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文傑專欄:台灣最該公投的兩件事-回復徵兵和安樂死制度

梁文傑 2017年12月28日 07:02:00
公投法大幅降低連署門檻和過關門檻之後,許多團體躍躍欲試。(湯森路透)

公投法大幅降低連署門檻和過關門檻之後,許多團體躍躍欲試。(湯森路透)

公投法大幅降低連署門檻和過關門檻之後,許多團體躍躍欲試。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美豬進口、護照拿掉「中華民國」字眼、同性婚姻等,預料都將連署成案,在明年縣市長大選時逼選民靠邊站。

 

其實公投法這種東西,除了瑞士和美國加州特別愛用之外,一般民主國家是沒有的。像英國就沒有一部公投法,只有政府就重大議題發起諮詢民意的公投,例如退出歐盟。美國的公投只限地方事務,從來沒有辦過全國性的公投。日、本韓國也都沒有。所以公投與民主或人民做主其實是不太相關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等國際組織在評鑑一個國家的民主自由程度時,向來也沒有公投這一項。

 

但無論如何,這部門檻超低的公投法倒是可以用來解決兩個重大的問題:回復徵兵和推動安樂死。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台灣的人口結構所必然的要求。

 

先說回復徵兵制的問題。假如我們同意以國防部計算的21萬5千人為最低安全兵力規模,那這個規模根本不可能由募兵來達成。全募兵制的日本自衛隊有23萬人,但日本人口有1.27億,平均552人中才有一人服志願役,也就是每552人養一個職業軍人,反觀台灣則需要每109人就有一人服志願役,台灣人的負擔是日本人的五倍。新加坡的人口/兵力比率約與台灣相當(每115人有1人當兵),但新加坡是義務役,沒有募不到兵的問題,國家也只需要為當兵的役男付出較低的薪資。而台灣則需要用較高的薪資吸引人來當兵。結果是:新加坡的國防經費約與台灣相當,但三分之二的經費可用來做軍事投資,而台灣的國防經費則泰半花在人事費用上,用於購買和研發軍備的預算少得可憐。

 

更嚴重的是根據行政院國發會的推估,到民國150年,我國總人口會減少517萬,15-64歲青壯年人口會減少783萬人。到時候,全台灣大約每85人就要養一個職業軍人。這不僅在財政上無法負荷,更無法招募到足夠的志願役。但國防兵力的需求並不會隨著人口減少而減少,因為你要守的國土就是這麼大,而對岸龐大的人口基數要維持一支220萬人的大軍亳不困難。

 

這些問題各主要政黨不是不知道,但各政黨都陷入害怕得罪年輕選票的謎思。但中央研究院「中國效應小組」所做的民調卻顯示,支持維持徵兵者在2015年有60.2%,2016年驟升至83.4%,2017年更升至86.3%。而剛服完兵役未久的30歲世代、適逢兵役期的20歲世代,支持徵兵制的比例都超過6成。

 

顯然,「天然獨」的年輕世代並不是不想保家衛國的一代人。無知的不是年輕人,而是想討好年輕人的政黨。

 

再說安樂死的問題,這也和人口結構老化有關。同樣根據行政院國發會的推估,台灣將於民國11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佔人口比高於20%)。到了民國150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增加404萬人。民國105年約每5.6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民國150年將變為每1.3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面對龐大的高齡人口,傳統的觀念是投入更多的照護來延續老年人的生命。目前的長照2.0計畫是每年投入470億,而這是以65歲以上老人失能失智率15%來估算。但據統計,85歲以上「老老人」失能失智率超過50%。如果人口金字塔的「老老人」占比提高,會導致65歲以上的整體失能失智率大幅膨脹。如果只是一昧加碼長照,到民國150年,台灣將成為「老人奴役青年」的社會。

 

這就需要政府去考慮是否能讓高齡者(或失能失智者)自主決定生命存續,也就是安樂死的問題。人工地延長存活期只會換來苦痛,也是社會和家庭的負擔,讓個人對生命有自主決定權才真正符合人道主義。雖然目前各政黨都還不敢碰觸這個議題,但台灣社會的接受度其實是很高的。《今周刊》在2014年的民調即顯示,對於「尊嚴死亡」,贊成者達77%,反對者僅16.9%。59歲之前各年齡層,贊成者都近8成或逾8成,60至69歲也有73%贊成。

 

假如我們的民主體制真有效能,回復徵兵和建立安樂死制度其實都不需要公投這道程序。正如人工流產和同性婚姻也都是通過既有政府機制就決定完成。但既然朝野政黨已失去對重大問題做決定的能力和膽識,這部公投法倒不失為就真正重大議題做突破的契機。公投法修正後,行政院已可直接舉辦諮詢性公投詢問人民意見,那就做吧!

 

※作者為台北市議員

 

【延伸閱讀】
●  梁文傑專欄:勞動體制學美國 別走歐盟僵固的老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