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到英國人的激情與憤怒

江雅綺 2016年07月13日 00:01:00
不少英國學者認為卡麥隆(圖中人物)當初就不應該弄出這個脫歐公投。(路透社)

不少英國學者認為卡麥隆(圖中人物)當初就不應該弄出這個脫歐公投。(路透社)

夏天的英國,是最美的季節。當我從倫敦希斯洛機場跳上往劍橋的巴士,短短的路程,巴士一路搖搖晃晃,猶如一個遲暮老人緩步前進,花了近三個小時才到劍橋,我卻沒有不耐與抱怨。因為公路田野風光宜人,一幕幕藍天白雲綠地黃花,賞心悅目,讓人幾乎忘了時間!

 

到了劍橋站,我下巴士招了一輛計程車,司機聽我要到劍橋的邱吉爾學院,便告訴我這學院旁種了許多薰衣草,盛開時氣味芬芳。忽然,司機停下車來,原來前方路上有一群小鴨搖搖擺擺的跟著母鴨過馬路,司機說路的另一邊就是蜿蜒的小河,而小鴨們最喜歡到水邊玩耍。於是,我們兩人就這樣安靜等著鴨群橫行過了馬路,才繼續啟程上路。

 

難道鉅變即將到來

 

「多麼平靜美好的日子! 這裡真的剛剛發生過震驚全球的脫歐公投嗎?」我望向車窗外的景色,心中不禁想著。這裡的環境如詩如畫,就像一幀不變的風景明信片,掛在架上已數百年,任憑時間靜靜的流逝。直到最近脫歐公投,人們方始大驚:難道鉅變即將到來?

 

脫歐公投通過後,我第一個碰到的英國人,是一位在南英格蘭教書的學者。我問:「您對脫歐公投的結果怎麼看?」他靜默了一陣,簡短地說:「很遺憾,這裡有不少人不喜歡外國人。」

 

排外情結,也是主流媒體上對英國公投脫歐的觀察。但真是如此嗎? 這和我印象中對英國社會中包容多元的自由文化,似乎背道而馳。幾天後,我遇到另一對英國中產階級的夫婦,談得多了些。

 

妻子告訴我,她選擇留歐,但先生選擇脫歐:「我們兩人的票互相抵銷,跟沒投票一樣。哈哈!」

 

我問:「那妳為何選擇留歐呢?」

 

妻子說:「因為我不希望現狀有太多改變。我對現況雖不滿意,但更不希望有高度不確定的未來,而脫歐,就意味著未來有太多未知,可能會失去控制。」

 

在一次飯局中,我見到了主張脫歐的丈夫。我問:「請問你選擇脫歐的原因是?」丈夫停頓了兩秒鐘,回答:「因為歐盟的關係。歐盟國會根本沒有得英國人民授權的法規,但英國卻要受到歐盟國會通過的立法規範,這不是很荒謬嗎?」我說:「哦,所以和外來移民問題無關嗎?」丈夫極力的解釋:「不,不是因為我反對移民,主要是我不滿歐盟現行的運作方式。歐盟已變成一個龐大的官僚怪物組織。我投脫歐一票,就是希望有一些改變,我希望脫歐的結果能讓歐盟體認到,它這樣下去是行不通的,它需要改變!」

 

歐盟會聽到嗎? 我不確定,但聽到和外來移民無關,讓我覺得稍稍舒心,原來我印象中包容多元的英國社會,不是夢幻。的確,媒體一面倒的認為是排外情緒作祟,忽略了脫歐派也有不同的想法,有人針對外來移民、有人針對歐盟。,很可惜這些選票背後的複雜成因,最後只被簡化為脫歐與留歐兩種極端單一的結果。這結果背後的原因,人們各自朝著自己的執念提供簡化的解釋,都未必反映真實。

 

愚蠢至極的決定!

 

坐在劍橋800歲的建築中、牆上先賢的肖像凝視之下,我用著現代的自助餐,遇到另一位英國法學教授,談了幾個研究的話題,忍不住詢問他:「您怎麼看脫歐公投的結果?」英國教授立刻擺出一個鬼臉,回覆的很快:「愚蠢至極的決定! 脫歐派的主導政客已經承認他們根本不知道脫歐後該怎麼辦,這真是荒謬到家了! 」

 

「政客各有他們的盤算,可憐的是被公投操弄的人民! 這群牛津劍橋出身的領導菁英,玩權力玩過頭了,當初卡麥隆就不應該弄出這個脫歐公投的。現在就算他下台,也沒有人可以擔得起這個後果! 」英國教授拿起他的啤酒,眼神望向遠方,對英國政壇目前這群以牛劍為主的領導階層,批評得不留餘地。

 

是的,原先主張留歐的首相卡麥隆下台了,但原先主張脫歐最力的英國獨立黨(UKIP)黨魁也灰頭土臉,承認他對脫歐未來沒有任何規劃。而脫歐派的大將、前倫敦市長強森,在各方預期他即將乘著脫歐氣旋競選下屆首相時,他竟宣布退出選舉。

