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出現在中國央視春晚的「外人」們

烏凌翔 2018年02月22日 00:00:00
多位在春晚登台表演的台灣藝人,名字之後都特別被標註為「中國台灣」。(圖片擷取自Youtube)

多位在春晚登台表演的台灣藝人,名字之後都特別被標註為「中國台灣」。(圖片擷取自Youtube)

中國大陸除夕夜的電視節目「春晚」-春節聯歡晚會-有三難:目標收視群太多又太複雜,構思困難;誕生至今已經第35年了,年年都要突破創新,難上加難;內容要反映中國一直改變中的意識型態與時代精神,最是困難。

 

從這些困難產生的面向,譬如電視技術、歌詞內容、甚至小品-台灣稱之為短劇-如何反映時事,都值得一談,但今年2018春晚中一項貫穿全場的元素:「外人」,是我注意到的一項特點。

 

首先是有很多「外國人」出現穿插,顯然是為了烘托中國當今的「盛世」,與萬邦來朝的天朝體系遙相呼應。譬如,午夜倒數之後第五個節目,是8位世界知名人物的祝賀影音,依序為聯合國秘書長、奧會主席、英國首相、法國總統、非洲國家布隆迪總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IMF總裁、以及國際足總主席,陣容極堅強。

 

但沒有普京與川普,反而有川普宣佈要退出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可以看出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方向與特質,與大美霸權很不同。另外還有NBA到中國CBA發展的球星Marbury串了個場,主持人直接稱叫他馬布里,不用任何介紹,顯然早已家喻戶曉,「馬先生」還用中文說了「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真是非常的中國。

 

接下來的歌唱節目「我愛你中國」,11位美聲歌唱家中,有9 位來自美、俄、法、意大利、拉脫維亞等國, 再搭配錄影:俄羅斯、巴西、紐西蘭的華僑,以及香港居民,還有派到南蘇丹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中國步兵營,一齊合唱,應該是為了營造全世界中外人士對中國都持友善的態度,這對「中國威脅論」是一種迂迴的回應。

 

春晚節目中「外人」的元素安排得很巧妙,為中國崛起的過程,留下了一個註腳。(湯森路透)

 

大家真的都「同喜同樂」了嗎

 

外國人元素最明顯的是第20個小品節目「同喜同樂」, 以中國為肯亞修築的「蒙內鐵路」幹線即將通車為主題,強調「中非友誼」。 十幾位黑人女乘務員中帶頭那一位說的中文,竟然還帶了一點東北腔,愛聽老外講中文的觀眾都被逗樂了,巧妙的突顯了「一帶一路」「五通」中的「民心相通」很成功,事實上,它確是最困難的障礙。

 

前年,有一位中國國際關係學者來台大演講,他慨嘆中國在非洲花了那麼多銀子,中國老百姓在大多數非洲國家卻沒享有免簽證待遇,直指中國的援外政策,有需要改進之處。怎麼改進呢?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中國外交研究室主任羅建波前年8月公開發文表示「中國外交亟需塑造核心價值」,可能就是答案了?一年多過去了,不知接受中國更多援助的非洲人民,對中國人的印象改進了多少?「同喜同樂」了嗎?

 

除了真正的外國人,還有一種明明是生長於中國的中國人,但因為移民,就成了非本國人了,這次「春晚」中,20年來第二次與那英同台合唱的王菲就是。

 

王菲出生於北京,18歲舉家移民香港,成了「香港人」,字幕上名字後就有了括號,括號中標明「中國香港」。不知道中國影視界強調國籍的目的何在?在移民成風的中國,有時反而引人議論。

 

擔綱重擔的台灣藝人

 

記得2009年,一部慶祝中國建國60週年的電影「建國大業」,其中多如繁星的大牌演員竟然在節目片尾秀「卡斯」時,名字後面很多都有一個括號,引起不少網友批評:改換國籍就是背叛祖國,怎麼可以又回中國賺錢,而且還飾演愛國人士?又快10年了,中國經濟實力更加強大,鐵路都修到非洲去了,結果是移民潮退燒了、抑或對入籍外國的人不再那麼敵視了呢?也許,在民族主義高張之下,答案都是相反?

 

名字後面有括號的,不止外國人,港、澳、台胞也有,從這個角度看,難道央視暗示港澳台胞還都算「外人」?無論如何,算一算括號,今年春晚台灣藝人擔綱頗重,從唱開場的周渝民、胡凱倫,黔東南分場-高難度獨唱的-林志炫,以魔術搭配周杰倫歌藝的蔡威澤,港澳台三人組唱「龍的傳人」中代表台灣的言承旭,又彈又合唱-與一位哈薩克斯坦及一位中國歌手合唱-的蕭敬騰。

 

不過字幕上打出的雖是「中國台灣」,主持人介紹到蔡威澤與周杰倫時,用的形容詞還是「來自寶島台灣的…」,沒唸出「中國」二字,不像字幕上寫的那麼刻意,或,也許口語的說法才是刻意?

 

「中國台灣」的歌手除了歌藝好,演員方芳、張晨光、杜志杰還參與演出小品「回家」,其劇情可能讓部份台灣民眾覺得有些「統戰」?台灣有媒體指這個節目帶有話劇「寶島一村」的味道,殊不知,故事女主角的原形根本就是方芳自己,故事的大綱,也是很多台灣外省家庭的親身經歷。

 

男主角張晨光飾演出生在山東、5歲來台的老公,現實中他確實祖籍山東,只不過在高雄出生;也在台灣出生的方芳,父母都是安徽人,小品中她跟張晨光是兩口子,隨著老公回到山東老家,所以劇名叫「回家」。

 

但是我的爸爸…也是安徵人

 

可能為了戲劇效果,方芳刻意滿口台灣國語,其中自述她父親要她永遠都別忘了老家是安徽全椒縣那句台辭,立刻讓「安徽全椒縣」成了中國網上十大熱門蒐索字彙。

 

有趣的是,我在網上看到了兩個版本,一個有字幕的單一節目版本,方芳說母親雖然是台灣人,父親卻是安徽人,邏輯合理,與字幕相同,應是正確的台詞。另一個直播回放的版本,方芳說的是「我的媽媽雖然是安徽人,但是我的爸爸…也是安徵人」時,中間吃了一個小螺絲。我想,方芳現場演出或許是真情流露了?把平常對人介紹自己的話,當成台詞說出來了?

 

除了節目中的「外人」,中國對「外」的發展策略,也是重點。

 

是,這麼大一個國家,這麼多的人民,這麼高的製作經費,這麼多的全世界華人觀眾,不利用一下來加強宣揚,才讓人奇怪呢!

 

不過,長達5個小時的節目,「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詞只出現2次,一次還是48位來自「外國」跳傘員表演的高空跳傘節目名稱,喻意很貼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詞只出現一次,用來介紹彰顯改革開放40年紀念的歌唱節目「再一次出發」-算起來,中共是把1978年十一大三中全會當成改革開放的起始點,現在則是「再一次出發」,為何是「再一次」呢?介紹晚會末尾節目「偉大新時代」時說了,要「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奮力向前…」,這是國家領導人名字唯一出現的一次,如果觀眾不小心早睡了,還聽不到呢!

 

2018央視春晚,氣魄很大,極盡聲光之娛,節目大都很好看,廣告、置入性行銷、口號都不多。其中「外人」的元素安排得很巧妙,為中國崛起的過程,留下了一個註腳。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