策,恐將換不到台灣的未來。(資料照片/李昆翰攝)

台灣政府過去為了要提高台灣的學術能見度或影響力,推出了5年500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近期,教育部又提出了「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包括第一部分「全面性提升大學品質及促進高教多元發展」:維護學生平等受教權;及第二部分「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及發展研究中心」:強化國際競爭力。

 

兩大主軸推動,主要以改善教學品質及提升學習成效為核心,並鼓勵各大學在此基礎上發展多元能量。本月持續加碼推出「每年各500人次加薪到650萬、一次核給三年,並針對正教授月薪增加5000餘元」的「玉山計畫」。

 

由教育部推出的政策可知,其對提升台灣的學術能見度與改善教育品質的努力花了不少心思,可惜的是,我們只看到教育部的做法與經濟部過去一昧對廠商補貼的產業政策一樣,沒有對過去的政策成敗做出任何檢視。

 

外國許多優秀學者之所以可以發表好的文章,可能是因為有好的學術環境、多元的養成環境,以及好的教學相長環境等諸多因素使然。薪資的高低是最終的結果,而非可以有很好學術聲望的原因。

 

中國近年來對於海外優秀學者的挖角也毫不手軟,但是其學術影響力並未真的大幅提升,當然在某些指標上可以有明顯的數字改善,但整體的環境是否真的大幅改善仍有待商榷。以中國砸錢的方式,台灣贏得了中國嗎?更不用說其他國家,教育部的補助計畫恐怕只是東施效顰。

 

學費管制扼殺學校創新

 

從誘因機制的角度來看,包含台大在內的許多大學均面臨教育部的學費管制,在學費收入受限的情況下,這些大學只能想辦法盡量爭取教育部的補助,因此,如何滿足教育部的績效指標就是一件重要的事。

 

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部的政策只是讓各個學校的特色趨於同質競爭,最後的結果就是台灣高等教育產出同質性高的大學生,這麼多同質性高的產品進入勞動市場,便帶來了殺價競爭,大學畢業生會低薪,應該不令人意外。

 

因此,教育部在兼顧教育普及性或可近性的同時,應思考學校的同質性過高對學校與學生造成的傷害。最後,學費的管制確實扼殺了學校創新,學校教師的薪資也沒有差異化的空間,以爭取教育部經費為目標的學校政策,也不可能會有玉山學者的養成空間。

 

玉山計畫無法促進教學相長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許多媒體或廠商往往抱怨大學生的素質低落,這樣的言論似乎已成為一般常識。個人對於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這是因為台灣公立學校的學費不高,私立學校的學費又是採取吃到飽,對於修課學生而言,如果修課被當的成本不高,我努力修課的誘因自然降低。

 

換言之,若學生重修的學費為零或不高,學生努力上課的誘因自然也會降低。當然,學生是否努力上課可能受到包含老師的認真程度、同儕競爭或學生程度等環境所影響,但學費仍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自然很難看到多數的學生都是努力向學的。

 

雖然大學教育的目的不是只有念書,但在修課學分數已占掉學生多數時間的情況下,年輕人的時間往往就這樣流失掉了。教與學是會相互影響的,如果學生沒有好的學習誘因,教授的努力程度也會受到影響,我們看不到深耕計畫或玉山計畫有改變這樣環境的企圖。

 

自我矛盾的教育政策

 

目前台灣的教育部對於大學學費仍採取高度管制,在高度管制的環境下,教育部又採取不同的計畫來補助學校,降低學校的經營成本或增加收入。一方面擔心學校賺錢,另一方面又拿錢補貼學校,這樣的政策似乎自相矛盾。

 

從教育部所推出的深耕計畫與玉山計畫來看,其確實想要增加學校的差異性與留住好的研究人才;然而,價格是市場的競爭結果而非原因,在大學學費已受限制的情況下,似乎已經預見台灣教育環境的結果了,這樣的問題不解決,教育部推出任何計畫都不可能讓台灣教育深耕。

 

學校發展得好,自然付得起高薪去聘請優秀學者,我們希望教育部可以好好檢視當前的學費政策與補助亂象,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政策而非只是補助。我們不是擔心優秀學者獲得高薪,我們是擔心玉山計畫無法養成台灣優秀學者。如果你相信台灣有未來,未來必定在年輕人手上,則我們深怕換湯不換藥的教育政策,將換不到台灣的未來。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副教授

 

【編輯推薦】

專訪林進:我的變態之路

【影片】日本盛夏祭典彩燈節 巨型彩繪燈籠閃亮全城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