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台灣的守勢陸軍與攻勢海軍

紀永添 2017年10月19日 07:00:00
在大陸型作戰的思維中,海軍只是輔助的角色,而不是作戰的主力。(國防部提供)

在大陸型作戰的思維中,海軍只是輔助的角色,而不是作戰的主力。(國防部提供)

過去談到台灣陸軍的作戰環境是以海島防禦為主,卻因歷史的緣故,還是以大陸型作戰為訓練發展方向,導致訓練發展與現實脫節。但有趣的是,台灣海軍的情況卻剛好相反。台灣身為一個緊臨太平洋的中大型島嶼,四面環海,並扼守國際重要航道,海上戰略地位重要,長年以來卻以發展近岸防衛型海軍為目標,而從未思考過是否應該更進一步發展海軍,以保護台灣賴以生存的海上生命線,並爭取更多的戰略空間。

 

海軍從未被當成作戰主力

 

而會有這樣的情況,當然一樣與過去堅持要反攻中國有關,海軍在反攻計畫中的角色,就是運送地面部隊登陸並封鎖敵方港口,在大陸型作戰的思維中,海軍只是輔助的角色,而不是作戰的主力。這樣的發展方向一直到後來台灣早已經放棄反攻中國時,仍然沒有改變過,海軍被視為是陸上防禦的延伸,其最主要的任務是協助反登陸作戰,截擊敵方的登陸船團,在敵方發動兩棲登陸作戰,但渡水未半,最為脆弱時,發動攻擊。

 

雖然說,在海島防禦的作戰規劃裡,截擊對方登陸船團,的確是海軍最為重要的任務,但這是在防禦作戰已經進入最後的反登陸作戰時。在此之前,海軍所負擔的任務主要是「反封鎖、保護重要航道、阻止敵方艦隊靠近台灣附近海域、協助防空作戰、並保存戰力」。反封鎖與保護重要航道這有兩層意義:首先台灣缺乏天然資源,仰賴大量進口,一旦遭敵人封鎖,將造成台灣社會恐慌與停擺,再加上台灣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在各核電廠相繼停役,而且目前沒有見到政府有規劃任何新的戰略儲備下,戰時電力的供給恐怕會非常吃緊,而台灣本身又是出口導向的國家,若對外航線全遭切斷,各重要產業將會受到重挫,影響甚巨。因此封鎖台灣必定是敵方攻台的重要戰略手段之一,以此逼迫台灣投降。

台灣長年以來只以發展近岸防衛型海軍為目標。(總統府提供)

 

除此之外,台灣也希望盟邦可以馳援,如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時,美國就派遣了兩艘航空母艦到台灣附近海域,以嚇阻中國。但中國在記取當年教訓後,近年來積極發展反介入戰力,除了潛艦與自製航母,更研發射程極長的東風二十一型彈道反艦飛彈,其目的就在封鎖台灣周邊海域,以阻止台灣的盟邦介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台灣任由中國封鎖周邊海域而無力反制或反擊,不只會無法協助盟邦馳援台灣,甚至可能會因為台灣已經完全遭到封鎖,派兵的風險大增,而讓盟邦躊躇不前。

 

反封鎖的能力至為重要

 

所以台灣在防衛作戰中,反封鎖的能力至為重要,除了能維持台灣社會的抵抗意志,也有助於爭取外援。再加上如果無法有效突破中國的海上封鎖,則台灣海軍艦艇的作戰與活動空間也會大幅受限,這對海軍依作戰計畫保存戰力,好在最後時刻截擊敵方兩棲登陸船團的任務,也會造成重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阻止敵方艦隊接近台灣附近海域,其主要的目的有三個:第一個當然是避免敵方艦隊直接攻擊台灣本島,特別是台灣西部平原狹小,許多重要的軍事基地距離海岸線都不遠,一旦敵方艦隊可以肆無忌憚地靠近台灣海岸,則攻擊這些軍事基地、甚至其它重要民生設施的能力就會大增,將進一步摧毀台灣的防禦能力與抵抗信心。

 

其二是避免敵方艦隊圍困我方的重要外島,雖然說台灣在戰時恐怕也很難分兵協防金門、馬祖等外島,但對台灣本島防禦有實質幫助、且互為犄角的澎湖、東引等戰略要地,則是一定要防守支援的重點。若敵方艦隊在戰時無法安全地進入台灣周邊海域,那對這些重要外島的防禦會有極大助益。如果澎湖與東引這些外島在戰時沒有在第一時間落入敵手,則目前島上所部署的防空與反艦飛彈,將能有效控制台灣海峽,牽制敵方部隊,並大幅增加台灣本島的防禦能力。

 

中國遼寧號通過台灣東部公海時,我空軍2架F-16戰機與P-3C反潛機皆出動進行偵察任務。(合成畫面/圖片:葉信菉、空軍郭孟良攝、取自中國軍網)

