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滋「匿名篩檢」留證號 疾管署有侵害個資之虞

黃驛淵 2016年09月15日 13:01:00
AIDS在台灣慢慢被認識接受,但對匿名篩檢過程似乎不夠完善,恐有個資遭侵害風險。(翻攝自愛滋權促會臉書)

AIDS在台灣慢慢被認識接受,但對匿名篩檢過程似乎不夠完善,恐有個資遭侵害風險。(翻攝自愛滋權促會臉書)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推動「愛滋免費匿名篩檢」,全國目前共41家醫療院所提供服務。但《上報》調查發現,匿名篩檢雖宣稱「匿名」,但由疾管署訂定、製作的匿名篩檢諮詢問卷,卻要求受檢民眾填寫「身分證字號後4碼」等個人資料;儘管只留部分資訊,民間團體仍質疑,填寫任何可能供交叉比對個資的資訊,恐讓篩檢淪為「假匿名」,有侵害隱私的風險。

 

接受愛滋免費匿名篩檢的民眾須填寫「身分證字號後4碼」等個人資料;民間團體質疑此舉恐讓篩檢淪為「假匿名」有侵害隱私之虞。(衛福部提供)

 

這份引發爭議的問卷,包括台大醫院等知名醫院都採用。根據疾管署說法,全國41家提供匿名篩檢服務的醫療院所,基本上都以此問卷作為諮詢受檢者的依據,有些醫院還會自行「增加」其他題目方便後續分析。

 

相較於疾管署的匿名篩檢諮詢問卷要求填寫「身分證後4碼」,同樣提供匿名篩檢的民間單位包括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等機構,不管是採「快速篩檢」或「抽血篩檢」,受檢者都無須留下身分證後4碼等任何可能遭辨識或交叉比對的資訊。

 

懷疑自己感染愛滋病毒的民眾,過去可能因擔心檢驗後身份曝光而不敢接受篩檢;疾管署自2003年起推動愛滋匿名篩檢計畫,希望能在顧及個人隱私的狀況下,鼓勵高危險群主動接受篩檢。

 

疾管署為鼓勵高危險群主動篩檢,自2003年起推動愛滋匿名篩檢計畫,另也提供免費唾液篩檢試劑。(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

 

但本報調查發現,疾管署去年11月擬定公告的「愛滋病免費篩檢諮詢服務問卷」,除了要求受檢者留下性別、出生年份、國籍等資料外,還要求填寫「身分證後4碼」作為問卷編號。儘管問卷最上方註明「結果僅供醫療人員與您面談和分析使用,不會將資料轉給他人」,仍引發質疑:一旦多項個資經交叉比對後,是否可能讓真實身分曝光?

 

「只填身分證後4碼無法猜出是誰。」對此,疾管署官員解釋,填寫這些資料不是想「知道你是誰」,而是想了解「誰是熟客」,以及誰有持續危險性行為,另也方便醫療院所掌握匿名篩檢的「回客率」,便於統計定期篩檢率,絕對不會外流或因此比對出個人資料。

 

疾管署官員並說,若民眾對留下這些資訊仍有疑慮,會再告知第一線提供匿名篩檢服務的醫院,請醫事人員向民眾解釋清楚資料不會外流、也不會進行身分比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擔心。

 

但民間團體不認同疾管署的說法。「真正匿名就是什麼個人資料都不應該填!」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說,匿名篩檢目的是鼓勵懷疑自己有患病風險的人來受檢,既然匿名,就不該留下任何資訊,即便是身分證後4碼也不必。

 

她並質疑,既然醫療單位宣稱不會進行比對、也不會外流,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增加受檢者的疑慮?「若不是真的想要做什麼,那就是不必要的資料蒐集。」至於出生年份,她建議也可改用年齡區段等方式進行。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推廣部主任杜思誠表示,要求受檢者填寫身分證後4碼,若查出真實身分就違反匿名原則,若查不出來那為何要填?目的是什麼?可見「不管查不查得出來,都不需要填」。

 

他也說,匿名篩檢前填寫的諮詢問卷,主要是要讓檢測人員了解受檢者的處境,例如: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是不是有兵役問題等,以便協助受檢者一旦確認感染,可協助引介相關資源;但像身分證後4碼等可能會對受檢者產生疑慮的個資,根本不應該要求填寫。

 

對於疾管署「掌握篩檢狀況」的說法,林宜慧則指出,今年7月,中國發生了愛滋病感染者資料外洩事件,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當時還發布聯合聲明,稱「這是對患者基本權利的侵犯」;疾管署既然宣稱資料不會用做他途,何不讓匿名篩檢徹底匿名?又為何寧願置身個資可能洩漏的風險?「疾管署根本是給自己找麻煩!」
 

 據調查截至2014年10月,中國共有愛滋感染者49.7萬人,雖然各地疾控中心掌握病患資料,且免費提供多種藥物,但個資外洩、居民因而遭詐騙情事時有所聞。(翻攝自新京報)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