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主義者凱特米列逝世 《性/別政治》奠基運動基礎 

陳博臻 2018年02月16日 13:10:00
凱特米列(右)逝世,享年82歲。(美聯社)

凱特米列(右)逝世,享年82歲。(美聯社)

《美聯社》(AP)報導,西方第二波女性主義代表人物凱特米列(Kate Millett)2017年9月6日因心臟麻痺不幸逝世巴黎,享年82歲。凱特米特1970年出版經典作品《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內容分析了社會各層面、乃至個人層面的性別權力關係,奠定了第二波女性主義基礎。

 

凱特米列每年偕同妻子凱爾(Sophie Keir)至巴黎旅遊慶祝生日。凱爾透過電子郵件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表示,凱特米列旅遊期間因心搏停止逝世。逝世消息傳出後,社群網站上紛紛湧出哀悼聲音,各方性別運動者也表達致意。

 

凱特米列曾至伊朗參加婦女抗議。(翻攝自Twitter@cbcasithappens)

 

反越戰丟教職

 

凱特米列生前在多間學校任教,包括了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1968年,她因支持學生反越戰運動,遭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開除教職。凱特米列利用無職時間,修改自己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博士學位論文,於1970年出版《性/別政治》。

 

沒想到,《性/別政治》一出版竟造成轟動。《紐約時報》報導,《性/別政治》出版兩個禮拜就賣出1萬本,讓凱特米列登上《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封面人物,成為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的靈魂人物之一。

 

 

《性/別政治》結合文學批評與歷史分析法,內容充滿激烈的爭論思辯。凱特米列「細讀」(close reading)名家作品,探詢字裡行間隱而不露的性別偏見。就連勞倫斯(D.H. Lawrence)與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強調情慾解放的作品,也難逃凱特米列細緻分析。

 

另外,凱特米列也猛烈批評佛洛伊德提出的「陽具羨妒」(penis envy)與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筆下的陽剛角色。《性/別政治》不意外地招來批評,諾曼梅勒在作品「性囚犯」(The Prisoner of Sex)諷刺凱特米列。

 

各領域探究父權

 

凱特米列當時向《時代雜誌》表示,「《性/別政治》聲勢日益增長,大到我好似提出了另一種政治哲學。」

 

在《性/別政治》一書中,凱特米列除了討論文學作品的性別議題外,她更強調「性即政治」。凱特米列檢視婦女如何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接受這套父權性別秩序,甚至從而替父權制度辯護,凱特米列稱之為「內部殖民化」(interior colonization)。

 

《性/別政治》所指的政治,並不限於政黨政治、選舉等政治概念,其根本指涉的,是特定群體與群體間的權力關係,亦即在特定的權力結構中,某群體為另一群體所控制。對凱特米列來說,父權制度藉由強化男女生理差異,從而鞏固男性的支配地位與女性的附屬地位。

 

「這很有趣。」凱特米列在書中寫道,「許多女性未能體認到自身遭受歧視,她們整體歷經的條件制約作用,正是最佳例證。」不同於第一波女性主義鎖定在選舉權等婦女權益,凱特米列轉向社會各個領域,從法律、醫藥、科學與學校教育探究父權制度的發展軌跡。

 

「父權機制的主要運作機構是家庭。」凱特米列寫道,「家庭是社會的鏡子,也連結著社會。家庭是整體父權制度的單位。」凱特米列補充,家庭作為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不但鼓勵家庭成員適應、遵守典型角色,還進一步成為國家父權機構運作單位,讓政府以家庭為單位來治理國民。

 

 

500人前被迫出櫃

 

《性/別政治》一夕成名,卻令凱特米列憂喜參半。一連串的採訪、新聞報導與攻擊評論,讓她疲憊不堪。凱特米列在另一著作《飛翔》(Flying)中寫道,「很快地,這件事就令人感到沉悶。」

 

尤其《性/別政治》出版後,凱特米列竟招致不同派別的女性主義者批評。書本出版當年,凱特米列公開出櫃,過程並不愉快。有些女性主義者認為,凱特米列應早點出櫃。

 

在一場哥倫比亞大學的活動中,有一名人士大聲質問,「妳是女同志嗎?快說!妳是嗎?」凱特米列在書中回憶,「500人瞪著我看。妳是女同志嗎?」當時,凱特米列已與日本雕刻家文雄吉村結婚。

 

「一切暫停,民眾舉起目光,可怕的沉默。我聽不見他們的呼吸聲。」凱特米列寫道,「是的,我說。是的,我是一名女同志。當時那是我僅存的力氣。」

 

與伴侶親炙伊朗革命

 

凱特米列出版《性/別政治》後,陸續出版了其他作品,不過內容多是關於個人生命經驗,如《飛翔》與傳記《西塔》(Sita)。

 

凱特米列在《西塔》書中論及自身的性取向,還談論了一名自殺的女伴侶。凱特米列在《Loony Bin的旅行》(The Loony Bin Trip)書中寫道,「生命的悲慘與壓力,不容否認」她寫道,「恐懼湧現,信心受阻,做決定與選擇的危機。」

 

 

凱特米列1934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父親酗酒,經常毆打小孩,凱特米列長期活在父親陰影下。凱特米列14歲那一年,父親離家出走,遠走高飛。凱特米列後來在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取得英國文學學位,並取得牛津大學聖希爾達學院(St Hilda’s College)榮譽學位。

 

凱特米列曾短暫居住日本,遇見了未來丈夫文雄吉村,兩人1963年搬至曼哈頓,1985年離婚。凱特米列後來遇見伴侶凱爾,兩人近日才結婚。1981年,凱特米列與凱爾共同出版《前往伊朗》(Going to Iran),內容描述兩人1979年一場伊朗危險之旅。

 

當時,伊朗正歷經革命,兩人因參加德黑蘭(Tehran)婦女抗議活動遭逮捕。兩人事後脫困,《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凱特米列最掛念的是遭困的伊朗婦女,凱特米列回憶,「她們無法上飛機,這也是為什麼連結全球姊妹社群這麼重要。」

 

 

先鋒、支柱、創作者

 

法國出版社「婦女版面」(Editions des Femmes)聽聞米列的死訊後,7日臨時舉辦紀念活動。凱特米列任職出版社的長年好友蓋諾(Catherine Guyot)說道,「她是名先鋒,全球女性主義的支柱,確實是一名創作者。」

 

2013年,凱特米列榮登美國婦女名人堂(the National Women’s Hall of Fame ),她在獲獎演說上談及身為性別運動者的經驗,「過往那些快樂時光,參與的喜悅。成為自身時代的一份子,在邊緣生活,與事件脈動如此靠近,妳幾乎憑直覺就能知道發展,這些都令人興奮。」

 

凱特米列接受《衛報》(the Guardian)訪問時說,「我愛製造麻煩。這份工作很棒。雖然不會獲得回報,但你能歷經許多冒險。」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