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冥誕200歲】面對全球化、崇尚商品與批判 人類仍需要馬克思

麥浩禮 2018年05月07日 05:02:00
共產主義啟蒙者馬克思(Karl Marx)200歲冥誕,出生地德國特里爾(Trier)5日揭幕一尊由中國藝術家吳為山雕塑的馬克思銅像。(美聯社)

共產主義啟蒙者馬克思(Karl Marx)200歲冥誕,出生地德國特里爾(Trier)5日揭幕一尊由中國藝術家吳為山雕塑的馬克思銅像。(美聯社)

2018年5月5日適逢共產主義啟蒙者卡爾馬克思(Karl Marx)200歲冥誕,這位在當代社會評價兩極的人,西方社會甚至冷戰時代的東歐前共產集團的國家都對他的冥誕不甚看重,唯獨與台灣一海之隔的中國,正進行鋪天蓋地紀念馬克思的活動,中國留學生甚至跑到他墓地前「致敬」。

 

但馬克思又是否想到,當年他認為資本主義必注定失敗,念著「無產階級人民站起來」的口號,在200年後的今天聽來,資本主義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更變本加厲?《衛報》(The Guardian)專欄作家杰德里斯(Stuart Jeddries)認為,馬克思的論述不太有用,因為他無法對目前的問題提出解方。

 


 

 

催生共產主義、冷戰

 

馬克思分別在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以及1867年發表《資本論》(Das Kapital),都對世界產生重大的影響,全球不少人擁戴共產思想,在學術上,不少學者以其核心基礎發展林林總總的學派,例如影響力頗大「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的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

 

而在政治上,20世紀西方共產主義政黨紛紛湧現,在政治舞台上佔一席位,隨後更促成前蘇聯為首的「鐵幕」國家成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分庭抗禮,渡過了50年的「冷戰」。

 

但百年過去,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裡認為「資產階級首先產生自己的掘墓人,必定自取滅亡,無產階級的勝利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卻沒有出現,而資本主義更巧妙地選擇了他的「掘墓人」勞工,穩定地維持資本主義的廷續,例如號稱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卻成為了為資本主義的企業提供剝削、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我發現,很難閱讀《共產黨宣言》的前幾頁,因為與現在活著的世界完全不同」,資本家無情地對弱勢剝削,掠奪他們的資源,並鞏固自己的上層地位。

 

馬克思主義支持者,英國教授哈維(David Harvey)指出,巴西的聖保羅(São Paulo)作為汽車工業城市,但所產生的汽車卻令城市交通堵塞,人們流動性變少變得疏離,且車輛排出的廢氣污染街道,「這就是自由經濟市場運行下,不利人民的實際需要的後果。」

 


 

全球化加劇民眾拜物



杰德里斯指出,馬克思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資本論》共同創作人)在百多年前,已預知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影響將在未來擴散,「當我們的生產得到滿足,我們會尋找新的需求(市場),而這些需求會在離我們遙遠的土地上。」

 

現在世界充滿政治冷感、反社會、以及自戀傾向,但促成這些怪現象的,便是那些被委託的中國工人默默生產那些「東西」的企業家,「對,我說的就是iPhone,這種資本主義下的產物」。

 

現代人崇尚商品,愛名牌,這種意識型態反映在馬克思《資本論》中,並命名為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

 

用上「教」這個字是馬克思向他們作出的嘲諷。人們對商品價值的「異化」猶如一種原始的宗教思想,是一種資本主義造成的幻影,也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工人生產的東西,不論iPad 、汽車,甚至紀念馬克思冥誕200歲而出版的新書也好,都只不過是普通平凡的東西,但是卻被資本家所異化,成為人們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佔據主流意識中心必要品。

 

 

「舉例iPhone,當手機賣出後,他只是一物(金錢)換一物(手機),這些交易並沒有為製作iPhone的勞工帶來什麼好處,更惶論會關心那些製造iPhone最後跳樓自殺的中國工人。」

 

正如法蘭克福思想學家盧卡奇(Gyorgy Lukacs)所言,在「商品拜物教」猖獗的世界,人民早已退化成行屍走肉,「他們只懂得購買商品」,買賣成為了他們活著的本質。「這個情況要改變」斯圖爾特認為。

 

臉書、谷歌是共產主義的商業模式


如今資本主義發展至現在今的階段,資本家更將當年共產理念化為一種賺錢的手段,社交平台共享大家的資料,圖片,狀況可見一班。雖然馬克思在他有生之年未能看到電腦的出現,更惶論社交平台臉書(Facebook)或谷歌(Google),但他一定明白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的商業頭腦。

 

馬克思認為,「人與人之間只有利益為上,以現金購買產品的行為何其冰冷,而本身人應有的宗教熱情、樂善好施通通被自我計算的自私自利拋諸腦後。」而凡事網上活動的現代社會型態,臉書谷歌更將人類這回事變成可以利用的資產(大數據),發揮得沐離盡致,簡直就是現今的「天才」。

 

 

不必再解釋理論 現今社會需要解方

 

「我們需要馬克思」杰德里斯認為,「這是一個挑戰,且是一個社會大改變的前奏。雖則馬克思的著作已不太有用,因為沒法提出問題的解方。」

 

話雖如此,但現實總是另一回事。

 

1883年,馬克思在他的流亡地英國倫敦逝世,並安葬在英國海洛特公墓內。若要窺探這個「共產啟蒙者」的安息地需要淘出4英磅,顯得那麼的資本主義,是因為進入墓園需要收費,周邊販售馬克思紀念品的店林立,連共產始祖死後也變成商品異化,《衛報》記者也笑稱「馬克思也不是那麼『共產』了」。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