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六輕營運滿20年 石化治理仍未成年

蘇治芬 2017年08月10日 07:00:00
六輕營運即將迎來第20年,整個台塑麥寮石化園區產生的大小事故不斷,勞工、居民與環境都蒙受嚴重的影響。(圖片取自《自從六輕來了》臉書)

六輕營運即將迎來第20年,整個台塑麥寮石化園區產生的大小事故不斷,勞工、居民與環境都蒙受嚴重的影響。(圖片取自《自從六輕來了》臉書)

六輕營運即將迎來第20年,整個台塑麥寮石化園區產生的大小事故不斷,勞工、居民與環境都蒙受嚴重的影響。在我擔任雲林縣長任內,台塑甚至在一年內發生7次大火,在數度斡旋後,終於促使部份園區停工檢修,並進行大規模的管線改善。

 

近年來事故頻率雖然降低,但在今年3月,台塑麥寮園區又接連發生兩次工安事故。我隨即要求經濟部進行總體檢,經濟部也回文允諾將於7月進行體檢。體檢進行前又再度發生了台塑芳香烴一廠事故,顯見台塑工安問題絕非個案。

 

缺乏系統性的石化產業治理

 

為何大幅替換管線後,六輕再度出現頻繁事故?因為除了管線之外,化工廠還會有壓力容器、燃燒裝置、熱裂解系統、安全連鎖系統等各種設備、各種不同的物質,加上人為的操作跟設定,整套生產流程才構成了所謂的「製程」。因此要維護工安,就得落實製程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PSM),以系統性的方式進行人員訓練與設備養護。

 

台塑並非沒有進行製程安全管理,但麥寮園區的廠房設備跟技術知識(know-how),幾乎都是從國外分頭採買,再自行拼裝而成,以大幅降低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是購買整套系統,自然也沒有原廠的技術服務,在缺乏系統介面整合的狀況下,隨著設備使用時間漸長,問題會逐漸浮現。

 

加上台塑集團採取利潤中心主義,誘使各廠管理幹部為了績效,壓低養護成本,甚至更改原廠設定,讓設備超限運轉來提高產量。上述情事都對製程安全產生不良效應。3月由於廠方旁通(bypass)安全連鎖系統所導致的台化SM廠事故就是一個例子。

 

為了進一步瞭解台塑的製程安全管理狀況,我向管理工業區的經濟部工業局、管理職業安全的勞動部職安署,分別索取台塑麥寮園區的製程安全資訊,以供體檢參考使用,卻發現兩個單位都沒有資料,然而這卻是《製程安全評估定期實施辦法》的評估項目。職安署才因此請台塑準備相關資料,而在會議前我們收到的檔案,也有許多資訊闕漏與問題。不論是主管機關或台塑本身,都缺乏對製程安全資訊的系統性掌握。

 

政府機關陷入「穀倉效應」

 

根據2014年底公布實施的《製程安全評估定期實施辦法》,石化園區每5年應進行一次製程安全評估。然而在行前準備會議當中,職安署表示台塑麥寮園區60幾個廠,皆尚未透過進行評估,獨立於該辦法之外,職安署兩年來已經完成20個廠的報告,作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經濟部工業局在這場會議才知道有這項報告的存在。

 

這顯示政府部門已經陷入了「穀倉效應」: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缺乏橫向溝通與整合,最終導致治理失能。行政部門應針對石化工業園區的治理進行跨部門整合,作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經濟部應該會同職安、環保、能源、消防部門建立完整跨部門溝通與治理機制。

 

三個面向的系統性升級

 

在這次體檢的總報告書中,台塑麥寮工業園區四大公司各自提出既定專案改善計畫與中長程工安體檢計畫,列出不同設備的體檢與汰換時程。這點值得肯定。若麥寮園區要向德國洛伊那(Leuna)工業區看齊,進行全面的轉型升級,就必須效法其方法與決心:每5年停機大修一次,調度各國專業人力,於6周內完成全面性的檢修與清潔,汰換眾多零件;更藉此機會改善設備與修改製程,以因應工安與市場需求,最後還得通過第三方獨立機構的檢查。

 

然而台灣目前的體檢機制皆為單點式檢查或事故檢討報告,缺乏系統性的診斷,當然無法有系統性的提昇。很遺憾地,在年中臨時編列的預算有限的狀況下,經濟部表示這次7月的體檢僅為期兩天,只能聚焦在部份製程安全項目與少數廠房,難使整個園區有系統性的改善,與會的專家學者也表示相當不足。

 

鑑此,我建議經濟部應該會同環保署、勞動部職安署,擬定進化,針對台塑麥寮園區各廠的能源效率、環境汙染與職業安全三大項目建立基線(baseline),充分掌握實際現況,訂出各廠逐年的改善計畫,逐年降低能源消耗、汙染排放與工安風險,有效促使園區升級,才能讓營運滿20年的六輕工業區轉型升級,不再成為居民、勞工與環境的隱憂。

 

※作者為立法委員

 

【編輯推薦】

專訪林進:我的變態之路

【影片】日本盛夏祭典彩燈節 巨型彩繪燈籠閃亮全城

關鍵字: 台塑 六輕 麥寮 石化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