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元250年誕生的《印度慾經》 只是一本性愛教科書嗎?

亞歷山大.封.笙堡 2018年04月01日 18:00:00
北印度卡修拉荷(Khajuraho)神廟群的性愛石雕(Michael Baun@CC.BY 2.0)

北印度卡修拉荷(Khajuraho)神廟群的性愛石雕(Michael Baun@CC.BY 2.0)

不是。《印度慾經》(Kama Sutra)確實有明確描述性愛的段落,但全書七個章節中只有兩章與性有關。

 

「Sutra」類似印度古代的維基百科,議題包羅萬象。《印度慾經》大約源自西元二五○年,記錄了有關社會、政治、醫學等議題。有關於性愛(印度教中人類生活的四大目標之一)的Sutra是《印度慾經》的一部分,且其中有部分是由匿名作者匯集而來。

 

對歐洲人而言,這種感覺很獨特,因為數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羞於翻譯那些與性愛相關的章節,如今卻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大家雙眼緊盯著這兩章詳述性愛的章節。但其實,一旦整體深入了解《印度慾經》,了解性愛與人生其他三大目標的重要意義時,才明白《印度慾經》的奧妙之處。

 

人生四大目標除了愛慾(Kama), 還有利(Artha, 經濟)、代表印度教教義的法(Dharma,達摩),意指正確且善良的生活,以及凌駕一切之上的啟蒙和解脫(Moksha)。這些人生目標各有不同的重要意義,最底層的是Kama,其上是Artha,再來是人人引領期盼的Dharma。

 

Kama可以隨取即得,要達到Artha就需要一些計畫。Dharma則必須付出努力,但或許永遠得不到。至於跳脫輪迴的Moksha是人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根據《印度慾經》的論述,肉體、物質和道德不僅有階級之分,也各有其合適的生命階段。《印度慾經》要教導人們,年輕時追求性愛的歡愉無可厚非,但年紀漸長,就應該重視更重要的事物。

 

《印度慾經》絕不只是一本性愛教科書,它甚至有點說教的成分。各位必須了解,筏蹉衍那(Vatsyayana Mallanaga)撰寫《印度慾經》的那個年代,學術活動蔚為風尚,「世俗」的一切被稱為崇尚享樂主義。此種主義認為Dharma和Moksha全是無稽之談,世界上並沒有神,及時行樂才是人生唯一目標。但《印度慾經》的立場不同:肉體的歡愉確實存在——就像一般的百科叢書,《印度慾經》第二章詳細說明性愛知識,且特別著重在前戲的技巧——但人生還有其他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事物。

 

《印度慾經》真正有趣的是,它不是一本傳授男女性交技巧的書籍,而是致力於追求正確生活、精闢闡述生命中性愛和追求肉體歡愉的重要性。有趣的是,這本書也明文讚揚一夫一妻的性關係。婚姻是《印度慾經》的研究和教導重點。有關婚姻的第四章是本書最重要的菁華。這本書之所以地位崇高,是因為作者在撰寫《印度慾經》的那個時代,印度上流菁英階層普遍擁有多妻。一夫一妻攜手邁向Dharma的想法,在當時仍是嶄新的觀念。

 

作者筏蹉衍那還在書末整理了一些珍貴的實用建議,比如去找妓女以及一些密技,以備讀者在竭盡所能,但仍無法維持道德婚姻生活時,能派上用場。其他還有像是在男性生殖器塗上胡椒、山楂和蜂蜜,或者在妻子身上撒上少許磨碎的荊棘、猴糞和百合根,據說這麼一來,妻子就不會再多看別的男人一眼。

 

*本文摘自《外帶一杯世界史》,商周出版。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封.笙堡Alexander von Schönburg

1969年生,曾為《Vanity Fair》、《Vogue》等多家報章雜誌撰寫專欄,並曾任《法蘭克福匯報》編輯、德國時尚雜誌《公園大道》(Park Avenue)主編。2009年加入德國《畫報》(Bild)主編群。作品《窮得有品味》、《聊得有品味》等本本暢銷,常駐排行榜。目前和家人定居柏林。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關鍵字: 書摘 印度慾經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