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重點在觀察習近平的決策機制有哪些新設計

張國城 2018年03月15日 07:00:00
對於未來中國的發展,可以觀察習近平對決策機制有哪些新的設計。(湯森路透)

對於未來中國的發展,可以觀察習近平對決策機制有哪些新的設計。(湯森路透)

中國日前修憲,將國家主席最多擔任兩屆的憲法規定刪除。這被認為是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終身制的作為。對於台灣而言,誠然需要高度關注,但是也無須過於緊張。

 

首先,無論誰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統一台灣的目標不會改變。而用以統一台灣的各種力量,如軍事力量、外交手段、滲透統戰,也不會因為習的任期延長就會大量增加。

 

這些力量的發展,當然會隨著中國國力增加而有所影響,但也有其客觀規律,如軍事力量發展受技術發展程度和軍工生產能力限制,外交圍堵也已經到了極限,國際勢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制約。這些和習是否延長任期沒有直接關係。習要延長任期的目的應當也不是在於強化這方面的力量。

 

中國過去的「十年任期制」雖然看來對領導人比較不利(因為在位時間有限),事實上卻是對中國共產黨最有利的超穩定結構。因為換屆時任一級別的幹部有年齡上限,因此接班梯隊明確;而領導人有換屆的需要,因此需要拔擢下一代接班人,因此保證了對幹部存在自上而下的制衡和約束;而任何人要成為下一代接班人,必須要對現任領導人有一定程度的效忠和配合,而在接班人上位之後,和提拔他的前任領導人無疑相當程度上是命運共同體,因此也保證了黨內不致有大到足以動搖黨統治基礎的權力鬥爭。

 

如果這一制度被打破,則領導人下台之時一般也是離世之時,因此接班人勢必成為重大問題。如果領導人生前指定接班人,則無異古代君王立儲,儲君若不安於位想提前接班,勢必形成動亂的根源;此外接班人若接班,必然是領導人離世之後,也未必能保證不會有人趁勢而起挑戰接班的正確性。

 

更重要的是,在現代國家中當皇帝的難度已經遠大於20世紀之前;這裡指的「當皇帝」不是指樹立領導人自身的皇帝地位,而是如何好好執行皇帝的職責。現代任何國家的領袖,不管在國內有多大的權力,不可能忽視「國際外交」「經貿發展」與「科技發展」三大領域。

 

而任何領袖無論權力多大,在這三大領域都受到許多客觀因素制約。因為這些事務的繁雜和專業都讓任何領袖無法絕對獨裁,因為人的智慧和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事事都需領袖裁決才能通過,那效率必然低落,絕對拖慢和妨礙發展。即使有很強的幕僚團隊,領導人聽取報告作出決定還是需要時間。若為此將權力下放或增加決策者,就不是獨裁了。

 

大可不必視作「稱帝」

 

此外,當今的國際社會已經讓皇帝在國內的絕對權力無法絕對令他國俯首稱臣,在國際場合也不可能如過去帝國的皇帝對其他小國領袖居高臨下。國際組織有一定的遊戲規則,小國也可和其他大國結盟以制約帝國。當前世界的多強格局也無法讓任何國家絕對壟斷對其他國家的軍事優勢。

 

就經貿發展來說,即使在國內有絕對權力也不可能命他國絕對服膺對本國有利的遊戲規則,因為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法則不會消失;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自由市場、私有產權和資訊流通和獨裁絕對是逆反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是中國共產黨逐漸減少國家干預的計畫經濟的結果。

 

談到科技發展,國內的絕對權力或許可以在某些領域產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作用,但不可能克服一切科技發展中的難關和落差。若和其他國家處於緊張狀態,則更難透過市場機制和國際合作發展科技。

 

一言以蔽之,現在任何國家的政治領袖都不可能完全重現20世紀前專制君主的態勢,相反地如路易十四和康熙雍正乾隆那樣獨裁所帶來的巨大工作量,是任何人在時間上都無法負荷的(舉例而言,乾隆無須出席聯合國會議、訪問他國或和他國領袖會談,也幾乎不用決定國家的匯率貨幣政策、經貿談判策略,更無須擔憂海外強權的威脅和圍堵)。

 

因此,除非閉關自守,類似君主的獨裁對這個國家的軟硬實力未必是正數。如明清那樣的皇帝體制在今日也極難運作,這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事,勢必面臨決策的效率和難度問題。習近平不可能對此毫無所知;因此對於未來中國的發展,仍然可以觀察習對決策機制有哪些新的設計,將其延長任期的作為以「稱帝」一言涵括或將他妖魔化均大可不必。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延伸閱讀】

●北京傳真:當教科書裡的「文化大革命」變成「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北京傳真:黎學文、華湧們注定無法好好賺錢過日子 

●北京傳真:中國商人的死局

關鍵字: 習近平 稱帝 終身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