 

「下一屆的首相,一定是個女性。」另一個英國朋友告訴我。「現在主要競選的是保守黨的內政部部長( Secretary of the House)Theresa May和比較資淺的能源部部長Andrea Leadsom。不過May比較有贏面。May和現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一樣出身牛津大學,但Leadsom不是,而且Leadsom的從政資歷還不夠。」

 

「喔,強森不也很有贏面嗎? 為什麼他退出選舉呢?」我問。

 

「強森啊,他很聰明,也很有趣,人們喜歡他,但不認為他具有當首相的能力。」英國朋友微笑的說。看來,強森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再過幾天,官方伊拉克戰爭的調查報告出爐,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報告中肯定當初「戰爭並非當時的最後手段(last resort)」無異對已雪上加霜的英國政府、再重重打臉。

 

公投讓我發現政府失能了

 

我再問另一名英國朋友:「您對脫歐公投的結果滿意嗎?」她很快的回答:「不是公投結果的問題,是整個公投過程讓我發現政府失能了。一個這麼複雜、影響這麼大的公投,政府在幹嘛呢? 根本沒有跟人民清楚的說明它的前因後果、它的影響有多大,就放任人民去投票了。」

 

她愈說愈憤憤不平:「我要去投票的當天,心中七上八下。一直在想,脫歐有脫歐的好處、留歐有留歐的好處,我到底要選哪一個啊? 這真是非常困難的決定。我不知道為什麼政府要把這困難的決定,留給人民,然後根本不提供清楚的資訊好讓我們判斷。」

 

一旁另一位英國朋友提醒她:「政府還是有提供一些說明的啦,投票前一直有在宣導啊……」

 

但這位朋友並不這麼認為:「政府做得不夠多、說明不夠清楚啦。一個連伊拉克戰爭都會說謊的政府,怎麼讓人信任呢? 當我要去公投投票之前,我拼命在找脫歐與留歐會帶來的相關衝擊資訊,但我根本找不到滿意的答案。可是投票時間已到了,我只好在充滿不確定的狀態下、勉強投下我的一票。」

 

之後,有兩位英國朋友主動告訴我,他們選擇留歐,因為不希望改變現狀。我問:「那你們對歐盟滿意嗎?」 英國朋友齊聲道:「不滿意,但脫歐的不確定性太高了。」而在英國的這幾天,只有一位投脫歐一票的英國朋友直接的告訴我:「英國不能無限制的收容外來移民;這會拖垮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福利。」不過他立刻補充:「但是有限度的收容外來移民,是可以接受的。」「況且」,他再度強調:「你去查資料,這次很多投脫歐的是已取得投票權的移民。而不是原生的英國人啊。」

 

英國人正焦急的在尋找答案

 

是如此嗎? 原來主張脫歐的,正是先前已享受到移民政策福利的族群、卻不願他人也享受這樣的福利嗎? 的確,我順著他說的脤絡去查了脫歐與留歐投票在英國各區域的比例。驚訝的發現,最支持留歐的是急於維持世界金融中心位置的倫敦,超過60%選擇留歐。相對的,最支持英國脫歐的是中西部(West Midlands,伯明翰一帶),59.2%選擇脫歐,這一帶人口結構有較多的非歐洲區移民,且移民引發的許多社會問題存在已久。如此說來,部分外來移民在享受此地的自由與機會之餘,或許並不認為有更多的外來移民來分享現有的福利與資源是好事。

 

初到英國的時候,我原以為這以冷靜內歛性格聞名的國家,真如同表面風景般平靜無波。經過這陣子每每與不同的英國朋友討論脫歐公投,我終於愈來愈了解每個人的決定背後都有複雜的因素,但每張票背後的階級、社經與文化考量、以及投票前的掙扎過程,卻無法顯現在公投的二分結果上。而統治這個國家的政客們,各自為自己的政治勢力打算,不管是利用人民對脫歐的恐懼、或是人們對留歐的不滿,政客們關心的從來不在於提供一個人民充分思考且決定的公投機會,而在於操縱人民決定的結果、以便為自己積累更多的政治資本。

 

離開劍橋的前夕,我在名聞遐邇的康河邊漫步,享受英國的涼爽夏日。康河是詩人的心靈故鄉,當遊客們在康河上撐篙弄舟,小船彎彎划過了一座又一座的曲橋、划過了不同世紀興建的學院,它們以各自不同的風格、刻劃著不同時代文化的興衰,人們就如同划進歷史的巨流之中。如今,脫歐在英國歷史上又翻過了新的一頁,在這一頁上,我至少親眼看到了英國人的激情與憤怒。原來,表面平靜無波下卻隱藏著許多曲折,這些暗流在歷史的長河,將捲起怎樣的動盪呢? 英國人正焦急的在尋找答案。

 

※作者為英國杜倫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台北科技大學智財研究所助理教授、專利技轉中心主任。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