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經觀點:一例一休再修 成敗關鍵在政府把關

蔡明芳 2017年11月20日 07:00:00
行政院希望有條件放寬一例一休,此政策成敗決定於政府把關的寬嚴程度。(資料照片/鄭宇騏攝)

行政院希望有條件放寬一例一休,此政策成敗決定於政府把關的寬嚴程度。(資料照片/鄭宇騏攝)

去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的「一例一休」新制實施以來,面臨許多不同的質疑聲浪。為此,行政院近期希望可以有條件的放寬一例一休。但是,此舉卻引來勞方團體的強烈反對。勞方會有這樣的反應並不意外,因為台灣長久以來的勞動條件確實非常不好。

 

當我們看到工總代表對政府要提高基本工資的不友善態度時,就可以想見他們給予勞工的工作條件與環境應該不會太好,甚至還希望政府開放更多外勞來取代本國勞工。

 

企業與勞工的選擇空間變大了

 

對企業而言,一例一休的實施,一來加班費的增加讓勞動成本提高,二來則是限縮了企業對於受雇勞工的工作時間彈性,因此,企業反對是正常的。對勞工而言,則是多了休假的時間,但也可能讓有意願加班的勞工無法加班或因高加班費而無法加班,當然,周末固定休假的勞工則不受影響。

 

賴清德院長目前所提出的「四彈性」中,排班彈性為「鬆綁七休一,但須經勞資協議及政府把關」。亦即,企業可以選擇是否需要勞工多加班,勞工也可以選擇是否願意加班。由此可知,企業與勞工的選擇空間變大了,勞資雙方至少不會比目前的情況差,故目前的修法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此政策的成敗決定於政府把關的寬嚴程度,這是政府部門在未來執行面應注意的。

 

需要更有彈性的政策工具

 

就台灣產業特性而言,台灣企業的組成除了幾家知名大企業外,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亦即,台灣廠商特性是相當多元的。因此,面對不同產業特性的廠商理應有不同的政策工具,以達到最好的政策效果,一例一休的鬆綁與把關雖已有往此方向調整,但仍需持續關注該政策原本預期的政策效果是否有落實。一個政策的執行本來就會有所取捨,同時,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政策成本都可能很不一樣,因此,政策的滾動式檢討與修正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部分資方扼殺政策美意

 

由上述討論可知,雖然從產業與勞工的角度來看,這次的修法是給予勞資雙方更大的彈性。但是若資方力量太大,政府給勞方的彈性,確實很容易變成讓資方有更多予取予求的空間,這會讓政府的美意變成欺負勞工的幫兇,也是政府未來在執行面應注意的。

 

我們希望政府在未來施政上,可以有更全面與多元的考量,對於不同特性產業可以有不一樣的政策工具,以增加企業與勞工的福祉。當然,行政部門不要忘記蔡英文總統就職時宣布要改善台灣產業結構與改善低薪的承諾,我們期待行政院早日對於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勞動環境優化,提出更明確且有效的政策工具,讓台灣可以趕上「包容性經濟成長」的世界潮流。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副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