 

其三是有助於台灣本島的防空作戰與戰力保存,畢竟現在的艦上防空系統射程動輒都超過數十公里,一旦敵方艦隊能出現在台灣本島附近海域,則台灣上空的大半空域就盡在其威脅之中,這會非常不利於我方戰機的活動。相反的,若我方海軍艦艇可以有效控制台灣本島附近海域,則除了可以利用艦上的防空飛彈系統協助空軍作戰外,當陸上的防空系統遭到敵軍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或由戰機所發射的反輻射飛彈摧毀時,也能利用海軍艦艇來臨時補位,填補暫時出現的防空空隙,以待重新部署機動型的陸上防空系統。

 

不讓殲-15艦載機接近台灣本島

 

同時這也有助於國軍進行戰力保存,特別是中國的自製航母陸續下水以後,其殲-15艦載機若能以接近台灣本島附近海域的航母做為起飛平台,滯空時間將會大幅增加,更能有效執行空中密接支援任務,獵殺地面目標,對我方部隊造成更大的威脅。

 

遼寧艦進行一連串的殲-15艦載機訓練,以及組成航母戰鬥群的海上綜合演練。(取自國際在線cri.cn)

 

就因為台灣是個海島,對陸軍有其先天的限制,但海洋對海軍沒有限制,海軍其實可以運用更具攻擊性的戰術來爭取防禦上的優勢。只是很遺憾的是,從過去海軍的發展與今天的作戰規劃上,我們都看不到這一點,這除了歷史原因外,國防預算有限所造成的排擠效應,陸軍系統長期獨大,過去戰區指揮官大半由陸軍將領擔任,國軍作戰思維僵化,缺乏大型優良的深水港口,台灣社會長期以來不認為自己是個海洋國家,對海洋與海權缺乏認識,可能都有關係。

 

但近年來中國積極發展遠洋海軍,新型驅逐艦與護衛艦不斷下水,兩艘自製航母形成戰力也只是時間問題,對於台灣的威脅越來越大,而台灣則迫於情勢,長期無法獲得潛艦,且水上艦隊逐年老化,在面對這樣的威脅與窘境下,海軍只能採取不對稱的發展模式,籌建擁有雙船體平台,可搭載多種武器,火力強大的沱江級巡邏艦,以求制衡。雖然說沱江級巡邏艦的確是非常有創意的想法,以海島防禦作戰為出發點所發展出來的聰明設計,強調以小搏大,用速度、匿蹤能力與強大火力取勝,非常值得國人肯定,但沱江級巡邏艦的噸位較小,即使是第二代放大船體的量產型,一樣只能算是近岸巡邏艦,有助於台灣本島的防禦,卻不適合遠航作戰,執行進一步的護航或巡弋任務。

 

沱江級巡邏艦代表緊縮防禦圈的思維

 

而且就某一個層面上來說,沱江級巡邏艦的出現,代表了海軍在資源不足下開始出現緊縮防禦圈的作戰思維。同樣的,為錦江級巡邏艦裝上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反艦飛彈,並積極部署岸射型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其實都是這種近岸防衛作戰思維下的產物。這樣的規劃是將台灣本島當成不沉的航空母艦,並以這些小噸位的巡邏艦來擔任外圍哨戒,利用大量的次音速、超音速反艦飛彈為嚇阻,阻止敵方艦隊靠近台灣附近海域,以達成海軍的作戰目標。

 

沱江級巡邏艦的出現,代表了海軍在資源不足下開始出現緊縮防禦圈的作戰思維。(攝影:葉信菉)

 

只是這樣的近岸防禦思維,其實是放棄海上作戰的主動權,雖然說海軍是在資源窘迫下,想出這個還不算壞的防禦策略,國人實在不忍苛責。但隨著空軍的戰機升級案、陸軍的武裝攻擊直升機與黑鷹運輸直升機等軍購案陸續結束,未來將輪到海軍籌建新一代艦艇,再加上蔡英文政府宣誓一定要成功的潛艦國造案,接下來的幾年將是海軍決定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時刻,而海軍是否要持續這種作戰思維,採取以近岸防禦為主的建軍方向,就非常值得主事者三思了。

 

畢竟攻擊永遠是最好的防禦,在『重層嚇阻』的新國防戰略下,海軍是不是應該要思考如何延伸海軍的打擊火力、增強保護航道與長程偵巡的能力,畢竟海上生命線對台灣至為重要,同時蔡英文政府目前正在力推南向政策,但東南亞國家中,社會局勢可能動蕩的所在多有,若無強大海軍支援,在情勢危急之時,是要如何保護台灣僑民安全撤離呢?

