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傳真:斷交前夕的「台灣日」 博屋瑪的孩子在華府跳舞

呂佳穎 2018年06月02日 00:00:00
今年在華府的台美人傳統週,邀請「台中市博屋瑪國小」到場表演。(作者提供)

今年在華府的台美人傳統週,邀請「台中市博屋瑪國小」到場表演。(作者提供)

今年五月,對中國來說,是建交月;對台灣來說,則是斷交月。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有兩個國家跟台灣斷交,轉投中國懷抱,他們分別是多明尼加和布吉納法索!

 

美東時間的524一早,是台灣時間的524晚上,正在準備早餐的我,手機的通知鈴不斷響起,內容都是「外交部開記者會,我與布吉納法索斷交」。

 

這消息,儘管不讓人意外,卻還是讓人心裡悶悶的,很不痛快。會心情不美麗,除了因為又要上演,有人罵中國 ; 有人罵自己的總統,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戲碼外,更因為在斷交前幾天,大華府地區才剛舉辦幾個台灣日活動,大家還在思考,以後要怎麼辦才會更好?也思考官方,要如何在活動中有正式角色?無奈,這些問號,還在心裡盤旋時,我們在外交線上,就又被狙擊了。

 

519,華府附近的兒童博物館 (Kid Museum) ,首次舉辦台灣日(Taiwan Day)的活動。

 

520,華府附近的Rockville Town Square Plaza,首次有台灣珍珠奶茶節(Taiwan Bubble Tea Festival)。

 

524 ,台美人在華府成立的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有一場文化講座: 台灣原住民及泰雅族介紹

 

525,GTI首次舉辦台灣文化日( Taiwan Culture Day)。

 

這幾個活動,在台僑的圈子裡,是一起宣傳的,很多人奔相走告 ; 在美國主流社會的圈子裡,則是各自宣傳,沒有綁在一起,因為這三個活動,各有各的目標群。

 

大華府地區舉辦的台灣日活動。(作者提供)

 

28歲的年輕人

 

這三個活動,主辦單位儘管都不同,但是其實都和一個28歲的年輕人有關,他是在GTI擔任企劃助理的林宣宇。

 

帶著細框眼鏡的林宣宇,斯斯文文的,笑起來很靦腆。爸爸是大學教授,媽媽是大學職員,這樣的背景,讓林宣宇從小就被灌輸「不要碰政治」的觀念。

 

儘管被交代不要碰政治,但或許是因為林宣宇小學就被送到英國唸書,國中才回台,念台中的馬禮遜美國學校,這樣的教育環境,讓他覺得台灣、中國不一樣,沒有誰屬於誰的問題,算是天然獨世代。

 

林宣宇大學畢業後,到立委服務處當助理,因此清楚知道國家處境的艱難 ; 在美國念研究所、和工作時,更知道國家的知名度不夠,但是礙於中國的因素,政府想要光明正大的宣傳,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因此只能「單點突圍」。

 

雖說小國無外交,因為所謂的外交就是國家利益擺在情義之前。這麼一來,民間會不會勇敢地奔走 , 也理直氣和地說台灣就是台灣,就變得很重要了。因此林宣宇覺得用文化、用美食,這種「軟實力」,去形塑台灣,提高知名度和能見度,就現階段來說是有用的。

 

馬里蘭州每年十月,都會在馬里蘭社區大學辦國際嘉年會(World of Montgomery Festival)。去年八月,林宣宇發現了這個活動,依宣傳單找上了主辦單位時,承辦的主辦單位表示來不及,因為所有宣傳品都已經印製完成,無法再加一個攤位,這樣要重新印製簡介,成本太高,但是明年歡迎參加。

 

而這個承辦的主辦單位,就是兒童博物館,博物館主動跟林宣宇說,「要不要先來我們博物館辦台灣日」?原來這個博物館,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國家日」,而且從開始有國家日的活動以來,台灣不知道什麼原因,都沒有來辦過,因此林宣宇當下就say yes!

 

右手邊即為28歲的林宣宇。(作者提供)

 

接下來就是要給人家看什麼了

 

當中國處心積慮的拍「過台灣」紀錄片,說台灣人大都是明朝、宋朝時,渡海來台的南島語系,所以大家都是中國人的狹隘地域國家觀念時,我們要如何駁斥?

 

「可以用原住民的文化和舞蹈來做突破口」,林宣宇說他是這麼想的。原住民的舞蹈,不管是以大人為主體的豐年祭舞,還是小朋友的唱唱跳跳,都充滿了力與美,還有希望。這樣的表演,絕對很吸睛,但是不能停留在這,還要設計活動去傳遞歷史,因為台灣的原住民,就是台灣主體的開端。

 

因此原住民的舞蹈,背後所要傳遞的意涵,就是台灣跟美國一樣,是移民國家,而台灣這塊土地的祖先就是原住民,這是爭取國際認同,也是呈現事實。

 

有了想法之後,就要付之實現。但是問題來了,請原住民朋友來美國表演,不可能只請一個,那旅費要怎麼籌措?又要怎麼邀請?

