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傳真】梁天琦:本土青年的吶喊

無妄齋 2018年04月26日 07:00:00
梁天琦也許並非英雄,卻是為政治信念及斯土斯民委身的香港人,歷史終將判他無罪。(美聯社)

梁天琦也許並非英雄,卻是為政治信念及斯土斯民委身的香港人,歷史終將判他無罪。(美聯社)

旺角街頭,繁華依舊。但兩年前此地的鮮血與烈焰,尚未曲終人散。
 

2016年初一晚上,旺角因無牌小販擺賣觸發一場警民衝突,事後特區政府認定本土派意圖挑撥「雨傘革命」死灰復燃,順勢定性事件為「暴動」;2017年3月,部份在場者經審訊被裁定暴動罪成立後從嚴判刑;2018年1月,法院開始審理5位被告,其中包括被官方渲染為煽惑暴動主謀之一 - 前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在李倩怡流亡臺灣,本民前成員黃台仰、李東昇疑似棄保缺席之下,他毫無懸念成為傳媒焦點。
 

漫長的控方舉證完畢過後,本月始由辯方作供及接受控方盤問程序。梁天琦在庭上自白,提到出身背景、投身社運到參政的歷程,若有留意他在參選2016立法會前後各項訪問,應該並不陌生;之前更有紀錄片《地厚天高》,剖白他在背負「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光環的陰暗處,埋藏不足為外人道的迷茫與沮喪,將他從被捧為「本土派新希望」的造神位置,還原成為青春、為香港前途而擔憂的尋常青年。
 

不過,他在庭上重溫上述既知種種,份量並不一樣。探討他坦然辨白的意義前,必須梳理來龍去脈。
 

不容於世的「勇武抗爭」

早在2015年農曆新年,食物環境衛生署小販管理隊強行取締深水埗桂林街的違法夜市,其時創立不久的本民前,自發協助移師旺角砵蘭街一帶的無牌小販維持整潔及清理街道,小販管理隊執法其間也召警到場,出現警民對峙及拘捕情況。2016年,食環署事先張揚將會嚴厲執法,本民前再次號召「勇武捍衛」具有本土特色的短期夜市,旨在呼籲支持者身體力行光顧小販,以免他們遭粗暴對待。
 

果不其然,小販管理隊派遣大量人員意圖執法,在場輪候的市民見狀開始鼓譟,紛紛以市井言語斥喝,藉群眾壓力讓他們知機離去,參與者包括本民前成員在內。及後有大隊警察以「調查交通意外」為由介入事件,在群情洶湧下撤退,但子夜時份旋即去而復返,公告驅趕市民,一時劍拔弩張。
 

其時梁天琦挺身而出,即席宣布舉辦「選舉遊行」,緩和緊張氣氛且保護在場市民,然而無從制止警方增援動武掃蕩。防暴警用盾牌和警棍暴力鎮壓,甚至有交通警違規向天鳴槍,盛怒群眾則在街道上拋擲磚頭及燃點火頭自衛還擊,警民之間頓時磚頭橫飛。
 

事發後,民主派政黨雖將事件歸咎於政府撕裂社會,但同時譴責暴力行為,與「勇武抗爭」手法切割。梁天琦在新界東補選論壇中提出「無底線抗爭」(接近Malcom X主張的「By any means necessary」),採取對等武力抗衡肆虐施暴之執法者,並形容現場疑有記者採訪其間遇襲是「抗爭沙石」,更遭曾經的社運先鋒梁國雄譏諷「以革命做幌子換取選票,是吃人血饅頭」,或有評論將之與中共文化大革命衍生的「六七暴動等量齊觀
 

革命?騷亂?暴動?
 

旺角黑夜一役,無疑是一場激烈的衝突型抗爭,但不至於成為社運,更未昇華至抗爭者描述的「魚蛋革命」。
 

群眾參與革命,未必基於共同理念,通常由個別動機甚或不滿引起,雖然參與革命以後可透過領袖或組織導入共同訴求,延續興鞏固推進力量。這與群眾自發的反抗事件相似,但後者著眼於解決目前困境,而非從根本上變革現存制度或規律。
 

旺角衝突的參與者當中,或有認同捍衛本土理念、響應呼籲到來光顧的支持者,甚至有本民前的成員,但更多的可能是一般市民。他們未必經驗「雨傘革命」的大型對抗洗禮,但多少曾耳聞目睹小販管理隊及警察執法的往績,復感受執法者「維持秩序」帶來反效果,打破梁天琦作供提到的「坊間不成文默契」- 阻撓小販於農曆年間擺賣,令局面愈發緊張。
 