 

將雄風二E型巡弋飛彈配備於新艦艇

 

在海軍未來的新造艦計畫中,雖然可以見到比較創新大膽的兩棲突擊艦與國造神盾艦,但嚴格來說,這整個計畫仍然沿續著舊有的防禦思維。兩棲突擊艦的全通式飛行甲板可以搭載並操作直升機,成為海上飛行基地,但其主要的任務還是用於投射海軍陸戰隊到外島,而且這個計畫也已暫時遭到擱置。神盾艦則專長於防空任務,能讓海軍擁有更強的防空能力,但仍然是以防禦為主。海軍不知是否曾經思考過,海軍應該利用水面艦艇航程較遠的特性,延伸台灣的打擊範圍,如將台灣自製的雄風二E型巡弋飛彈配備於新的艦艇中,或是以目前雄風二E型巡弋飛彈的技術,進一步研發具有局部攻陸能力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如同美軍的魚叉反艦飛彈一樣,其中後期改良型就擁有局部的攻陸能力,不止能攻擊敵方的軍港、雷達、碼頭設施,甚至是停泊在港中的敵艦。

 

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國防部提供)

 

同時原本由海軍所擁有的定翼反潛機隊,又被移回空軍,原因除了海軍航空隊的定翼機隊規模太小,導致空軍飛行員改隸海軍以後影響未來發展,使其加入反潛機隊的意願低落,而且缺乏空軍的後勤支援,讓反潛機隊的妥善率不佳,再加上馬英九政府時代,為推動桃園航空城的計畫,廢除了原本已撥交給海軍航空隊專用的桃園空軍基地,導致海軍逐步建立定翼機航空隊的努力化為泡影。

 

建立海軍航空隊

 

但執行反潛作戰的是海軍,水面艦艇、潛艦與反潛直升機全部都隸屬於海軍,操作定翼反潛機的卻是空軍,這種無法統一事權,導致難以有效進行反潛任務的問題,就是過去將定翼反潛機移交給海軍的關鍵。最後卻以妥善率、人員升遷、政府錯誤政策等原因而功虧一簣,實在令人扼腕。建立並擁有一定規模與作戰能量的海軍航空隊,才能讓海軍的作戰距離加乘。在這件事的教訓後,海軍未來要怎麼發展屬於自己的空中作戰能量,並如何有效利用隸屬於空軍的P-3C反潛巡邏機,就很值得國軍進一步仔細規劃與思考了。

 

P-3C反潛巡邏機。(圖片摘自國防新聞網)

 

至於海軍薄弱的海上補給能力,從過去只有一艘武夷號快速補給艦在役,遇到歲修就無法執行遠航任務的窘境,就可一葉知秋。一直要到很多年後,武夷艦本身艦體平衡問題也早已經不是秘密,才籌建了第二艘磐石號快速油彈補給艦,但對於改善海軍的遠洋補給能力仍然有限。過去海軍忽略這個問題的原因,是認為在採取近岸防禦戰略下,需要進行海上補給的需求較小,但問題在於台灣的防禦計畫中,部份的海軍艦艇將在戰時遠航,離開台灣附近海域以保存戰力,等待時機截擊敵方的兩棲登陸船團,而這支擔任保存戰力任務的艦隊,在茫茫大海中要如何補給?只靠武夷號與磐石號兩艘補給艦是否能勝任這個任務?

 

再說海軍的衛疆計畫規劃由海軍陸戰隊奪回太平島,支援作戰的海軍艦隊將在距離台灣三至四天航程的南海海域作戰,這要如何補給?也全靠目前這兩艘補給艦嗎?再進一步來說,目前的補給能力在承平或小規模衝突時也許還能勉強應付,但在戰時有能力為整個海軍艦隊補給嗎?相信海軍比國人更清楚答案。

 

看不到「重層嚇阻」的戰略

 

從反潛機到補給艦的問題,從海軍發展沱江級巡邏艦到未來的新造艦計畫,我們看得到國防自主的努力,但是見不到建立「重層嚇阻」的戰略。台灣對於海軍的發展應該有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發揮台灣這個海島國家的地緣優勢,而不是讓海軍繼續附屬於陸上防衛思維下,只是擔任延伸的火力平台而已。

 

海軍並不只是操作水面上的艦艇,還擁有潛艦、操作陸基反艦飛彈的海鋒大隊、水雷、旋翼反潛機、海軍陸戰隊、甚至是定義為第二海軍的海巡署,所以實在不應該如此故步自封。而國家在考量未來發展政策時,若只是高喊海洋國家的口號,卻連年緊縮海軍的發展資源,迫使原本應該是攻勢軍種的海軍,萎縮成近岸巡邏隊,那無異是本末倒置,至於國軍本身更應該揚棄軍種的本位主義,以台灣的整體防衛需求來進行通盤考量,合理且有效地分配資源,才不會一直出現朝令夕改,胡亂投資的長年弊病。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延伸閱讀】

● 紀永添專欄:喪失制空權時 台灣需要哪種裝甲車

● 紀永添專欄:台灣陸軍為何還在三軍聯訓基地攻山頭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