 

林宣宇和朋友討論,友人靈機一動的說,可以結合「台美人傳統週」的活動。而所謂的台美人傳統週,是每年五月美國的「亞太民族傳統月」,由來自亞太地區的族裔分別舉辦各種活動,慶祝亞太族裔的傳統文化及他們對美國社會的貢獻。

 

1999年,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為了提昇美國社會對台美人有正確及更多的了解,與全美台灣同鄉會,及所有台美人組織,將五月的其中一週,訂為「台美人傳統週」。選在五月,除了是要配合美國的亞太民族傳統月,更是要配合520台灣總統的宣示就職日,或是就職週年,一同慶祝台灣人的傳統、成就、還有台美人對美國的貢獻。

 

博屋瑪國小來了

 

大夥有了共識後,身為台中人的林宣宇,推薦今年的台美人傳統週,邀請「台中市博屋瑪國小」。博屋馬是全台第一個原住民實驗小學,課程除了國語、數學外,還融合了泰雅族的織布、建屋和狩獵。確定邀請對象後,開始行文各部會(外交部、僑委會、文化部、原民會、台中市府...)尋求補助,就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博屋瑪的12名孩子,和4名老師的美國行就這麼成行了。

 

「孩子其實很辛苦...」,林宣宇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因為來華府,要將近一天的飛行,然後十天的旅程裡,博屋瑪的孩子,除了要在台美人傳統週上表演外,還有多場演出,像是兒童博物館的台灣日、珍珠奶茶嘉年華會、GTI的台灣文化日...,算一算一共有七場。這行程,光看就很累人了,更何況他們還要克服時差。

 

行程排這麼滿,實在是因為經費和活動宣傳上的考量,這是不得已中的安排。

 

博屋瑪孩子的第一場表演,是在兒童博物館,館方統計那天來了441個人,而且大都是老外,這數字讓林宣宇和孩子們很興奮,因為平常的國家日,都只有50到100人參加。

 

博屋瑪孩子接下來的表演,則是珍珠奶茶節,這活動的主辦單位是「洛城-宜蘭」姊妹市委員會,地點是在人來人往的Rockville市中心廣場,旁邊就是圖書館,這是一個美國人平常會聚集的地方,光看地點就知道這不是一個自己人自high的活動,因為參與的人很不同。

 

目前宜蘭和Rockville還不是姐妹市,但是雙方已經談了一段時間,據說這個活動的成敗與否,會是Rockville市政府做決定的重要指標。

 

Amazing…

 

Rockville的市長親自出席珍珠奶茶節,在台上看到人潮擠爆廣場,有的在排隊等著買珍奶,有的在入口的攤位前,看簡介了解台灣和珍奶間的關係,有的在逛文化攤位,了解台灣泰雅族的歷史,有的在華府僑教中心的攤位前,體驗台灣童玩,市長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amazing!

 

Amazing這個單字,讓林宣宇和極力想促成宜蘭和Rockville變成姐妹市的李寬仁,以及其他十多名工作人員,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李寬仁是宜蘭人,在美國待了很多年的他,對於台灣的外交處境很有感觸,既然邦交如此難維持,那就從民間來,從城市的情誼開始,這幾年他為此積極奔走,好不容易盼到一個大型活動,可以走進美國的主流社會。

 

用珍奶、用文化,包裝台灣的民主和價值,再一點一滴的傳遞給外國人,速度或許慢,但是「滴水穿石」,而且別人不會排斥。

 

珍珠奶茶節的現場,雖然沒有國旗飄揚,駐美代表高碩泰也沒有上台,林宣宇卻說這只是個開始,他相信官方有一天一定可以大大方方的上台。

 

這是因為Rockville,台灣人多,中國人也多。再加上Rockville已經和中國的嘉興成為友誼市,因此在協商的過程中,就飽受中國代表的刁難,好不容易說服市府一起辦大型活動,為免節外生枝,只能強調一切都是由「市民」發起的,先把活動辦成,而且要轟動再說!

 

這就像歷史,不是呈直線進行一樣,會彎彎曲曲的,要懂得繞一下路,不然只是一味的往前衝,反而會收到反效果。

 

在珍珠奶茶節上的台灣泰雅族攤位。(作者提供)

 

該做的事還是要做

 

而就在台灣和布吉納法索斷交當天,博屋瑪的孩子,要前進到智庫GTI讓大家認識他們的文化,隔天還要跳舞,呈現泰雅之美。問林宣宇在斷交後隔天,辦台灣文化日的活動,會不會很無奈,他聳聳肩說,「不管他,該做的事還是要做」。

 

就這樣,平常大都辦政經國防議題研討會的GTI,在525那天,有博屋瑪孩子的舞姿 ; 有新一代的民主歌曲「島嶼天光」的伴奏下,舞者跳出的曼妙現代芭蕾 ; 有二胡獨特音色,拉出望春風、丟丟銅仔、思鄉...等台灣民謠 ;  更有憑著一碗台式風味十足的蛤蜊湯,讓有地獄主廚稱號的名廚藍塞,讚不絕口的主廚王凱傑,在現場用電熱板,煎煮出來的台式平民美食蚵仔煎。

 

「喔 ! 原來台灣人是這樣吃鮮蚵....」,一個來參加活動的美國民眾讚嘆的說。林宣宇藉機跟這位民眾解釋,台灣早期民眾生活不好過,鮮蚵無法當正餐,吃不飽,因此佐以太白粉和蛋一起煎,再加些青菜,增加飽足感。

 

每道食物的背後,總是和庶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是文化,也是歷史的軌跡,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從食物,從舞蹈,從歌曲,讓外國人從新認識台灣,會比較自然,因此無時無刻都要想新的梗。

 

在華府辦這幾場「台灣日」的人,是一群平均年齡不超過40歲的年輕人。他們務實而且創新的去行銷台灣,不管中國如何挑釁,甚至販賣恐懼,就是不隨之起舞,反倒堅定信心,做該做的事。

 

看看這群在華府的年輕人,頓時讓人覺得台灣還是有希望的。不是所有人,遇到中國的恐嚇,就會自己先矮半截,然後罵自己的總統給別人看!

 

※作者為台灣媒體人/目前旅居美國

 

【延伸閱讀】

●美國現場:真正的閱讀 才會讓人強大

●華府傳真:我們把國旗再弄高一點...

●華府傳真:期待台版「紙牌屋」-「國際橋牌社」能在Netflix推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