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六四觀點能這樣被「國際化」嗎——與藍弋丰先生商榷

黎蝸藤 2018年06月10日 07:00:00
過分強調美國的作用,很容易迎合中共那種「美國和國際反華勢力是六四黑手」之類的論調。(湯森路透)

過分強調美國的作用,很容易迎合中共那種「美國和國際反華勢力是六四黑手」之類的論調。(湯森路透)

上報刊出《藍弋丰專欄:台灣的六四觀點該要「國際化」了》一文。藍先生的文章總是獲得很多點讚,這篇當然也不例外。但對這篇涉及六四問題的文章,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藍先生的論點是,美國大包圍蘇聯的中心戰略之一就是「聯中制蘇」,冷戰結束了或即將結束,中國「獨裁政府」對美國沒用了,所以才有六四和六四之後的「大包圍」。

 

藍先生固然搜集了很多事例,説明在八十年代後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間,發生了一系列的獨裁政權倒下事件,最後以冷戰結束及蘇聯解體為頂點,但這是否意味著,六四運動,就是美國放棄「聯中制蘇」的後果呢?

 

正如賴怡忠先生在臉書上批評的:「討論要脈絡化,不是把一些國際事件擺在一起自動腦補就串出自認合理的因果與對比。」筆者深以為然。

 

沒有人會否認,六四運動是八十年代末「骨牌」倒下的一個環節。但把六四歸結於「冷戰結束」,或者即便是「預期冷戰會結束」,實在是把時序完全搞錯了,因果關係當然也隨之不對。

 

對事態發展不熟悉的人造成錯覺

 

共產主義陣營的崩潰在當時是一件相當突然的事。誠然,我們回頭看1989年12月美蘇簽訂馬耳他條約,宣佈冷戰結束,它距離六四事件只有6個月。這可能給對當時事態發展不熟悉的人,造成一種錯覺,以爲在六四事件時,冷戰結束「已經倒計時」的錯覺。

 

但其實在當時,根本沒有人預料,冷戰會如此快結束。雖然此前,戈巴契夫推出的民主化改革及與西方的和緩政策,但它充其量只是為冷戰降溫。蘇聯還控制廣大的社會主義陣營,美蘇都還用核彈對準對方。1987年底才簽訂《中程導彈協議》,規定1991年才要執行完畢。《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要到1991年才簽訂。

 

在1988年,蘇聯才宣佈放棄勃列日涅夫主義,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1989年2月才從阿富汗完全撤軍。蘇聯改革是否成功,會有多少機會遵守其不干涉政策,是否會反復,尚難預料。

 

一種廣泛流行的説法是,美國國安部門都沒有預測到冷戰結束與蘇聯倒臺。雖然這種觀點後來受到挑戰,說CIA在1988年已經有報告提出共產主義有可能崩潰,但也承認「當時的的聲音不足」。這說明,美國對冷戰突然以這種方式結束是始料不及的,儘管有個別報告「預測」到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國家戰略,怎麽可能在短短時間就在1989年4月已經改變呢?它怎麽可能在當時已經放棄「聯中制蘇」政策呢?

 

「明朝的滅亡 就是因爲一隻雞」

 

當然可能藍先生也未必對此無所知,但他奇怪地繼續認爲:「當美國成功聯中制蘇結束了冷戰,蘇聯本身於1991年瓦解,此後不再需要防蘇夥伴們了,美國陣營的所有獨裁者都得要下台或民主化,而共產政權沒了蘇聯老大哥,也紛紛下台民主化。中國知識分子嗅到這股潮流,加上“改革開放”10年來引起中國國內諸多經濟社會矛盾,認為起而示威要求民主化的時機成熟了…」。

 

藍先生堆砌的一大堆東歐國家共產主義政權下臺例子,其實紛紛發生在中國的六四事件之後。在六四事件以前,甚至沒有出現任何一個共產主義政權倒臺的事件。就算距離最近的波蘭團結工會選舉獲勝,也在六四事件發生之後。可以說,不是這些後來發生的事件,影響了六四。反而是從四月開始的六四事件裏,中國人的抗爭鼓舞了這些國家的改變。藍先生這樣顛倒歷史時序的分析,合適嗎?

 

當然,這沒有否認,中國的六四運動,是整個世界民主化潮流的一部分;也沒有否認,冷戰緩和對整個民主化的促進。但美國在此的影響有多大,必須恰如其分地評價,而不是爲了論證「大戰略」就可以誇大。把個別的起到一定作用的因素過大放大,把它說成是決定性的,這好比「明朝的滅亡,就是因爲一隻雞」這類譁眾取寵的邏輯。

 

陷入一種「美國包辦一切」的思維

 

正如賴怡忠先生批評的那樣,如果如此,就會陷入一種「美國包辦一切」思維,貶低了各國人民在反獨裁反專制的願望與努力。賴怡忠先生的反駁主要針對臺灣的情況。但正如不應該把臺灣的民主化的決定性因素說成是美國施壓蔣經國,而無視前仆後繼爭取民主的臺灣人才是推進民主的主要動力一樣,同樣道理對中國及當年走在民主路上的國家也適用。

 

簡單地說,這一大堆骨牌倒下,不是美國的恩賜,美國最多是不干預、同情、或者最多是推一把。只有人民持續不斷無懼無畏對民主的要求,才是推動歷史改變的根本動力。正是這種努力,在八十年代末,形成誰也預料不到、誰也阻擋不了的全球性風潮(除了中國)。

 

過分強調美國的作用,很容易迎合中共那種「美國和國際反華勢力是六四黑手」、「六四是美國策劃的顔色革命」之類的論調。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對此不以爲然。

 

至於在六四後,藍先生所言「美國不再需要聯中制蘇,原本就必然改為將中國視為經濟、軍事方面的潛在對手,開始規劃大包圍中國,六四事件只是剛好為美國提供藉口。」

 

這種説法更是與事實不符。事後,美國雖然一度對中國制裁,但沒過幾年,在鄧小平南巡重新開始開放改革之後,美國就轉而採取吸納中國的政策。美國資本家大舉進入中國,何曾有「大包圍」的跡象?

 

所謂「大包圍」

 

美國爲何不對中國「大包圍」?我們事後看,中國現在演變成爲美國最強大的對手,有人不免會以爲美國一直很重視中國。但在1990年代,中國還是一個貧窮的國家,經濟弱小,在國際貿易的地位不值一提;軍事上除了核武器之外,其他都不堪美國一擊(例如美國80年代中期賣給中國的黑鷹直升機,到了2013年才有中國的仿製品可以替代。)外交上,四周都是領土爭議國。在美國眼中,中國是個區域大國,地位還遠比不上同處這個區域的日本,根本不構成對美國的威脅。

 

更何況,在冷戰勝利後,美國沉浸在一片勝利後「唯一超級大國」的好感覺中。中國又奉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不惹事不出頭,在美國外交的名單上,只能排在後面。老布希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柯林頓只想著如何利用美國優勢地位發大財,這就是「吸納政策」的出臺背景。藍先生所言的美國「大包圍」,恐怕更類似1990年代中的中國民族主義分子那種「中國可以說不」的「美國遏制中國」的想像吧。

 

※作者為旅美學者

 

【延伸閱讀】

●社評:珍惜還願意關心六四的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