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報人物】揭密《紐時中文網》 總編輯倪青青:不被允許跑新聞

陳怡杰 2017年12月14日 19:00:00
《紐時中文網》總編輯倪青青。(攝影:葉信菉)

《紐時中文網》總編輯倪青青。(攝影:葉信菉)

49歲倪青青是《紐時中文網》2012年6月上線來第2任總編輯,日前她因私人行程來台一周,離台前晚接受《上報》專訪。

 

從《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10年資深記者退下,她又自汕頭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一職、重返媒體界主掌有167年歷史的大報總管,揭密《紐時中文網》媒體經營心得。

 

長篇特寫做成短篇連載

 

她提起《紐時中文網》近年會把長篇特寫報導,做成幾個短篇連載(而非一天塞讀者6、7千字),「這不是死規定,特別精采內容才這樣做。」

 

過去,倪青青曾感嘆「新聞行業難做,中國新聞行業更難做!」(Journalism is hard. Journalism in China is even harder.),接任《紐時中文網》總編輯2年,對於在北京處理新聞的自由度,其實《紐時中文網》今年一則「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前世今生』」文章已露端倪:

 

身份不明的技術人員在我們前後兩處辦公室所在的大樓的通訊電纜上安裝了監控設備。我們的一些中國僱員不時被請去「喝茶」,被政府特工調查。儘管花錢買了最高級別的服務,但我們的網速還是經常慢得像在爬

 

倪青青稱自己上任來「目前還沒被當局『關心』過」,「一般常是記者、記者助理、研究員被叫去『喝茶』居多。」

 

她上任總編輯,不跑新聞,多負責臉書「新聞直播」(live journalism)等活動,對外出席場子、受訪也由她擔綱,「我知道台灣區讀者很喜歡看『直播』,一開始我們只初步嘗試這渠道,但挺受歡迎。」

 

《紐時中文網》將精采長篇特寫報導,拆成短篇連載,吸引讀者。(翻攝《紐時中文網》)

 

現在媒體百家爭鳴,她其實沒有專注特看哪家,「多數都追社群媒體熱題,固定到哪個網站機會趨少,有朋友貼來源,有興趣才點過去。」她曾提過最欣賞中國媒體是《南方週末》,但現在不是了。

 

「以前我是外媒記者,需找很多資料,但沒那麼多媒體,所以我常從《南方周末》掌握民間意見,1週1次;現在難說,很少單看個別媒體意見,《南方周末》都不南方周末了」,為抓網民多數意見,倪青青多從微信看很多自媒體,那接地氣,更常用Audio Podcasts接收訊息。」

 

她也滑中國新媒體如《好奇心日報》、《介面》等,「會看某些文章,但我們目標群眾完全不同」,更常關注同業,多為外媒中文網,如《金融時報中文網》、《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或香港《南華早報》等。

 

「看的內容很雜,各種各樣都大概瞄一下,不像以前單看某個媒體那麼深刻,大家閱讀習慣似乎越來越變這樣。」

 

挑文2個標準

 

她解釋《紐時中文網》內容主以翻譯《紐約時報》英文版為主,晨間沒有報題會議,早上她快速翻過英文版文章,決定翻譯約10~15篇文章,傳達同事去做。

 

紐約時報》國際版與《紐時中文網》2015年5月在港、澳出版新聞取向的《國際紐約時報》紙本月刊。(翻攝《紐時中文網》)

 

她會搭配一個中國籍資深主編一起討論,「在被中國屏蔽之前,《紐時中文網》是鎖定中國讀者,搭配這位同事,比較掌握當地口味。」

 

她自己挑文2個標準,「大家感不感興趣」,「你需不需要知道」。

 

「被屏蔽之前,中國讀者最愛的,是有關中國的政治文章,再者是美國政治新聞,接著是非政治新聞,如健康、都會愛情、教育、旅遊」,「很多人點《紐時中文網》,原也多以點擊政治新聞為主,我希望挑題內容多元一點。」

 

她感謝首任總編輯曹海麗架構制度,組齊團隊,「只是中文網開站才4個月就遭遇『屏蔽事件』,她也很難做事」,她2年前上任後,除了內容,盡量也管道多元,如做「每日一詞」(the word of the day)單元、「臉書直播」(facebook live)、拆分長文做系列連載,「這些都是我上任後創新。」

 

屏蔽有屏蔽的做法

 