故此當警察動武驅離市民,群眾激昂情緒互相感染,終於逾越容忍界限,義憤之下對準警察「以武制暴」。因為行動背後未有明顯領袖、有效組織和清晰抗爭方向,也無與其他群眾事件構成連鎖反應,是以行動壽命甚短。
 

然而,缺乏指揮的自發反抗,並不代表漫無目的。驅使群眾行動的,先是藉人海迫使執法者網開一面,再來是執法過當的反作用力,而非強烈的政治意圖諸如拖垮警隊、癱瘓公共秩序。對多數參與者而言,即使本身憤懣理由各異,但人潮無形默示的共同行動,可稱為「研磨過程」(Milling Progress),促成互動、分享同仇敵愾情緒、擴展群眾感知,同時滅弱甚至消除個人行為中遵循的規範。磨合過程中敵對目標更為明確,在沒有組織或信念連繫下實現短暫團結,參與衝突者會模仿學習他人行動而隨群眾流動。
 

旺角衝突中,除了在2月9日凌晨1:43黃台仰以擴音器指揮人群向警方防線推進,或更早前他呼籲市民讓車輛離開以外,往後的擲磚或放火,並無任何人下令操控。但有異於失控的暴動,既沒有隨意破壞週邊店舖,也無人乘亂掠劫,群眾間依據習慣行事方式本能地生成紀律,大體上不傷及無辜,一如「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教授受訪時坦言,當晚表面上的「無底線抗爭」,暗裏有道德原則可循。
 

近似例子,如匈牙利1956年革命。布達佩斯的工人與農民深受學生的英勇行為感動,紛紛動員攻佔中央無線電臺,廣播知識份子的改革訴求。及後他們奪取共產黨的報章辦公室,把黨的文件付之一炬;將匈牙利國旗上的鐵鎚鐮刀標誌去除,並搗毀史太林銅像;憤怒的市民又攻擊警察局,揪出惡名昭彰的秘密警察執行私刑。群眾各自選定反對目標,並無出現搶掠、毆打平民的亂象,甚至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清算所有共產黨員 - 素行良好的黨人,未曾受到傷害。

 


香港社運生存的空間已越來越少。(湯森路透)

 

本土青年的吶喊
 

儘管梁天琦反省過後,認為當晚透過武力致使警員不驅散人群並非正確手法,坦承難以扭轉狀況,也不同意此舉屬「違法達義」,更直指不盡認同其時黃台仰的武力對抗思維。可是群眾遇艱險奮起頡頏,冥冥中暗合他信仰的「捍衛本土」;他最終亦無選擇「割蓆」離場置身事外,反而竭力設法保護在場市民,避免警民衝突擴大。
 

即便如此,他所言所行正逐步實踐戴耀廷的未竟之路:通過司法抗爭闡釋政治理念,完成「公民抗命」的重要一環。他仍堅持本土立場:香港的成長經驗塑造他的情感與價值觀,關心社會、參與社運累積的無力感,修讀政治習得理論基礎,從特區政府及中共違背「社會契約論」萌生改革的政治抱負,深信勇敢、面臨不公義決不屈服的「勇武抗爭」之道。
 

旺角衝突過後,復遭剝奪立法會參選資格,更被親中媒體跟蹤施襲,幾經波折的他身心皆疲,自言懦弱並逐漸退下抗爭前線,更在受審前退出本民前,潛心讀書、沉澱。就在本月,庭上主控官連珠砲般迎面詰難,他仍保持平靜闡釋政治理想,清晰複述事發經過,應對盤問不逃避責任,身體力行貫徹他心目中的勇武。
 

梁天琦數天下來的供辭,不由得想起作家左拉(Émile Zola)。他甘冒犧牲事業之險,撰公開函《我控訴…!》(J'accuse…!)致法國總統,為因故被誣為叛國而判監禁終身的屈里弗斯(Alfred Dreyfus)辯冤白謗,卻遭軍方控告誹謗罪被迫流亡英國,翌年官司翻案方能返國;含冤待雪的屈里弗斯,直到12年後才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昔年左拉在法庭慷慨陳辭

 

……而我僅對真理與正義懷有理想。但我相當平靜,定必克服恐懼。我堅信吾國不該尚為謊言和不公之受害者。我或會罪成於此,然而總有一天將法國感激我助其拯救榮譽。

 

梁天琦隱然繼承了這份寶貴精神 - 他也許並非英雄,卻是為政治信念及斯土斯民委身的香港人,歷史終將判他無罪。

 

※作者為香港人/網媒記者兼撰稿人

 

【延伸閱讀】

●鄭立專欄:香港需要以保護香港文化為綱領的政治

●今日台灣 不是明日香港

●盧斯達:林榮基難道不知 在台灣天空下李倩怡的精神還更自由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