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紅律師把妹的專業倫理問題

蔡昆洲 2017年09月24日 11:25:00
律師與當事人發生戀情並非單純的你情我願或個人私生活的問題。(攝影:李昆翰)

律師與當事人發生戀情並非單純的你情我願或個人私生活的問題。(攝影:李昆翰)

「律師倫理規範」前言:「律師以保障人權、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為使命,並應基於倫理自覺,實踐律師自治,維護律師職業尊嚴與榮譽,爰訂定律師倫理規範,切盼全國律師一體遵行。」

 

自從日前網路知名律師的緋聞被報導後,不時有同業或業外人士好奇的問,這究竟是純粹私德問題,或是已經違反律師倫理規範?現行的律師倫理規範並沒有明文規範律師能否利用執業機會與當事人之間發展戀情,或是能否與當事人有情感上的糾葛,如果就周刊報導的情節而論,最接近的律師倫理規範是第12條第4款的「以不正當方式發展業務」或第13條「以違反公序良俗方法受理業務」,然而這些規定的文字過於籠統,而且充滿道德誡命色彩,是否真能適用在具體個案上,不無疑義。

 

目前的律師倫理規範是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民國98年修訂的,但因為律師執業環境的變化太大,實在是有予以大幅修正的必要。以國外的例子來看,許多國家或地區均有明文規範律師和客戶間的戀情或性關係,例如美國加州律師公會的專業行為守則(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即明文禁止律師與當事人間發生性關係(Rule 3-120),像這樣詳細、具體的規定,遠比我國現行道德誡命式的、訓示規定般的規範有實際上的規制效用。

 

但是,如果律師與當事人發生戀情或性關係的情事,嚴重損及當事人權益甚至造成當事人身心受創,現行的律師法或律師倫理規範難道無從處罰嗎?其實不然。參考心理諮商及治療所遵守的諮商專業倫理守則,其中有提到「諮商師不可與當事人或與已結束諮商關係未超過兩年的當事人建立親密或性關係,以免造成當事人身心的傷害...」規範的理由則是基於「在整個心理治療過程中,案主通常會對諮商心理師坦露深藏的想法和感受,或甚至對諮商心理師產生移情。在案主如此交付信任的關係中,諮商心理師的責任也相對重大。」(王純娟,2017)

 

同樣地,法律案件的當事人(特別是婚姻事件或感情事件中的當事人),和案件承辦律師之間往往也會有類似的信賴/依賴關係,律師如未能守住分際,反而利用當事人心靈脆弱的時點,趁虛而入,將有違反當事人個人利益之虞,更可能因律師個人的私心或私慾,使案件朝向不利當事人利益的方向進行,或影響案件本應有的結果,在此情形下,律師和當事人將會處於潛在的利益衝突情形,違反律師倫理規範第30條所規範的「利益衝突禁止原則」。

 

因此,這樣的案例並非單純的你情我願或個人私生活的問題,而是如何制定律師行為規範與客戶關係界線,以避免律師與當事人間發生潛在利益衝突,應予以嚴肅討論的專業倫理問題。

 

※作者為律師

 

【熱門點閱推薦】

●《大家論壇》瑞典視角:烏克蘭人「猛獸精神」被貪腐輾斃

●【走進羅興亞人現場】貧窮線下的羅興亞棲身處:孟加拉

●為小丑除罪! 「令人害怕的不是小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