她澄清不以英文版政治新聞主推,不是因為屏蔽而轉變做法,「讓《紐時中文網》減少政治新聞專注,是因《紐約時報》政治新聞權威,但絕不能停留只挑政治文章做中文傳播,we cover the world。」

 

「從微信看很多自媒體,掌握網民多數意見。」(攝影:葉信菉)

 

現在《紐時中文網》約有30萬粉絲,未來再以受歡迎單項,如都會愛情、教育等類型各拆分粉絲團經營,她認是可能做法,「但目前讀者群體雖然增長快,只是累積仍不足以這樣拓張。」

 

外媒《Quartz》曾稱《紐約時報》在中國採滲透法,如用鏡像網站(Mirror sites)大量發布文章,也不斷在社群網站開新帳號貼文,力求拓開新聞發佈管道,據此,倪青青不否認,「《紐時中文網》也一直在做。」

 

目標:付費制

 

《紐時中文網》畢竟是網媒,是否面臨流量壓力,她堅稱現在沒有,「原因是被中國屏蔽後,很難自然(organic)發展」,「整個《紐時中文網》方向,目前不是為了點擊量,但我們希望,未來能跟《紐約時報》讀者一樣,走『付費制。」

 

這與台灣不少媒體想要(或者曾經)推動會員制、用戶訂閱、付費閱覽等制度以創造金流,似乎異曲同工,《紐約時報》2017年第2季曾因數位訂閱收入首度超越紙本報廣告收入,轉虧為盈。

 

紐時中文網》今年2月另開季刊《紐約時報生活季刊》,文章類型側重生活風格。(翻攝《紐時中文網》)

 

2012年開台後才上線4個月,《紐時中文網》就因翻譯《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家族財富專題,步上《彭博社》後塵,無法再在中國露出,「現在讀者群從台灣點進來最多,青睞文章類型也與中國粉絲有變,台灣人不愛看《紐時中文網》政治新聞,更好健康、愛情等人文題目」,目前,《紐時中文網》轄下沒設單篇點擊目標,「但有人員定期關注讀者愛看哪些文章,這些分析會跑。」

 

在北京,《紐時中文網》與《紐約時報》北京分社在同棟大樓辦公,但業務操作各自獨立。目前《紐時中文網》約有20人編制,主責翻譯英文版文章,「我們不被允許跑新聞」,「有小部分原創內容,來自海外專家投書。」

 

耗掉每天最多時間的,是圖像處理、中英對照段落比對等,「從翻譯上架4道關卡,翻譯→翻譯編輯→資深編輯(senior editer)→主編(producer),不會每篇經過我這,但我若滑《紐時中文網》頁面發現有誤,及時請同事補正。」

 

耗半天做1篇文章

 

目前《紐時中文網》翻譯團隊陣容,多在首任總編輯曹海麗任內底定,「那時從各大外媒中文網挖人,《金融時報》、《BBC》等都比《紐約時報》早做中文網,多數從那兒找,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編輯。」

 

目前《紐時中文網》方向,不是為了點擊量,我們希望未來能跟《紐約時報》一樣,走付費制。(攝影:陳品佑)

 

「我們有一組很硬的翻譯團隊,反覆make sure所有文章達標,這個過程很」,倪青青知道很多港、台新媒體翻文章很,「30分鐘、1小時文章就上架,《紐時中文網》1篇文章起碼做半天。」

 

她自己的尋才風格,不找傳統編輯,「希望找既有翻譯能力,又能做內容」,「意思是,除了翻譯高質量文章扛得起來,最好也有具備原創文章能力。」

 

紙媒沒死

 

目前《紐時中文網》不僅有改版計畫,也在「跨足紙媒」不斷嘗試。

 

2015年5月在港、澳出版新聞取向的《國際紐約時報》紙本月刊,由《紐約時報》國際版與《紐時中文網》合作,單本24 頁,簡體印刷,約 2 成內容是港澳當地新聞,月發行約 5 萬份,今年2月《紐時中文網》轉型另開季刊《紐約時報生活季刊》,文章類型改側重生活風格,「執行10個月,內部評估成效不錯,繼續加重力道。」

 

 

撰文:陳怡杰 攝影:陳品佑、葉信菉

 

《紐時中文網》2年內網媒二度著力出版紙本,倪青青認成效頗佳。(攝影:陳品佑)

 

延伸閱讀》
【上報人物】與好奇心共舞 楊櫻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